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希氏麗椋鳥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希氏麗椋鳥
成鳥,攝於坦尚尼亞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鳥綱 Aves
目: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 椋鳥科 Sturnidae
屬: 麗椋鳥屬 Lamprotornis
種:
希氏麗椋鳥 L. hildebrandti
二名法
Lamprotornis hildebrandti
(Cabanis, 1878)

希氏麗椋鳥學名Lamprotornis hildebrandti)是一種椋鳥科鳥類。該物種以德國收藏家約翰內斯·希爾德布蘭特 Johannes Hildebrandt)的名字命名,他是捐贈第一個希氏麗椋鳥標本的人。[2]

分布和習性

[編輯]

希氏麗椋鳥分布於肯亞坦尚尼亞海拔500-2,200米(1,600-7,200英尺)區域。它的棲息地是開放的林地和多刺高灌叢地區。這個物種常常被記錄為非常見,但是經常在常見和非常見之間變化。它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無危物種。其棲息地不受威脅,並且有許多保護區域。[3]

描述

[編輯]

希氏麗椋鳥長度為18厘米,重量為50-69克。成鳥上半部分有明亮的閃光羽毛。和其同屬的鳥類一樣,這種閃亮的色彩來自其大量的細小的羽毛結構的反射。頭部和上半部分基本為藍色,翅膀為棕綠色,尾羽為藍色。喉部和上胸部為有光澤的紫色,尾部為藍綠色。中胸部和上腹部為橙色,下腹部為紅褐色。虹膜為橙紅色,而啄和腿為黑色。雌性和雄性具有相同外觀。幼鳥則差別很大,上半身為碳灰色,下半身為栗棕色。[3]

該物種能發出很多聲音。歌唱時的聲音類似「ch-rak ch-rak chee-chee-wee chee-wee rak rak rak」,而在緊急情況下發出「chu-ee」聲,互相聯絡時發出「chule」聲。[3]

行為

[編輯]
幼鳥,拍攝自肯亞

希氏麗椋鳥以昆蟲和水果為食,昆蟲占據比例明顯較多。根據觀察,它們吃甲蟲和草蜢,以及飛行的白蟻。一些鳥的胃部也發現了水果種子,包括雲南假虎刺鹽膚木屬植物等。它們通常成對或者小群地在地面進食,有時也跟隨大型哺乳動物,捕捉它們行動時帶起的昆蟲。它們也和其他椋鳥混群。[3]

希氏麗椋鳥是一種季節性築巢的鳥類,它們於3 至5月和10月至12月築巢,在肯亞的一些地區為5月到7月。它們通常成對生活,不過也有不少成群生活的記錄。它們通常在植物的枝幹上已被棄用的啄木鳥的巢上築巢。目前沒有關於它們在籬笆、燈柱和電線桿築巢的記錄。[3]它們和大藍耳椋鳥 Greater Blue-eared Starling)競爭築巢地點。關於它們的築巢行為知之甚少,目前已知每次下蛋3-4枚,父母雙方都參與餵養幼鳥。[3]

參考資料

[編輯]
  1. ^ BirdLife International. Lamprotornis hildebrandti.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6. [1 October 2016].  資料庫資料包含說明此物種被編入無危級別的原因
  2. ^ Beentje, H.J. 《J. M. Hildebrandt (1847 - 1881): Notes on His Travels and Plant Collections》. Kew Bulletin. 1998, 53 (4): 835–856. 
  3. ^ 3.0 3.1 3.2 3.3 3.4 3.5 Craig, Adrian; Feare, Chris. Family Sturnidae (Starlings). del Hoyo, Josep; Elliott, Andrew; Christie, David (編). 《Handbook of the Birds of the World》 Volume 14: Bush-shrikes to Old World Sparrows. Barcelona: Lynx Edicions. 2009: 745. ISBN 978-84-96553-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