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貫一 (飛行員)
王貫一 | |
---|---|
母校 | |
職業 | 飛行員、軍人、教師 |
王貫一(1892年—1931年11月19日),字昔吾,山東平原人,空軍、民航飛行員,南苑航空學校第三期畢業生,曾任保定航空學校教官、直魯豫巡閱使總司令部航空隊隊長、國民第三軍航空司令部飛行隊長、直隸航空司令部飛行隊副隊長、山西航空學校教官等職,轉民航後曾擔任滬蓉航空和中國航空的飛行師,1931年11月19日因飛機失事罹難。
生平
[編輯]1892年,王貫一出生在今山東省平原縣前曹鎮南宮村,該村是位於縣城東7.5公里的一個彈丸小村,村民多數姓宮,但十來戶王姓家庭是村裡的大戶,擁有村裡的多數土地。王貫一的父親王朝臣是清末進士,民國初年曾擔任過濟南教育局長[1],王貫一的祖父給清朝皇帝當過教師[2]。
1911年,已經接受過私塾教育的王貫一進入山東陸軍小學堂學習。1914年,王貫一以優異成績進入位於直隸省昌平縣清河鎮(今屬北京市昌平區)的陸軍第一中學堂。1916年,王貫一入保定軍官學校學習,被分在步科五期四連。1918年4月,王貫一從保定軍校畢業。1918年9月[2],加入吳佩孚的邊防第三師任連長,隨吳佩孚參加「援湘戰役」[1][3]。
1920年3月,南苑航空學校第三期開始招生,王貫一脫離陸軍參加飛行生選拔,成功入選為南苑航校第三期飛行生。同期入學的學員共50名,原計劃學制為兩年,但因故延長到1923年4月12日,該期40名學員方才畢業。在1923年4月12日的畢業大典上,中華民國大總統黎元洪到校觀看畢業飛行表演,並親授畢業文憑[2]。王貫一因成績優異被選調保定航空學校任教官。1924年,吳佩孚在美國援助下擴建空軍,王貫一改到吳佩孚手下擔任直魯豫巡閱使總司令部航空隊隊長。1924年10月下旬,馮玉祥聯合胡景翼、孫岳等部在第二次直奉戰爭中倒戈,保定航空教練所被孫岳麾下國民第三軍接收,成立國民第三軍航空司令部,王貫一任飛行隊長。1925年秋,吳佩孚在漢口復出,聯合奉系直魯聯軍進攻國民軍,將空軍從孫岳手中奪回,在洛陽重組為討賊聯軍航空司令部,王貫一屬之。1926年冬,奉系直隸督軍褚玉璞在保定成立直隸航空司令部,王貫一任副隊長[3]。1928年冬,北伐軍閻錫山控制了平津。1929年9月1日,閻錫山將其轄區的航空機關全部併入航空學校,王貫一被調至山西航空學校任教官[1]。
1928年11月1日,旨在推動民用航空發展的中華航空協進會成立。1929年5月,滬蓉航空線管理處成立,王貫一隨即離開山西航校成為滬蓉航空飛行師。1930年7月,滬蓉航空管理處與中國航空公司、中國飛運公司合併為新的中國航空公司,王貫一成為中國航空公司飛行員。1931年4月15日,從南京經徐州、濟南、天津至北平的「京平線」開航,王貫一任京平線飛行師[4]直至1931年11月19日因空難去世[1]。
空難去世
[編輯]1931年11月19日,王貫一執飛中國航空公司京平線「濟南號」郵政飛機,從南京飛北平南苑機場,機上除40磅2000多封信件外,還搭乘有1名乘客,即著名詩人徐志摩。「濟南號」郵政飛機是一架史汀生「底特律人」(Stinson Detroiter)SM-1F型單發動機六座上單翼飛機,由美國史汀生飛機聯合公司製造。當飛機飛到濟南党家莊上空一帶時遇到大霧,降低飛行高度目視尋覓航線時不慎撞上濟南長清開山山頂,飛機失事墜毀,包括飛行師王貫一、副機師梁璧堂和乘客徐志摩在內的機上全部三人均不幸罹難[1][5][4]。
1931年11月21日,王貫一的父親王朝臣、五叔王振卿、妻子王曹氏、兒子王金海、女兒王金娥及工友二十餘人,在中國航空公司駐濟辦事處主任朱風藻、濟南站機械師白先權和津浦路車務所長孫景容的陪同下,帶著備好的棺材和壽衣由濟南站乘坐火車至党家莊站,收殮好王貫一屍體後,其棺木於當晚九點隨「濟南號」飛機殘碎機架一同被運回濟南[6]。後被被家人安葬在平原縣南宮莊的祖塋[2]。
參考
[編輯]- ^ 1.0 1.1 1.2 1.3 1.4 王贯一:划过天际的一道彩虹. 大眾日報. 2019-10-26 [2022-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15).
- ^ 2.0 2.1 2.2 2.3 平原人王贯一和诗人徐志摩一起陨落. 大眾網. [2022-06-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24).
- ^ 3.0 3.1 民國續修平原縣誌·卷八·教育 三十
- ^ 4.0 4.1 王鵬程. 天灾乎?人祸乎? ——徐志摩因与主机师谈文学而遇空难?. 光明網-中華讀書報. 2020-03-11 [2022-06-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29).
- ^ 诗人徐志摩空难丧生(1931年11月18日). 易文網. 2010-11-19 [2022-06-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02).
- ^ 陳忠. 王贯一与“济南号”. 齊魯晚報. 2018-12-24 [2022-06-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