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雪兒·布蘭奇
密雪兒·薛琪·布蘭奇-蘭道 | |
---|---|
女歌手 | |
本名 | Michelle Jacquet Branch |
英文名 | Michelle Jacquet Branch-Landau |
別名 | Michelle Branch |
國籍 | 美國 |
出生 | |
職業 | 女歌手、詞曲創作人 |
語言 | 英語 |
配偶 | Teddy Landau(2004年-) |
兒女 | Owen Isabelle(b.2005.8.3) |
音樂類型 | 流行搖滾 另類搖滾 鄉村音樂 |
演奏樂器 | 歌手、吉他、大提琴、手風琴、鼓、口風琴、鋼琴、曼陀鈴 |
活躍年代 | 2000年-現在 |
唱片公司 | Maverick Warner Bros |
網站 | www |
相關團體 | 女子救援組(The Wreckers)、山塔那(Santana) |
密雪兒·薛琪·布蘭奇-蘭道(英語:Michelle Jacquet Branch-Landau,1983年7月2日—)是一位美國歌手、歌曲創作者與吉他手。出道於2000年,並在2001年與2003年分別發行了《盒裝心靈》及《流浪者之歌》兩張白金專輯。在這段期間,她與知名吉他手山塔那(Santana)合作發行了一首曾奪得葛來美獎的單曲《The Game of Love》。2004年,她與潔西卡·哈柏成立樂團「女子救援組(The Wreckers)」。
2007年女子救援組二人各自追求自己的事業,密雪兒後來一直有參與電視劇的演出和個人演唱會,一直沒有想出新專輯,後來將2008年和2009年之間在各個錄音室的歌曲集合收錄,2010年7月發行她與華納兄弟納許維爾分公司合作的第一張EP專輯和iTunes網路下載《Everything Comes and Goes》。
再次於2017年4月7日發行了她的第三張個人專輯《Hopeless Romantic》。
個人生平
[編輯]密雪兒在1983年7月2日出生於美國亞利桑那州的鳳凰城,是一名早產九週的早產兒,而「Michelle」這個名字是命名自著名樂團披頭四的一首同名歌曲。儘管她的姓氏「布蘭琪」來自法國,她的父親卻是名愛爾蘭後裔,母親則出生於荷蘭。她的外婆是個曾在二戰時被日本軍隊拘留的荷裔印尼人,外公則是法國與印尼混血。[1]密雪兒有一個同父異母的哥哥大衛與妹妹妮可。
密雪兒八歲時便參加了社區大學開辦的歌唱訓練班,儘管當時她在一次腳踏車事故中摔傷了雙臂。十四歲的生日,她的叔叔送她一把吉他做為禮物。她開始將自己反鎖在房間自學吉他和弦,幾天之內她隨即完成了她的第一首歌曲。高中時她專注於藝術類型的課程,並且大量、廣泛地創作。起先她進入了Sedona的Sedona紅石高中就讀,但在父母的鼓勵之下,她決定在家中自行完成高中學業,這讓密雪兒得以追隨有朝一日成為音樂創作歌手的夢想。她請求他的父母讓她離開正規的高中,令她驚訝的是,他的父親回答:「可以啊,有何不可?」。於是密雪兒在俱樂部演奏,並且在2000年發行了她第一張專輯《Broken Bracelet》。
2000年12月,她與Maverick Records公司簽約。她在Maverick公司下發行的第一張唱片《盒裝心靈(The Spirit Room)》在2001年8月發行,並在美國銷售超過一百萬張。單曲《無所不在》(Everywhere)在世界各地都成為前二十名的暢銷歌曲,接著《All You Wanted》和《Goodbye to You》也分別在全美的排行榜上奪得前十和前四十名的佳績。密雪兒經常被拿來與其他創作型歌手做比較,像是諾拉·瓊斯、艾薇兒和凡妮莎等幾位在同一時間當紅的女明星。2002年,密雪兒主唱了一首與山塔那合作的歌曲《The Game of Love》,這首歌成為她第一首在全美拿下前五名的單曲,並於2003年贏得了葛來美獎「最佳流行合唱組合」的獎項。
2004年,密雪兒發行了第二張專輯《流浪者之歌》(The Hotel Paper),亦成為RIAA認證的白金專輯,但卻也得到許多正反兩極的評價。第一主打歌《Are You Happy Now?》成為她另一排行全美前二十名的單曲,但緊接的兩首《Breathe》與《'Til I Get over You》卻沒有預期地成功。2004年6月,她與Nick Lachey和JC Chasez一同主持Wikipedia:MTV音樂台的《Faking the Video》。[2]至於2006年,密雪兒成績最好的三支單曲《Everywhere》、《All You Wanted》及《Are You Happy Now?》仍時常在CHR與Hot AC廣播電台播放。
除了獨自工作外,密雪兒也為許多歌手寫歌,其中包括曼蒂·摩爾2007年的專輯《Wild Hope》。密雪兒也經常出現在許多電視節目上表演,像是《Buffy the Vampire Slayer》、《American Dreams》及《Charmed》中,並在影集《One Tree Hill》中以The Wreckers樂團的身份演唱了片頭曲《The Good Kind》。
