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包與自由
麵包與自由 | |
---|---|
中文名 | 麵包與自由 |
作者 | 彼得·阿列克謝耶維奇·克魯泡特金 |
譯者 | 巴金[1] |
類型 | 政治哲學 |
語言 | 法語 |
發行資訊 | |
出版機構 | 辮子與現貨 |
出版時間 | 1892 |
出版地點 | 法國 |
原始文本 | 法語維基文庫上的《麵包與自由》 |
規範控制 | |
OCLC | 943077865 |
杜威分類法 | 335.83 |
LC分類法 | HX632 .K7613 |
系列條目 |
無政府共產主義 |
---|
《麵包與自由》(法語:La Conquête du Pain;俄語:Хлeбъ и воля,羅馬化:Khleb i volja,現拼為Хлеб и воля,或譯《麵包略取》[2]),是一部由俄羅斯無政府共產主義哲學家彼得·阿列克謝耶維奇·克魯泡特金寫於1892年的書籍。該書最早以一系列法語文章的形式刊登於《革命》,隨後於1892年至1894年間又以一系列英文文章的形式刊登於克魯泡特金與他人於倫敦合辦的報紙《自由》上。該書第一版前言由雷克呂斯所作。
在這部作品中,克魯泡特金指出了他所認為的封建制度和資本主義經濟體系的缺陷,以及為什麼他認為這兩種制度透過保持貧窮和稀缺的存在得以繁榮發展。他接著在書中提出了一個基於互助和自願合作的更加去中心化的經濟體系,同時宣稱這種體系的趨勢在演化和人類社會中均已存在。
《麵包與自由》已成為無政府主義政治文學的一部經典著作。其對西班牙內戰和占領運動(如佔領華爾街)有著深刻影響[3]。
背景
[編輯]1886年,克魯泡特金在一些知名左翼知識分子、捐贈者和支持者的幫助下從法國監獄獲釋。克魯泡特金擔憂亞歷山大二世遇刺後籠罩歐洲大陸的無政府主義恐慌會對他造成影響,同時希望將更多的時間放在理論創作和為其革命理想進行論證上,於是在同年移居倫敦[4]。在米哈伊爾·亞歷山德羅維奇·巴枯寧於1876年去世及第一國際的無政府主義者與馬克思主義者分裂後,無政府主義者需要一位傑出且受人尊敬的理論家來解釋他們的思想。克魯泡特金希望以一種能夠明確區分無政府主義者和馬克思主義者的方式準確地闡釋無政府共產主義,同時也幫助糾正他所認為的巴枯寧的集體無政府主義思想中存在的缺陷[5]。帶著這個目標,克魯泡特金在倫敦花了大量時間撰寫了多部書籍和小冊子,其間還到美國和加拿大進行國際演講。也正是在這段時間裡他完成了試圖達成這一目標的最知名的著作,《麵包與自由》[4]。
克魯泡特金最初用法語寫了這些文字,並將其發表在他任基層編輯的法國期刊《革命》上。在法國出版後,克魯泡特金又在倫敦的無政府主義刊物《自由》上發表了英文的連載版本。這些文集隨後被搜集起來編成了一本完整的書,並隨後於1892年和1907年分別在法國和英國出版[4]。
該書是無政府主義史上的一個分水嶺,其是第一本試圖完整而深入地介紹無政府共產主義理論的著作[4]。該書的出版將無政府主義的重點從個人主義、互助論和集體主義的傾向轉移到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傾向上[4]。這一轉變是無政府主義歷史上最長久的變化之一,無政府主義在整個20世紀的發展都以克魯泡特金和《麵包與自由》作為基本的參照物[4]。
概述
[編輯]第一至三章:安樂的權利
[編輯]在前三章中,克魯泡特金爭辯所有的知識和有用的財產都應由全體人類共同所有,因為這些財產本就是由集體勞動的成果。克魯泡特金並不主張工人的勞動產品應屬於工人自己,相反,克魯泡特金認為,每個人都依賴於他們的前人以及那些在他們周圍建立世界的人的智力和體力勞動,所以每件產品本質上都是所有人一起勞動的共同成果。因此,克魯泡特金宣稱,每人都應享有基本的安樂權,因為每個人都對集體的社會產品有所貢獻:[6][7]
什麼「作工的權利」什麼「把各人的勞動結果的全部給個人」,這種空泛的方式,早用不著了。我們主張的是:安樂的權利;萬人的安樂!
