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元甘
陶元甘(1914年—1986年)四川省安岳縣人,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學家。
生平
[編輯]陶元甘早年進入安岳縣立初級中學學習,當時國文程度位居全班前一兩名,並已讀很多歷史、地理方面書籍。1930年春,考入成都聯合縣立中學高中文科第三班,文史學科的老師均是四川省名流。但陶元甘有志學習西洋史。成都聯合縣立中學是成都的中國青年黨據點,其胞兄陶元珍久已為中國青年黨黨員,故陶元甘入校後即加入中國青年黨的外圍組織「石室求是學會」。1931年,加入中國青年黨的基層組織「成都惕社」。1932年,升入中國國家主義青年團[1]。
1933年夏,陶元甘到南京考大學,考入國立中央大學史學系。1937年8月底,隨國立中央大學西遷重慶。遲至1939年5月仍未畢業,故得以出席1939年5月11日國立中央大學歷史學會成立大會[1]。
1940年3月,顧頡剛在成都領銜創辦《史學季刊》,陶元珍、陶元甘在發起的74人內。同年9月,陶元甘獲聘加入顧頡剛領導的齊魯大學國學研究所,任《責善半月刊》編輯員。同年11月,被聘為兼任研究員,直到1941年1月13日主動辭職[1]。
1940年7月到1941年4月,陶元甘在《史學述林》、《責善半月刊》、《文史教學》上發表了多篇秦漢史論文及札記。1942年9月初,四川省通志館成立。陶元甘獲得力主創辦四川省通志館的李璜和張瀾推薦,出任四川省通志館採訪組組長。1944年,四川省通志館編成《四川方志簡編》,陶元甘負責「總論」部分,並負責校閱「分論」的內容。1948年夏初,陶元甘辭去採訪組組長職務[1]。
1946年到1947年間,陶元甘在《青年世界》半月刊發表數篇時政評論。1947年12月,陶元甘作為中國青年黨黨員增補為四川省參議會參議員,任至中國人民解放軍攻占成都前夕。1948年4月到1949年秋,任中國青年黨機關報《新中國日報》主筆[1][2]。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青年黨被宣布為反動黨派,予以取締。陶元甘受到一定衝擊。1950年代,陶元甘撰寫了《居延漢簡箋證》一書[1]。1980年,陶元甘被聘為四川省文史研究館館員[1][2]。1981年,加入成都風物研究會。此後數年間,陶元甘在《文史雜誌》、《成都文物》上發表關於四川及成都地方史的多篇研究論文。1982年起,在各類刊物上發表多篇秦漢史研究論文及札記。自1980年進入四川省文史研究館後,陶元甘便參與將該館1950年代至1960年代所編的《成都城坊考》整理增訂為《成都城坊古蹟考》[1]。
1986年,陶元甘逝世[1]。
家庭
[編輯]- 曾祖父:陶紹緒,進士,歷任山東省高密縣等縣知縣,後升任臨清州知州、署濟南府知府[1]。
- 祖父:陶先益,民國初年曾任安徽省鳳陽縣縣長[1]。
- 姑祖母:陶先畹,字香九,清末民初女詩人[1]。
- 父:陶幼雲,哥老會大哥,曾任救濟院副院長、參議會議長等職[1]。
- 兄:陶元珍,歷史學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