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高小賢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高小賢(1948年),女,陝西西安人,女權主義者發展工作者英語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NGO從業者。老三屆學生,初中就讀於西安中學,高中就讀於陝西省女子中學,1982年畢業於西北大學歷史系。曾就職於陝西省婦聯,後於1986年創立陝西婦女理論婚姻家庭研究會,並在2008年創立陝西婦源匯性別發展培訓中心

先後擔任陝西婦源匯性別發展培訓中心主任,陝西婦女理論婚姻家庭研究會會長,陝西省婦聯研究室主任,同時兼任中國婦女研究會理事,中國婚姻家庭研究會理事,陝西省社會科學聯合會理事。

簡歷

[編輯]

高小賢高中畢業後在陝西乾縣當了一段時間下鄉知青,1982年大學畢業後,就職於陝西省婦聯,先在辦公室從事綜合工作,後在1984年被派至中華婦女幹部管理學校參與婚姻家庭方面的教材編寫,於此接觸到晚近的馬克思主義者關於女性研究的相關理論。

1985年完成了基於田野調查的第一篇論文《農村青年婚姻狀態初探》,憑此文獲得了《家庭》雜誌社舉辦的「第一屆家庭問題研討會」的參會資格,開始了自己的學術研究之路。省婦聯機構改革時,調整至新成立的婦聯研究室工作。同年參加南開大學組織的社會研究方法培訓班,為期半年,接受了費孝通社會學家的教導。7月,應李小江邀請,參加了在河南舉辦的婦女研討會。

1986年6月8日通過陝西省婦聯聯合陝西省社會科學院召開「改革與婦女問題研討會」,藉此機會籌備創立陝西婦女理論婚姻家庭研究會(簡稱「陝西婦女研究會」)。12月,參加在西安交通大學人口研究所舉辦,美國女性人口學家、哈佛大學教授葛蘇珊[1]主講的「婦女與發展」研討班,在研討班上第一次系統地聽到對資本主義發展、社會主義發展中的婦女地位的不同及其相關的理論分析。

1989年主持「中國婦女統計資料40年」, 整理了從1949年到1989年期間全國的婦女統計資料。

1993年參加了在馬尼拉舉行的』95世婦會亞太地區NGO論壇,第一次對NGO有所認識和了解。同年,受福特基金會資助,到澳大利亞格里菲斯大學學習質性研究方法,為期半年,接受朱明若[2]等學者的教導,並在此期間接觸到行動研究。是年,海外中華婦女學會天津師範大學合辦為期兩周的研討會,介紹國際上各種女權主義思潮和理論發展。

1994年通過陝西婦女研究會舉辦了《中國西部婦女與婦女權益保障法》研討班,同年受全球婦女基金會英語Global Fund for Women資助,開辦陝西婦女熱線,正式從理論研究者向公益實踐者轉型。

1996年,應賀蕭教授英語Gail Hershatter邀請在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克魯斯分校做訪問學習,期間與金一虹徐午鮑曉蘭王政等組織會議,討論研究海外婦女學會與國內學者展開第二次合作的議題與合作機構,併合議將會議地點放在南京,合作方是江蘇省社會科學院。這次會議請了國際工合英語CICOPA中國辦公室介紹了他們的婦女社區發展的案例,是國內第一次把國際發展項目英語Development aid帶入學界的研討會。同年發起成立紅鳳工程項目,資助農村貧困女大學生,並對其進行社會性別培訓。

1999年,在海外中華婦女學會波士頓的亞洲年會上,與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聯合舉辦了中國婦女發展論壇。同年,為了使機構內所有項目做到社會性別敏感,陝西婦女研究會引進「參與式社會性別與發展」培訓,培養了一批自己的培訓師,組建了「社會性別培訓小組」。

2000年,通過陝西婦女研究會派其核心骨幹赴香港學習社會工作,並以此為契機在西安建立了「預防家庭暴力中心」,將研究會轉型成為國內第一家開展社會工作實務的公益組織。同年,在西安組織召開了「社會性別與發展在中國:回顧與展望」研討會,專題討論了性別與發展英語Gender and development的本土化問題,並藉此建立了「社會性別與發展網絡」(即GAD網絡)。GAD網絡的成立,標誌著「社會性別與發展」英語Gender and development在當時中國的反貧困領域中成為一支獨立的力量,同時透露出第一代「社會性別與發展」的工作者期望突破外來理論、積累中國經驗和建構本土理論的抱負。

2004年陝西省合陽縣實施了「促進農村婦女參與基層治理」項目,第二年換屆選舉時全縣的女性村委會主任由0人上升到20人,全省村委會主任中女性的比例從0.6%增加到1.1%。2008年合陽經驗推廣到全省,女村官(村委與黨支部中的一把手)的當選比率又翻了近一番。後來高小賢在2009年復旦大學召開的社會性別研究國際學術會議分享了相關案例,並最終將這一模式總結成文,刊發在2012年婦女發展藍皮書中.

2008年初,成立陝西婦源匯性別發展培訓中心(簡稱「婦源匯」),正式有組織地開展NGO支持及能力建設工作。婦源匯汶川地震之後,深入災區一線,開展了深入且持續的災後重建工作。

在從事農村發展英語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社會性別英語Gender and development期間,高小賢一直堅持參與式發展英語Participatory development的理念,積極推廣參與式農村評估英語Participatory rural appraisal(PRA)和參與性監測評估(PME)等參與式方法。高小賢致力於改善NGO組織的整體工作環境,凝聚行業共識。先後推動發起了中國社會性別與發展網絡西北公益組織學習網絡等一系列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社會性別與社會發展項目。她非常重視對草根NGO和年輕NGO從業者的能力建設,積極發起、組織、參與各式各類針對草根組織和青年從業者的能力建設項目。

著作

[編輯]

《中國社會轉型:農村婦女研究》[3]

《社會性別與發展在中國:回顧與展望》[4]

《從SARS事件看中國民間組織與公共衛生》[5]

《探索的腳印:中國農村婦女參與基層治理本土案例》

《社會性別分析:貧困與農村發展》[6]

《中國婦女NGO成長進行時》[7]

其他

[編輯]

高小賢在大學求學時,認識了同為西北大學歷史系的畢業生王岐山,參與了後者組織的一個讀書會,並與之保持了長達數十年的交流與聯繫。

高小賢曾與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克魯斯分校的歷史學教授賀蕭英語Gail Hershatter一起在陝西針對農村婦女的家庭生活、經濟生產、公共參與等情況開展了長期的口述史英語Oral history研究,並最終形成了The Gender of Memory: Rural Women and China's Collective Past一書。[1]

參考文獻

[編輯]
  1. ^ 賀蕭教授訪談錄 (PDF). 漢學研究通訊. [2023-06-3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