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茅夷鴻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茅夷鴻氏,名夷鴻,諡號,又作茅成子春秋時期邾國的卿。

前488年(周敬王三十二年、魯哀公七年、邾隱公十九年、吳王夫差八年),魯國攻打邾國,到達范門,邾子益(邾隱公)依然奏賞鍾樂。茅成子請求向吳國求援,邾子益不答應,說:「魯國敲打梆子的聲音,在我們邾國可以聽到,吳國與我國相距二千里,沒有三個月到不了,哪能管得了我們?而且我國的力量難道不夠抵禦魯國?」茅成子於是領著茅地人背叛邾子益,魯軍攻入邾國國都,住在邾子的宮內,軍隊白天搶劫。邾軍在繹山(今鄒城市嶧山)守衛。魯軍在夜裡搶劫,將邾子益帶回魯國,在亳社獻俘,囚禁在負瑕(今濟寧市兗州區),負瑕因此而有了繹山人。茅夷鴻於是帶了五匹帛、四張熟牛皮,自己去請求吳國救援,對吳王夫差說:「魯國以晉國衰弱、吳國遙遠,倚仗著自己人多,而背棄了和吳王訂立的盟約,看不起吳王的執事,來欺凌我們小國。邾國不敢愛惜自己,懼怕的是吳王的威信不能建立。吳王的威信不能建立,是我國擔心的。夏天在鄫衍結盟,秋天就背棄,魯國滿足了欲求,而沒有阻力,四方諸侯還怎麼事奉吳王?而且魯國擁有戰車八百輛是大王的敵手,邾國戰車六百輛卻是大王的部屬。把部屬去送給敵手,還請大王考慮。」[1]夫差聽從了茅夷鴻的話,去進攻魯國,魯國於是倒向吳國,夫差廢黜邾隱公,立其子邾桓公為國君。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左傳·哀公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