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模式
此條目可能包含原創研究。 (2012年4月2日) |
溫州模式是指中國在改革開放以後,發源於浙江台州椒江區海門鎮,後以浙江溫州地區為代表,涵蓋台州地區在內的一種經濟發展模式。是一種放手發展民營經濟,發展市場經濟,政府在經濟發展中「無為」的模式。
溫州台州屬於歷史上東甌國境內,至今在文化上仍然高度相似。
名字的來源
[編輯]1979年,浙江省台州市黃巖縣海門鎮,出現了第一批當時非法運營的非公有制的工商戶,這是整個浙江省社會主義民營經濟的開端。
1985年,「溫州模式」這一名詞最早出現在《解放日報》。報道記者為:張也平(原《解放日報》國內新聞部主任);桑晉泉(原《解放日報》記者)
發展方式
[編輯]溫州模式被稱作「魚群經濟」,形容溫州遍地的小企業,小家庭作坊場景及靈活的民間資本(溫州民間資本融資靈活,加上天然抱團習慣,形成了溫州民間資本的優勢)。和蘇南模式的集體經濟,產品主要為大工業配套服務不同,和廣東模式注重利用外資發展也不同。
政府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之中,扮演了「無為」者的角色,更多的時候,政府對民間的經濟行為採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有人認為,這是政府早期因無市場經濟經驗而無所作為,也有人認為是「因無能而無為」,給人以當地政府無所事事的印象。但是另外有人認為,在當時的政治經濟環境下,讓那些不符合主流的事情和現象存在和發展,而非壓制和取締,當地政府及其官員為此冒著極大的政治風險。直到上世紀90年代初,當地政府仍然需要面對外界對溫州私營經濟比重過高的指責。
缺點
[編輯]同改革開放的另外一種模式蘇南模式相比,由於缺乏必要的監管和引導,溫州模式也導致了假冒偽劣橫行。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溫州產品幾乎等同於劣質假冒貨的代名詞。而相對比之下,江蘇蘇南三市則迅速通過引進外資,合作建廠,使得蘇南地區的產品成為全世界高品質名牌產品的生產地,眾多跨國企業落戶蘇南地區,其國民生產總值遠遠超過溫州模式的地區。但這種優勢亦與蘇南地區較強的經濟基礎和較優越的交通地理位置有關。
環境污染
[編輯]溫州模式粗放的發展方式,對當地的自然環境造成了及其惡劣的破壞,在不很長的時間裡,當地遍布的河流水道幾乎都受到了污染,如比較出名的平陽水頭製革污染。還有電鍍業也對當地的環境造成嚴重破壞。
里程碑事件
[編輯]1987年8月8日,在杭州武林門廣場舉行了燒毀溫州假冒偽劣鞋的活動。[1]這個事件被認為是溫州經濟的一個恥辱,也是從這裡開始,溫州商品開始走向注重質量和誠信的道路。也因此事件,2002年起,溫州市定8月8日為「溫州誠信日」。2007年8月8日溫州市信用辦等部門在杭州武林廣場以此為主題舉行活動。[2]
現狀
[編輯]近年來受制於國家政策,以及金融危機,溫州資本開始離開大陸,造成外界對於溫州模式持續發展能力的質疑。
參考文獻
[編輯]- ^ 第一把火:武林门火烧温州鞋. 溫州商報. 2007-08-08 [2016-0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17).
- ^ “诚信之火”再燃武林广场. 今日早報. 2007-08-09 [2016-0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