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櫻花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武漢大學老齋舍前的櫻花大道

武漢大學櫻花武漢大學校園內種植的櫻花。因為其特殊的歷史背景,從抗日戰爭勝利後在中國國內就不斷引起爭議。

位置[編輯]

武漢大學的櫻花主要集中在「櫻園」,因為有武漢大學早期建築中的男生寄宿舍及老圖書館綜合體的承托,最受遊客歡迎。此建築亦因為緊靠櫻花而得名「櫻花城堡」[1]

另外在教四樓、鯤鵬廣場、人文館、行政樓、校醫院一帶以及工學部主教學樓、信息學部星湖、醫學部等處也種有櫻花[2]

目前主要櫻花品種[編輯]

武漢大學櫻花目前主要為為東京櫻花Cerasus yedoensis)、山櫻花Cerasus serrulata)、垂枝大葉早櫻Cerasus subhirtella var. pendula)和高盆櫻桃Cerasus cerasoides),數量約1000多株。不同品種的櫻花花期略有區別,一般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盛開。

武漢大學櫻花歷史[編輯]

中新社採訪了武漢大學學生,並製作了這個與校園景觀相關的視頻

武漢大學抗日戰爭期間被日軍占用作為傷兵修養地。1939年前後,為了緩解他們的思鄉之情,並炫耀武功和表現長期占領的意圖,侵華日軍從日本引來櫻花樹苗不超過30株在武漢大學校園今天的櫻花大道上兩側種植。

1950年代起,當年日軍種植的櫻花樹的生命周期逐漸結束,陸續枯死。[3]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時候時任日本首相田中角榮中國總理周恩來贈送了大山櫻1000株,後者將其中50株轉贈武漢大學。

1982年紀念中日友好10周年,日本友協和日本西陣織株式會社贈送了100株垂枝櫻苗栽培於武漢大學。

1992年紀念中日友好20周年,日本廣島中國株式會社內中國湖北朋友會砂田壽夫贈送櫻苗200株。

這些中日邦交正常化後獲贈的櫻花是目前武漢大學櫻花的主要來源。[4]

爭論[編輯]

歷史爭論[編輯]

1947年3月武漢大學師生在抗日戰爭結束返校後第一次櫻花開放時候出現爭論,當時的教授張鏡澄說:「這本是我們中國人的恥辱,不過現在日本人被打敗了,這幾株櫻樹反而成了戰利品,成為日本侵華的歷史罪證。」

抗日戰爭勝利後的1949年初,有提議將櫻花樹砍掉,當時駐守武漢的國民黨軍隊師長張軫認為,武漢大學是座寶庫,裡面的一草一木都要保留,提議作罷。

收費爭論[編輯]

櫻花盛開之時每位遊客需花10元買票進入武漢大學,這引發了巨大的爭議。武大被質疑靠櫻花斂財,校辦負責人曾作出回應,2011年11月4日,武漢市物價局發出通知,廢止了3份價格收費文件,其中,包括10元的武大櫻花開放時節門票價格。多數市民甚至遠在外地遊客都以為賞櫻收費取消。武漢市物價局解釋稱,取消收費的說法不準確。武大賞櫻10元的收費文件是10年前制定的,10年裡,社會的經濟狀況和消費水平發生了變化,並且現在賞櫻時節已過,原文件不再具有指導意義。等明年賞櫻季節臨近,新的價格文件會根據省物價局的定價目錄來制定。省物價部門表示,賞櫻收費是武漢大學自主定價,和目錄無關。 有關人士指出,舊有賞櫻收費文件廢止的背後,是醞釀新一輪的漲價。武漢大學相關人士表示,新的收費辦法還在研究制定中。[5] 不過,2012年武漢大學徵收門票時,票價仍是10元,並未漲價。[6] 2013年收費上調至20元。[7] 2016年開始,櫻花盛開期間武漢大學不再收取門票,但是普通遊客進入校園需要提前在網上預約,預約名額有限。[8]

近年櫻花開放期間相關活動[編輯]

