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天演論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天演論》原名《演化論與倫理學》,是嚴復翻譯自英國生物學家湯瑪斯·亨利·赫胥黎名為Evolution and Ethics的演講與論文集,此書闡發了達爾文物種起源》一書中關於生物進化的理論[1]

嚴復並未將原著完全翻譯,且除了翻譯之外還加入許多自己的見解,或是加入其他學者如史賓賽的主張[2]赫胥黎原著後半部認為倫理學不能等同於生物演化論,演化論是演化論,倫理學是倫理學,但是嚴復反對這樣的觀點,他提出斯賓塞的學說,認為自然界的進化規律完全適用於人類社會。[來源請求]

特點

[編輯]

該書在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十一月(12月),首刊於《國聞報》的增刊《國聞彙編》上,次年三月(1898年4月)正式出版。為此,嚴復撰寫《〈天演論〉自序》,又在譯文中加上許多按語,是嚴氏本人的意見。

《天演論》出版後,立即風行全國。除了宣揚演化論思想之外,嚴復也在書中的〈譯例言〉提到了譯事三難:信、達、雅[3]。1897年,嚴復對《天演論》的譯文又進行大修改[4]。嚴復不僅是翻譯《天演論》,還對赫胥黎的原著加以改造和評論。縱觀全書的變動,可大致分為幾項:

  • 繼續添加發揮的部份。例如:嚴復在《講演·四·論五》加以發揮:「是豈皆惡而罰之所應加者哉?春秋商臣,其惡為何如惡耶?乃及其身為王者,子伯諸侯,永世克祿;潘崇助之為虐,教人殺父弒君……然而其子孫累業尊顯……、耕何罪而貧夭?何功而富壽?」又如原文舉例提到哈姆雷特,在英國是家喻戶曉,嚴復加譯成「罕木勒特,孝子也。」
  • 刪節原文的部份。例如:赫胥黎在《講演·二》的最後一節中有一觀點:「的生存鬥爭方法與健全的倫理原則是不可調和的。」細查譯本並沒有翻譯這一節。
  • 誤譯。嚴復把貧民(pauper)譯為中產階級[5]。嚴復又將「人事亦足已有功」譯為「人事亦不足有功」,與原文不合。[6][7]

影響

[編輯]

《天演論》之書流傳深遠,文辭典雅,雕琢駢儷,文章一開始即稱:

梁啟超在一八九九年十二月三日《清議報》發表文章《自由書·豪傑之公腦》指出:「蓋生存競爭,天下萬物之公理也。既競爭則優者必勝,劣者必敗,此又有生以來不可避免之公例也。」許多書中的口號「物競天擇」、「優勝劣敗」、「適者生存」、「天演進化」等皆成為報章雜誌之專有名詞,使中國學子朗朗上口,如胡適之名就是從「適者生存」而來[8]陳炯明讀法政學堂時,受《天演論》的影響,「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之語流行一時,取字「競存」。鄧鏡人按《天演論》「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學說,將長子鄧昌明取名「演存」、字「競生」。魯迅在文集《朝華夕拾》中說,在學校生活中最大樂趣是「吃侉餅花生米辣椒,看《天演論》」。

注釋

[編輯]
  1. ^ 北大科學史與科學哲學論壇第83講[永久失效連結]
  2. ^ 俞政的《嚴復著譯研究》 描述: 「嚴復一生著、譯甚多。他在翻譯西方論著的時候,常常摻雜己意,還要附加大量按語;有些譯作甚至帶有不同程度的改編(如《天演論》、《名學淺說》);因此,人們把他的翻譯作品稱為譯著。意思是說他的譯作中的不少內容相當於他的著作,反映的是他自己的思想。」
  3. ^ 錢鍾書曾考證嚴復的「信、達、雅」三字,在三國時支謙寫的《句法經序》中,已經可以見到,問云:「仆初嫌其詞不雅。維祗難曰:『佛言依其義不用飾,取其法不以嚴,其傳經者,令易曉勿失厥以,是則為善。』座中咸曰:老氏稱『美言不信,信言不美』;……『今傳梵義,實宜徑達。』是以自偈受譯人口,因順本旨,不加文飾。」
  4. ^ 俞政:〈關於《天演論》譯文的修改〉
  5. ^ 俞政,《嚴復著譯研究》,頁58
  6. ^ 俞政,《嚴復著譯研究》,頁62
  7. ^ 汪榮祖在〈重讀嚴復的翻譯〉一文中否定俞政的說法。汪榮祖表示,俞政指出嚴復的誤譯,有的只是「意譯」與「直譯」上的區別。
  8. ^ 胡適《四十自述》:「《天演論》出版之後,不上幾年,便風行到全國,竟做了中學生的讀物了。讀這書的人,很少能了解赫胥黎在科學史上和思想史上的貢獻;他們能了解的,只是那『優勝劣敗,適者生存』的公式在國際政治上的意義。在中國屢次戰敗之後,在庚子辛丑大恥之後,這個『優勝劣敗,適者生存』的公式,確是一種當頭棒喝,給了無數人一種絕大的刺激。幾年之中,這種思想像野火一樣,延燒著許多少年的心和血。『天演』、『物競』、『淘汰』、『天擇』等等術語,都漸漸成了報紙文章的熟語,漸漸成了一班愛國志士的『口頭禪』。」

參考書目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