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費氏短腿蟾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費氏短腿蟾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兩棲綱 Amphibia
目: 無尾目 Anura
科: 角蟾科 Megophryidae
屬: 短腿蟾屬 Brachytarsophrys
種:
費氏短腿蟾 B. feae
二名法
Brachytarsophrys feae
(Boulenger, 1887)
異名
  • Megophrys feae
  • Leptobrachium feae

費氏短腿蟾(學名:Brachytarsophrys feae),一種分布於緬甸泰國越南中國雲南省西南部等地區的兩棲動物,隸屬於角蟾科短腿蟾屬模式產地為緬甸八莫[2]

形態特徵[編輯]

費氏短腿蟾體型大、短而肥壯,雄蟾體長78~102毫米,雌蟾體長91~114毫米。身體背部皮膚較光滑,呈棕黃色,滿布不規則的黑褐色斑紋;腹部皮膚光滑,具有不規則的灰色花斑。[2]

參考文獻[編輯]

  1. ^ IUCN SSC Amphibian Specialist Group. Megophrys feae.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7: e.T57539A118185279. [2021-12-16]. 
  2. ^ 2.0 2.1 吳雲鶴. 费氏短腿蟾. 中國兩棲類. [2021-1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