一年一度的武漢大學櫻花節於每年3月下旬開幕。武漢大學在櫻花節期間豎起「武漢大學櫻花簡介」牌,向觀光者講述歷史,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2005年櫻花開放時節一些年青人在櫻花大道上向觀光者散發「勿忘國恥」的傳單。2009年3月底,一對相信是中國人的母女身著改良式和服在櫻花樹下照相,在被旁觀的武大學生呵斥後離開。此事件在網上引發關於中國年輕人反日情緒的討論[9]

世界櫻花之鄉爭議[編輯]

2016年,武漢一綫上金融機構在東京用廣告以「世界櫻花之鄉」宣傳武漢大學櫻花,引來爭議。[10]

有武漢旅遊圈人士認爲「與其宣傳武大櫻花,不如宣傳武漢櫻花。」、「武大櫻花是武漢花經濟的引擎,但不能成為唯一。「[11]

武漢大學校史研究人員吳驍先後發布兩篇文章《商賈不知亡國恨,跨海亂炫彼國花》與《武漢大學珞珈山校園櫻花的歷史來源》[12][13]。 稱既為這條廣告本身的低級錯誤與嚴重失實感到荒唐可笑,也對其以極不妥當的方式令武漢市與武漢大學因「躺槍」而蒙羞深為不悅。武漢大學校方稱上述觀點屬於個人觀點[14]

武大園林與環衛服務中心主任黃德明認為,從植物學的角度,中國長江流域的野生櫻花範圍比較大,但是觀賞櫻花的培育確實來源於日本,該說法有誇大的嫌疑。[14]

參考文獻[編輯]

  1. ^ 高清:天气晴热 武汉大学生晒被成景观. [2012-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31). 
  2. ^ 游客踏青赏樱忙 实拍2012武汉大学樱花节. [2012年4月4日]. 
  3. ^ 武大赏樱正当时:珞珈山的樱花从哪来?. [2023-03-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28). 1939年由侵華日軍種下的那28株最早的櫻花樹,到了20世紀80-90年代,已陸陸續續地死亡殆盡,其中的最後一株大約是在1997年前後死去的。至此,我們在武漢大學「櫻花大道」上所看到的日本櫻花,已經不再是侵華日軍當年所種下的那一批了,而多為原種的第二、第三代。 
  4. ^ 武大赏樱正当时:珞珈山的樱花从哪来?. [2023-03-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28). 據武漢大學園林部門介紹,學校近幾十年來所自行培育的日本櫻花,基本上都是以侵華日軍最早種下的那28株櫻花樹為「母本」的,從「血緣關係」上講,均為它們的「後代」。 
  5. ^ 武汉市物价局:取消明春武大赏樱门票收费说法不准确. [2012-0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9). 
  6. ^ 组图:武汉大学樱花盛开 赏樱门票10元不变. [2012-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20). 
  7. ^ 武大樱花涨价 学校回复:这是学校 不是公园. [2013-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3-16). 
  8. ^ 2016年武汉大学赏樱花要门票吗?官方:免费限量不售票. [2016-05-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9). 
  9. ^ 網絡媒體對此事的報導 母女穿和服在武大櫻園拍照 惹眾怒遭轟趕(圖)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0. ^ 東京現武漢櫻花廣告「挑機」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蘋果日報,2016年3月21日
  11. ^ 武大樱花广告亮相东京 专家建议:打通武大东湖赏樱路. 新浪湖北. 荊楚網. 2016-03-18 [2021-09-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31) (中文(簡體)). 
  12. ^ 吳驍. 武大校史专家批东京赏樱广告:商贾不知亡国恨. 荊楚網 (環球網轉載). 2016-03-21 [2021-09-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21) (中文(簡體)). 
  13. ^ 吴骁:武大樱花那些事儿. 新浪新聞. 2016-03-21 [2021-09-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21) (中文(簡體)). 
  14. ^ 14.0 14.1 徐笛薇. 武大学者再批赴日做赏樱广告“无知无畏”,校方称是个人观点. 澎湃新聞. 2016-03-23 [2021-09-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21) (中文(簡體)). 

外部連結[編輯]

參見[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