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比松環形山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比松環形山
阿波羅17號測繪相機拍攝的圖像
坐標1°28′S 112°57′E / 1.47°S 112.95°E / -1.47; 112.95
直徑61.27公里
深度2.72公里
余經日出時248°
命名來源亨利·比松

比松環形山(Buisson)是靠近月球背面赤道區的一座大撞擊坑,其名稱取自法國物理學家亨利·比松(1873年-1944年),1970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正式接受。

描述

[編輯]
LAC-83 區域圖
阿波羅16號拍攝的斜視圖
阿波羅12號拍攝的斜視圖,比松環形山位於左下方,橫跨整個畫面的是更大衛星坑「比松 Z」,中右是「比松 X」和「比松 Y」,「比松 V」則位於比松環形山的左側;右上方是菲爾索夫環形山和衛星坑「菲爾索夫 K」,照片中後方是「菲爾索夫 S」。

該隕坑北面坐落了菲爾索夫環形山、東北毗鄰阿布·瓦法環形山克特西比烏斯隕石坑,古老的埃因托芬環形山位於它的西南,東南則幾乎與維薩里環形山相接壤,在比松環形山的東南面分布有一處明亮的旋渦狀結構[1]

該隕坑中心月面坐標1°28′S 112°57′E / 1.47°S 112.95°E / -1.47; 112.95,直徑61.27公里[2], 深約2.72公里[3]

比松環形山的坑壁已部分磨損,北側段相對最低,它的坑壁最大高出周邊地形1220米[3],內部容積約有3199.78公里3[3],坑底表面較為平坦,中心點附近坐落了一道中央山脊,東南部地表略微隆起。

該隕坑以東500公里坐落了巨大的門捷列夫環形山,向西相同距離則為史密斯海,它所處區域海撥相對較高,可能形成於門捷列夫環形山撞擊事件所濺射出的噴出物。

衛星隕石坑

[編輯]

按慣例,最靠近比松環形山的衛星坑將在月圖上以字母標註在它的中心點旁邊。

LAC-65 區域圖
LAC-83 區域圖
比松 緯度 經度 直徑
V 0.77° S 111.35° E 24.4公里
X 1.4° N 112.09° E 19.3公里
Y 1.12° N 113.08° E v公里
Z 0.13° S 113.29° E 115.0公里

參考資料

[編輯]
  1. ^ Crater Buisson on the map LAC-83. (PDF). [2017-07-2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02-20). 
  2. ^ Directory of the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2017-07-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28). 
  3. ^ 3.0 3.1 3.2 Lunar Impact Crater Database

另請參閱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