2010年颶風厄爾
外觀
![]() |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2021年5月18日) |
四級颶風(美國) | |
![]() 9月1日,颶風厄爾在巴哈馬附近逐漸增強 | |
形成 | 2010年8月25日 |
---|---|
消散 | 2010年9月5日 |
(2010年9月4日起轉變成溫帶氣旋) | |
最高風速 | 1分鐘持續: 145英里/小時(230公里/小時) |
最低氣壓 | 927毫巴(百帕);27.37英寸汞柱 |
死亡 | 共8人 |
損失 | $4500萬(2010年美元) |
影響地區 | 背風群島、波多黎各、巴哈馬、美國東部、加拿大大西洋省份和魁北克 |
2010年大西洋颶風季的一部分 |

颶風厄爾(英語:Hurricane Earl)是1991年的颶風鮑勃之後首場威脅新英格蘭的大型颶風,也是2010年大西洋颶風季形成的第5場獲得命名的風暴,第3場颶風和第2場大型颶風。系統源於2010年8月25日維德角群島以西的東風波,起初基本朝正西方向移動,僅成形數小時後就達到熱帶風暴標準。在風速每小時85公里強度下保持了近兩天後,厄爾在逼近小安的列斯群島後開始增強,於8月29日達到颶風標準,再於8月30日晚以大型颶風強度掠過背風群島。受中等強度西南向風切變影響,氣旋轉向西北並逐漸減弱,但到9月1日時又已恢復強化趨勢。經過重新組織,風暴達到風力時速230公里的最高強度。
氣象歷史
[編輯]
參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分類:
- 2010年大西洋颶風季
- 四級大西洋颶風
- 維德角型颶風
- 影響背風群島的熱帶氣旋
- 影響安圭拉的熱帶氣旋
- 影響安地卡及巴布達的熱帶氣旋
- 影響瓜德羅普的熱帶氣旋
- 影響聖巴泰勒米的熱帶氣旋
- 影響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聯邦的熱帶氣旋
- 影響聖馬丁島的熱帶氣旋
- 影響荷屬聖馬丁的熱帶氣旋
- 影響英屬維京群島的熱帶氣旋
- 影響美屬維京群島的熱帶氣旋
- 影響波多黎各的熱帶氣旋
- 影響新英格蘭的熱帶氣旋
- 影響佛羅里達州的熱帶氣旋
- 影響喬治亞州的熱帶氣旋
- 影響南卡羅萊納州的熱帶氣旋
- 影響北卡羅萊納州的熱帶氣旋
- 影響麻薩諸塞州的熱帶氣旋
- 影響羅德島州的熱帶氣旋
- 影響維吉尼亞州的熱帶氣旋
- 影響新澤西州的熱帶氣旋
- 影響紐約州的熱帶氣旋
- 影響加拿大的熱帶氣旋
- 2010年美國自然災害
- 2010年加勒比地區
- 影響聖尤斯特歇斯的熱帶氣旋
- 影響薩巴的熱帶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