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爾夫·霍赫胡特
羅爾夫·霍赫胡特 Rolf Hochhuth | |
---|---|
出生 | 威瑪共和國埃施韋格 | 1931年4月1日
逝世 | 2020年5月13日 德國柏林 | (89歲)
國籍 | 德國 |
代表作 | 《代理人》 |
羅爾夫·霍赫胡特(德語:Rolf Hochhuth,1931年4月1日—2020年5月13日),又譯侯胡特、羅爾夫·霍克斯等,是德國劇作家,以1963年的戲劇《代理人》而聞名。此劇因暗示教宗庇護十二世對希特勒的猶太人滅絕行徑無動於衷,引起公眾的廣泛爭論。 2005年,霍赫胡特替大屠殺否認者大衛·艾文辯護也引起爭議。[1]
早年
[編輯]霍赫胡特出生在埃施韋格的一個黑森新教中產家庭。父親是名鞋廠老闆,其事業在經濟大恐慌中破產。[2]二戰期間,霍赫胡特是德國少年團(希特勒青年團的下屬組織)的成員。1948年,他在一個書商當學徒。 1950年至1955年間,在馬爾堡、卡塞爾和慕尼黑的書店工作。同時,霍赫胡特作為客座學生在大學旁聽,並開始嘗試創作小說。1955年至1963年間,在西德一家大出版社擔任編輯。
代理人
[編輯]霍赫胡特的戲劇《代理人》,最初取名為《代理人:基督教的悲劇》(Der Stellvertreter. Ein christliches Trauerspiel)。此劇因批評教宗庇護十二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扮演的角色而飽受爭議。
該劇出版商埃德·基廷(Ed Keating)及記者華倫·辛克爾以言論自由回應對該劇的批評。[3] 2007年,前羅馬尼亞間謀帕切帕稱該劇是KGB詆毀庇護十二世的行動之一。[4][5]
《代理人》原始長度為8至9小時。由於實在太長,各出版商自行修改劇本,導致沒有觀眾看過原始版本。[6]故事以真實人物庫爾特·格施泰因為主角,庫爾特·格斯坦是名虔誠的新教徒,後成為黨衛軍上尉。格斯坦目睹猶太人屠殺的慘況與毒氣室的情形,撰寫了一份報告揭露,並在戰後以戰犯的身分死去。[7]
1963年2月20日,本劇首演由埃爾溫·皮斯卡托執導,在柏林上演。其後,陸續在歐洲各國上演。2002年,本劇被改編成加夫拉斯的電影《阿門》。加夫拉斯的電影比原作更聚焦在庫爾特·格施泰因身上。[7]
反猶爭議
[編輯]2005年3月,霍赫胡特替大屠殺否認者大衛·艾文辯護,稱大衛為「著述頗豐的近代史先驅」、「能媲美費斯特的歷史學家」。[8] 在問道如何看到艾文稱「在夏帕魁迪克事件中死去的女人比奧斯威辛的受難者還多」時,霍赫胡特辯稱這僅是黑色幽默。[9]
德國猶太人中央議會前會長史匹格批評霍赫胡特的言論是在否認大屠殺後,霍赫胡特做出道歉。[10]
作品列表
[編輯]- 1963-《代理人》(Der Stellvertreter)
- 1967-《士兵,日內瓦訃告》(Soldaten, Nekrolog auf Genf)
- 1970-《游擊隊》(Guerillas)
- 1987-《艾倫‧圖靈》(Alan Turing)
- 1993-《西德在威瑪》(Wessis in Weimar)
- 2004-《麥肯錫來了》(McKinsey kommt)
- 2007-《希特勒萬歲!》(Heil Hitler!)
腳註
[編輯]- ^ Die Würde des Ortes respektiere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Writer Rolf Hochhuth on his proposal for a museum of war bombings, David Irving and Winston Churchill. Interview with Rolf Hochhuth in Junge Freiheit, 18 February 2005. (in German)
- ^ "An Interview With Rolf Hochhuth"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The New York Times, March 1, 1964
- ^ Warren Hinckle, "The Year They Tried To Block "The Deput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Excerpt from If You Have a Lemon, Make Lemonade, 1974), The Review of Arts, Literature, Philosophy and the Humanities, Volume XIII, Number 3, Fall, 1997.
- ^ Ion Mihai Pacepa, Moscow’s Assault on the Vatica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rchived 5 February 2007 at the Wayback Machine, National Review Online, 25 January 2007.
- ^ Pacepa, Ion Mihai. "Moscow's Assault on the Vatica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ational Review. Retrieved 10 December 2020.
- ^ Bigsby, Christopher (2006). Remembering and Imagining the Holocaust: The Chain of Memo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 117.
- ^ 7.0 7.1 KURT GERSTEIN – www.kurt-gerstein.de. [2021-09-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04) (美國英語).
- ^ Die Würde des Ortes respektiere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Writer Rolf Hochhuth on his proposal for a museum of war bombings, David Irving and Winston Churchill. Interview with Rolf Hochhuth in Junge Freiheit, 18 February 2005. (in German)
- ^ Karl Pfeifer, Rolf Hochhuth: Lob für einen notorischen Holocaustleugner, Hagalil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1-02-2005. The columnist on the Hagalil website notes that Irving made the remark not in response to a "tremendous provocation" but to a paying audience. The speech was screened in a video during the London libel trial. Richard Rampton, counsel for the defendant Deborah Lipstadt, commented [quote back-translated from German]: "Ridicule alone is not enough. You must also be tasteless. You must say things such as: More women died in the backseat of Senator Edward Kennedy's car in Chappaquiddick than in the gas chambers of Auschwitz." (in German)
- ^ Wie ein Blinder von der Farbe - Hochhuth hatte keine Ahnung,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TV, 25. February 2005 (in Ger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