2004年5月23日於墨西哥,密雪兒嫁給了大她19歲的貝士手Teddy Landau。2005年8月3日,迎接了他們的長女,Owen Isabelle。
2007年年尾,密雪兒賣掉了一個位於南加州的社區寓所,[3]並在2008年1月買了一間位於Belle Meade neighborhood of Nashville的房子。[4]
音樂生涯
[編輯]女子救援組(The Wreckers)時期
[編輯]2005年7月,密雪兒宣佈她與創作歌手潔西卡·哈柏完成了一張專輯。密雪兒的丈夫給老友和同事取了一個綽號「The Homewreckers(家庭救難員)」,而他們又縮短這個名字為「The Wreckers」,便成了樂團的命名軼事。這張專輯原先預定於2005年6月發行出版,但因密雪兒懷孕等事宜而延期了。
兩人合作的一首歌曲也收錄在WB電視台的青少年戲劇《One Tree Hill》的原聲帶當中。密雪兒與潔西卡在該劇也曾有短暫的出現,並與Gavin DeGraw一同展開了為期一個月的巡迴表演。
2005年12月,因為某些不友善的評論,密雪兒關閉了女子救援組官方網站上的留言板。
女子救援組的第一首單曲《Leave the Pieces》在2006年2月發行,專輯《靜止之美》(Stand Still, Look Pretty)在同年五月出版。在這段期間,她們參與了美國鄉村音樂之星Rascal Flatts與Gary Allan的巡迴演出。
2006年12月,女子救援組的《Leave the Pieces》獲得了葛來美獎「最佳鄉村組合演唱」的提名。
2007年8月前期,兩人在女子救援組官方網站的佈告欄上宣佈,雙方將暫停樂團的演出,並先著重於各自獨立的專輯工作。接著又有人表示密雪兒與潔西卡的合作已經停止。業界也謠傳她們將結束重唱事業。
長期為密雪兒工作的經紀人Jeff Rabhan接踵而來地結束了兩人的合作。Jeff目前是潔西卡·哈柏經紀團隊「Three Ring Projects」的一員,由Jeff Rabhan、Carl Turner III與Stuart Dill共組。
2008年7月,潔西卡·哈柏開始錄製第一張與華納兄弟納許維爾分公司合作的個人專輯。
Everything Comes and Goes時期
[編輯]2007年10月31日,密雪兒宣佈自己目前正為新專輯籌備,MTV音樂台也證實了這個消息。
2008年4月10日,在將近四年期間裡的第一次演唱會,密雪兒宣佈她第三張錄音室專輯的名稱為《Everything Comes and Goes》。
2008年6月期間,密雪兒帶著演唱和聲的妹妹妮可,進行了多次現場演唱,為她接下來的新專輯預做準備。
密雪兒在告示牌雜誌上說明,她的新專輯仍與女子救援組時期一樣,將保留鄉村音樂的路線。幾首被討論的歌曲分別名為《Long Goodbye》、《Texas In The Mirror》、《This Way》以及一首獻給女兒的搖籃曲,民謠《Crazy Ride》。她亦將這張專輯視為「分手專輯」,因為她與樂團夥伴潔西卡·哈柏結束了合作關係。
2008年6月,專輯的發行日期被密雪兒延後了,她聲明自己希望在「今年結束前」出版,但延後的原因並沒有公佈。
一首密雪兒的新歌《Together》,出現在美國影集《The Sisterhood of the Traveling Pants》第二季的原聲帶中。
音樂風格
[編輯]密雪兒獨自或與人合作寫成了許多自唱的歌曲,她的音樂受到披頭四、齊柏林飛船、皇后樂團、史密斯飛船、Patsy Cline、Cat Stevens、Stevie Nicks、瓊尼·米歇爾的影響極深。儘管她的音樂品味傾向於較老的音樂家,但她亦喜愛某些當代的樂團,像是Incubus、Soundgarden、超脫樂團、Stone Temple Pilots、金屬製品以及Silverchair,甚至是當代的歌曲創作者,包括Lisa Loeb、雪瑞兒·可洛與Patty Griffin等。她也表明自己是個古典音樂愛好者,[5]就好比更老式的鄉村音樂。[6][7]
樂器
[編輯]密雪兒收藏了至少14把的吉他,但在2002年淘汰了藍色的Taylor 614ce之後,她目前主要使用的是Gibson Hummingbird。除了吉他之外,密雪兒也能演奏許多其他的樂器,像是鋼琴、鼓、曼陀鈴等。
密雪兒喜愛以Hummingbird做現場演奏及錄音。從2006年開始,於現場表演《Tennessee》和《Cigarettes》兩首由潔西卡·哈柏所寫的歌曲時,她也使用電吉他來做演奏。
唱片
[編輯]專輯
[編輯]專輯名稱 | 最佳排名 | 發行年 |
---|---|---|
Broken Bracelet | - | 2000 |
The Spirit Room | 28 | 2001 |
Hotel Paper | 2 | 2003 |
Stand Still, Look Pretty (W/ The Wreckers) | 14 | 2006 |
Everything Comes and Goes | 35 | 2010 |
Hopeless Romanti |
18 | 2017 |
單曲
[編輯]歌曲名稱 | 告示牌 Hot 100 | 發行年 |
