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都
外觀
子都(?—?),姬姓,名閼(拼音:è,中古切韻:【釋文】於葛反[1]),又稱公孫閼,字子都,春秋時期鄭國大夫。爲鄭國公族,是著名美男子。《詩經·鄭風》有:「不見子都,乃見狂且。」《孟子·告子》有:「至於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無目者也。」
前712年夏,鄭莊公與魯隱公伐許國時,子都與潁考叔(「潁」,拼音:yǐng,中古擬音:jyengx)爭車不成,在戰場中暗箭射死潁考叔[2]。鄭莊公得知後,未懲罰子都,僅在祭祀時詛咒射潁考叔者[3]。以此故事爲題材,有名爲《罰子都》(又作《伐子都》)的包括京劇及小說《東周列國志》在內的許多文藝作品,其中考叔之魂索走子都性命。
其後人取其字爲姓,即都姓來源之一。
公子閼
[編輯]《左傳·莊公十六年》又記載有公子閼,一些學者認為他就是公孫閼(子都)[4][5]。前680年,鄭厲公歸國復位,因為公子閼作為祭足的同黨,參與前697年驅逐厲公的行動,所以鄭厲公在前678年九月將他殺死。
相關文藝作品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隱十一年】公孫閼,與潁考叔爭車。【註】公孫閼,鄭大夫。
- ^ 《左傳·隱公十一年》:「鄭伯將伐許。五月,甲辰,授兵於大宮。公孫閼與潁考叔爭車,潁考叔挾輈以走,子都拔棘以逐之。及大逵,弗及,子都怒。秋,七月,公會齊侯、鄭伯伐許。庚辰,傅於許。潁考叔取鄭伯之旗蝥弧以先登,子都自下射之,顛。瑕叔盈又以蝥弧登,周麾而呼曰:「君登矣!」鄭師畢登。」
- ^ 《左傳·隱公十一年》:「鄭伯使卒出豭,行出犬雞,以詛射潁考叔者。君子謂鄭莊公失政刑矣。政以治民,刑以正邪,既無德政,又無威刑,是以及邪。邪而詛之,將何益矣。」
- ^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中華書局,1981,第202頁
- ^ 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叢書《左傳》,中華書局,第235頁
這是一篇關於周朝人物的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