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餘涅槃界
無餘涅槃界(巴利語:anupādisesa-nibbānadhātu)是佛、辟支佛、阿羅漢聖弟子死後所證得的涅槃境界,因為五蘊已完全被捨棄,不再受後有。在《巴利三藏》之註疏裏也被稱為「諸蘊之滅盡」(khandha-parinibbāna)。
佛經記載
[編輯]“ |
諸比丘!譬如世間之水流入大海及空中降雨,是故,大海不知有增減,如是,諸比丘!若甚多諸比丘於無餘涅槃界般涅槃,是故,無餘涅槃界亦不知有增減。 |
” |
上座部佛教《增支部8集19經/玻哈蠟大經》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玻哈蠟大!猶如凡世間中的水流進入大海,以及雨水從空中落下,大海不因此而被看到不足或充滿,同樣的,玻哈蠟大!即使眾多比丘般涅槃於無餘涅槃界,無餘涅槃界不因此而被看到不足或充滿。玻哈蠟大!凡即使眾多比丘般涅槃於無餘涅槃界,無餘涅槃界不因此而被看到不足或充滿者,玻哈蠟大!這是比丘們看見這法與律中的第五個不可思議的未曾有法,因而在這法與律中歡樂。 |
” |
“ | 吾從世尊。聞如是語。苾芻當知。其涅槃界。略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有餘依涅槃界。二者無餘依涅槃界。 云何名為有餘依涅槃界。謂諸苾芻。得阿羅漢。諸漏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已證自義。已盡有結。已正解了。心善解脫。已得遍知。宿行為緣。所感諸根。猶相續住。雖成諸根。現觸種種好醜境界。而能厭捨。無所執著。不為愛恚纏繞其心。愛恚等結。皆永斷故。……乃至其身。相續住世。未般涅槃。常為天人。瞻仰禮拜。恭敬供養。是名有餘依涅槃界。 |
” |
“ |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此二法涅槃界。云何為二。有餘涅槃界、無餘涅槃界。 彼云何名為有餘涅槃界。於是。比丘滅五下分結。即彼般涅槃。不還來此世。是謂名為有餘涅槃界。 |
” |
“ | 若比丘如是修習七覺分已。當得二種果。現法得漏盡無餘涅槃。或得阿那含果。 | ” |
“ | 云何無餘涅槃。比丘行當如是。我者無我。亦無我所。當來無我。亦無我所。已有便斷。已斷得捨。有樂不染。合會不著。行如是者。無上息跡慧之所見。而已得證。我說彼比丘不至東方。不至西方、南方、北方、四維、上、下。便於現法中息跡滅度。 | ” |
“ | 如契經說。有二涅槃界。謂有餘依涅槃界。及無餘依涅槃界。 云何有餘依涅槃界。答若阿羅漢。諸漏永盡。壽命猶存。大種造色相續未斷。依五根身。心相續轉。有餘依故。諸結永盡。得獲觸證。名有餘依涅槃界。 |
” |
註釋與引用
[編輯]- ^
漢傳佛教《大毘婆沙論》:「問何故作此論。答為廣分別契經義故。謂契經說。有二涅槃界。一有餘依涅槃界。二無餘依涅槃界。契經雖作是說而不廣辨。云何有餘依涅槃界。云何無餘依涅槃界。彼是此論所依根本。彼所不分別者今皆應分別之。復次前說。云何擇滅。謂諸滅是離繫。此離繫是涅槃。然涅槃有二種。一有餘依。二無餘依。今欲分別此二差別。復次為止他宗顯正義故。
謂或有執。有餘依涅槃界有自性。無餘依涅槃界無自性。為遮彼執顯二種涅槃界皆有自性。
或復有執。有餘依涅槃界是有漏。無餘依涅槃界是無漏。為遮彼執顯二種涅槃界皆是無漏。
或復有執。有餘依涅槃界是有為。無餘依涅槃界是無為。為遮彼執顯二種涅槃界皆是無為。
或復有執。有餘依涅槃界是善。無餘依涅槃界是無記。為遮彼執顯二種涅槃界皆是善性。
或復有執。有餘依涅槃界是道非道果。無餘依涅槃界是道果非道。為遮彼執顯二種涅槃界皆是道果。
或復有執。有餘依涅槃界是道果。無餘依涅槃界非道果。為遮彼執顯二種涅槃界俱是道果。
或復有執。有餘依涅槃界是諦攝。無餘依涅槃界非諦攝。為遮彼執顯二種涅槃界皆是諦攝。
或復有執。有餘依涅槃界是無學。無餘依涅槃界非學非無學。為遮彼執顯二種涅槃界皆非學非無學。由此所說種種因緣故作斯論。
云何有餘依涅槃界。答若阿羅漢諸漏永盡。壽命猶存。大種造色相續未斷。依五根身心相續轉。有餘依故。諸結永盡得獲觸證。名有餘依涅槃界。此中壽命者。謂命根。問何故不說眾同分耶。答是作論者意欲爾故。乃至廣說。復次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復次以命根眾同分俱是牽引業果。命根一向是異熟故。此中偏說依此有餘色心等轉。於中大種是所依故。最初說之。依此大種所造色生。依所造色心心所起。心是主故。此中偏說大種造色者。總顯色身依五根身。心相續者。顯心心所。亦有生等不相應行。難了知故。屬前法故。不別顯說。如是諸法相續未斷。所得諸結永盡。名有餘依涅槃界。有作是說。大種造色是身。五根是根。心相續是覺。此身根覺相續未斷。諸結永盡。名有餘依涅槃界。如契經說。身根覺未斷。名有餘依涅槃。有餘依故者。依有二種。一煩惱依。二生身依。此阿羅漢雖無煩惱依。而有生身依。復次依有二種。一染污依。二不染污依。此阿羅漢雖無染污依。而有不染污依故。所得諸結永盡。名有餘依涅槃界。得獲觸證。文字雖別同顯一義。
云何無餘依涅槃界。答即阿羅漢諸漏永盡。壽命已滅。大種造色相續已斷。依五根身心不復轉。無餘依故。諸結永盡。名無餘依涅槃界。此中壽命已滅者。顯命根及眾同分已滅。俱是牽引業果故。且舉命根。當知亦即說眾同分。大種造色相續已斷者。總顯色身相續已斷。依五根身心不復轉者。顯心心所不復相續。不說生等義如前說。有作是說。大種造色者顯身。五根身者顯根。心相續者顯覺。如是色身心心所法。或身根覺。相續已斷。諸結永盡。名無餘依涅槃界。謂阿羅漢將般涅槃。身中風起令不調適。不調適故內火羸劣。火羸劣故所食不消。食不消故不起食慾。無食慾故不復飲食。不飲食故大種損減。大損減故造色諸根亦隨損減。根損減故心心所法無所依止不復相續。心心所法不相續故命根等斷。命等斷故名入涅槃。無餘依故者。無二種依。一無煩惱依。二無生身依。復次一無染污依。二無不染污依。無餘依故諸結永盡。名無餘依涅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