---|---|---|
《Everywhere》 | 12 | 2001 |
《All You Wanted》 | 6 | 2002 |
《Goodbye to You》 | 21 | 2002 |
《The Game of Love》 (Santana) | 5 | 2002 |
《Are You Happy Now?》 | 16 | 2003 |
《Breathe》 | 36 | 2003 |
《'Til I Get Over You》 | - | 2004 |
《I'm Feeling You》 (Santana) | 55 | 2005 |
《Leave the Pieces》 (W/ The Wreckers) | 34 | 2006 |
《My, Oh My》 | 87 | 2007 |
《Tennessee》 | - | 2007 |
其他事業
[編輯]2008年6月15日,密雪兒在其官方留言板上宣佈,為了完成一生的夢想,她將與麵包烘焙師傅Rebekka Seale在田納西州的納許維爾成立一家名為「The Sugar Bar」的麵包店。[8]
參閱
[編輯]- ^ Mike Kai. A Conversation with Michelle Branch. asianconnections.com. November 25, 2003 [2008年12月2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2月6日).
- ^ http://www.contactmusic.com/new/xmlfeed.nsf/mndwebpages/stars%20team%20up%20for%20new%20prank%20show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Contactmusic.com Retrieved on 04-13-07
- ^ Singer, songwriter and guitarist Michelle Branch sells her five-bedroom, house in Calabasas, CA for $2.94M; now lives in Nashville, TN. Big Time Listings. 2007-11-07 [2008-0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1-08).
- ^ Wood, E. Thomas. Headline homes: Nashville's top 10 sales, January 2008. NashvillePost.com. 2008-02-05 [2008-0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08).
- ^ [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olling Stone magazine, 6/17/03 Retrieved on 02-24-08
- ^ SingerUniverse Magazine - The Wreckers article. [2008-12-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06).
- ^ CMT.com : Marty Robbins : The Wreckers Won't Stand Still. [2008-12-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16).
- ^ Michelle Branch. The Sugar Bar. board.michellebranch.com. June 15, 2008 [2008年12月2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年6月23日).
外部連結
[編輯]- (英文) 官方網站(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英文) Michelle Branch and U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簡體中文) 蜜雪兒&我們 概念網站
- Michelle Branch在網際網路電影資料庫(IMDb)上的資料(英文)
- Michelle Branch在TV.com
- Michelle Branch Concert Photo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The Wrecker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專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