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普濟宮 (石堂山)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普濟宮唐太宗李世民為紀念東晉道人麻衣子曾在石堂山修道而於639年興建的一個宮觀。位於河南省內鄉縣乍嶇鄉石堂山內。[1]

歷史[編輯]

唐太宗貞觀十三年(639年),唐太宗李世民封麻衣子為「慈惠普濟真人」,遂興建普濟宮。[1]

元代元成宗大德三年(1299年),空洞道人黃明真自福建邵武雲遊至此,在已損毀的普濟宮舊址上修建混元殿,佑聖堂、真師堂布置在混元殿左右兩側,又在次級上修建了道眾住室。

明代嘉靖年間,道人武金忠自陳州商水縣武當山黃龍洞修道,後游至石堂山,得知此山乃仙山,便在此住了三年,行藥濟人,並在主持李和錦、真定府吳吉縣(今無極縣)道人朱靖雲的協助下,重修了普濟宮、三清祖師、龍王真宮、龍虎等殿。[1]

清代康熙十九年(1680年),在內鄉當知縣的高以永(浙江海寧人)在去淅川的途中路過石堂山,見普濟宮已成危房,遂支持當時的住持王鉉福與超塵上人對普濟宮進行維茸。第二年春,內鄉大旱,高以永率眾到石堂山祈雨,成功祈雨後,高以永便寫下《重建石堂山普濟宮碑記》。根據現有史料記載,普濟宮最後一次重修於咸豐九年(1859年),建有山門、大殿、文昌閣等,建築風格為宮殿式,雕梁畫棟,屋頂由灰瓦覆蓋,占地面積達1330平方米,建築面積達350平方米。

1958年,文化大革命期間,普濟宮被拆,現存元、明、清時代的碑碣20餘通,1982年7月,石堂山碑林被內鄉縣人民政府定位「文物保護單位」。

參看[編輯]

參考資料[編輯]

  1. ^ 1.0 1.1 1.2 張中堂. 石堂山普济宫. 《中國道教》 (北京市). 2006年, (4期). ISSN 1006-9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