克魯泡特金在書中繼續論證,阻礙人類要求這一權利的核心障礙是國家對私有財產的暴力保護。克魯泡特金將這種關係比作封建制度,說即使形式發生了變化,有產者和無產者之間的基本關係與封建領主和他們的農奴之間的關係是一樣的。克魯泡特金呼籲摧毀國家,將所有財產征為公有財產,同時實現所有人的安樂權[7]。
第四至十一章:無政府共產主義社會
[編輯]在整本書的中間部分,克魯泡特金描繪了一幅他認為的無政府共產主義社會中可能出現的畫面。他指出,現代工業社會在食品、服裝和住房方面已達到了極高的生產力水平,他用這一點來論證無政府共產主義社會的可行性。克魯泡特金認為,現代工業社會為所有人生產的必需品已經綽綽有餘;如果這些必需品得到適當的分配,就不會有人有任何未滿足的需求。克魯泡特金進一步認為,在生產力水平如此之高的情況下,人們每天的勞動時間不應超過5個小時,而且他們應該儘可能地減少勞動時間,讓他們有更多的自由時間去進行創新,以進一步減少他們的勞動時間和勞動成本[7]。
在這一節的末尾,克魯泡特金討論了奢侈品的問題,承認更美好的生活中仍不可缺少奢侈品,並肯定即使生產被納入共同需求的範疇,奢侈品仍會被生產。克魯泡特金舉了一個鋼琴與鋼琴家的例子:鋼琴家可以加入製造鋼琴的木匠集體,每天花若干半日的閒暇協助製造鋼琴,過不了多久便可得到他夢寐以求的鋼琴。克魯泡特金認為,這種集體生產系統可以在生產必需品的基礎上生產必要的奢侈品,最終使每個人都能過上富足的生活[7]。
第十二章至第十七章:反對論與結論
[編輯]在最後幾章中,克魯泡特金列出了他能想到的對其理論的突出非難意見,以及他對這些意見的回應。他首先指出,許多批評者會認為人類本性懶惰,即使只是為生活必需品工作5個小時也不會心甘情願地工作。克魯泡特金反駁道在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有必要的自由時間,保證物質供給穩定的基礎上,人們會心甘情願地在集體花園或集體服裝廠工作[7]。
克魯泡特金在書的臨近結尾處謹慎地告誡人們不要對工業進行國家式的集權,同時警告人們小心更專制形式的社會主義,並聲稱任何革命都必須保證工人和革命者的麵包和自由。他以一個關於農業的長章節結尾,驚嘆於人類培育和推進農業生產的多種方式,夢想著可以用這些方式來養活全體人類,保證全體人類的健康和幸福生活[7]。
反響
[編輯]《麵包與自由》對無政府主義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其為整個二十世紀的無政府主義發展、理論和實踐提供了基礎,尤其對西班牙內戰中的無政府主義民兵組織有著深刻影響。在蘇聯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政體失敗後,一些思想家認為克魯泡特金在這本書中預言了工業集中化後帶來的種種困難及對人權的侵犯[8]。
2007年-2008年環球金融危機及隨後的占領運動後,《麵包與自由》再度引起人們的重視[8]。占領運動的思想領袖之一大衛·格雷伯曾直接引述《麵包與自由》中的句子以表述占領運動的抗議者試圖創造的世界[9]。2015年,大衛·普里斯特蘭在《衛報》的一篇文章中呼籲在西方重新審視克魯泡特金和《麵包與自由》,同時指出蘇聯解體和2007年-2008年環球金融危機都印證了克魯泡特金的正確[8]。
2018年,一群組織鬆散的YouTube左翼內容創作者在這本書的影響下創辦了BreadTube[10][11]。
另見
[編輯]- 《田野、工廠和工場》
- 《互助論:進化的一個要素》
參考文獻
[編輯]- ^ 克魯泡特金. 面包与自由. 由巴金翻譯 1. 北京: 商務印書館. 1982-11 [2021-06-30]. ISBN 978710000638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04).
- ^ 章太炎之「無政府主義」思想發端. 逢甲人文社會學報. 2014-12-01, (29) [2021-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12).
- ^ Rodgers Gibson, Morgan. The Anarchism of the Occupy Movement. Australi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Fall 2013, 48.
- ^ 4.0 4.1 4.2 4.3 4.4 4.5 Woodcock, George; Avakumovic, Ivan. Peter Kropotkin : from prince to rebel. Montréal: Black Rose Books. 1990. ISBN 9780921689607. OCLC 21156316.
- ^ Priestland, David. The Conquest of Bread. Kropotkin, Peter This edition, using the 1913 text, first published in Penguin Classics in 2015. London. 2015: Introduction. ISBN 9780141396118. OCLC 913790063.
- ^ 克魯泡特金. 面包与自由. 由巴金翻譯 1. 北京: 商務印書館. 1982-11: 44 [2021-06-30]. ISBN 978710000638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04).
- ^ 7.0 7.1 7.2 7.3 7.4 7.5 Kropotkin, Petr Alekseevich. The Conquest of Bread. Priestland, David This edition, using the 1913 text, first published in Penguin Classics in 2015. London: Penguin Classics. 2015. ISBN 9780141396118. OCLC 913790063.
- ^ 8.0 8.1 8.2 Priestland, David. Anarchism could help to save the world. The Guardian. 2015-07-03 [2017-09-27]. ISSN 0261-307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02) (英國英語).
- ^ Graeber, David. Debt: The First 5000 Years. Melville House. 2014.
- ^ Ezra Klein. Contrapoints on taking the trolls seriously. The Ezra Klein Show (Podcast). Natalie Wynn. Vox Media Podcast Network. 2019-05-13 [2019-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12).
- ^ Citarella, Joshua. Marxist memes for TikTok teens: can the internet radicalize teenagers for the left?. the Guardian. 2020-09-12 [2021-0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27) (英語).
外部連結
[編輯]- Libcom.org中存儲的《麵包與自由》中文版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簡體中文)
- 中文馬克思主義文庫中存儲的麵包與自由1886年初版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簡體中文)
- 豆瓣讀書上《麵包與自由》的資料 (簡體中文)
- 反叛圖書館中存儲的《麵包與自由》,包含PDF版、EPUB版和音頻版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英文)
- 古騰堡計劃儲存的《麵包與自由》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英文)
- LibriVox中的公有領域有聲書《The Conquest of B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