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熔化極惰性氣體保護焊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熔化極惰性氣體保護電弧焊(英語:metal inert-gas welding),是熔化極氣體保護電弧焊的一種。其原理為採用熔化極焊絲作為電弧的一極,從焊槍噴嘴中通以惰性氣體對焊接區及電弧進行保護,焊絲熔化金屬從焊絲端部脫落過渡到熔池,與母材熔化金屬共同形成焊縫[1]

與其它焊接方法相比,MIG焊接工藝具有如下幾方面的特點:

  • 與焊條電弧焊、CO2電弧焊、埋弧焊相比,MIG焊可以焊接幾乎所有的金屬。既可以焊接碳鋼、合金鋼、不鏽鋼,還可以焊接鋁及鋁合金、銅及銅合金、鋁及鋁合金等容易被氧化的非鐵金屬。這一點與TIG焊、電漿焊一致。
  • 與TIG焊相比,MIG焊焊絲和電弧的電流密度大,焊絲熔化速度快,對母材的熔敷效率高,母材熔深和焊接變形都好於TIG焊,焊接生產率高。
  • 與CO2電弧焊相比,熔化極氫弧焊電弧狀態穩定,熔滴過渡平穩,幾乎不產生飛濺,熔透也較深。
  • 熔化極氫弧焊直流反接焊接鋁合金,對母材表面的氧化膜有良好的陰極霧化清理作用。
  • 由於惰性氣體本質上不與熔化金屬產生冶金反應,如果保護條件穩妥,可以防止周圍空氣的混入,避免氧化和氮化。因此,在電極焊絲中不需要加入特殊的脫氧劑,使用與母材同等成分的焊絲即可進行焊接[2]

參考文獻[編輯]

  1. ^ Song Gang, Wang Peng. Pulsed MIG welding of AZ31B magnesium alloy. Materials and technology. 2011, 27 (2): 518–524. 
  2. ^ 楊春利, 林三寶. 电弧焊基础. 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