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夏侯駿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夏侯駿(210年代—299年)[1],字長容,為夏侯威長子,曾任并州刺史。妻是汝南王司馬亮之女。

291年,車騎將軍楊駿被誅殺,司馬亮以太宰輔政,論誅殺楊駿之功,大行封賞,御史中丞傅咸勸諫稱夏侯駿無功卻被提拔為少府,被認為是姻親之故,傳出去無益。司馬亮不聽。[2]

296年,西北少數民族氐羌反叛,首領齊萬年稱帝。十一月,晉朝任命司馬肜為征西大將軍、都督關中諸軍事;周處為建威將軍,隸屬安西將軍夏侯駿。司馬肜與夏侯駿逼周處出戰,又拒絕後援,致令周處戰死[3][4][5]

299年因與孟觀爭功謊報被處死[6]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參考其弟之子夏侯湛生於243年。
  2. ^ 《晉書·傅咸傳》
  3. ^ 晉書》(卷47):「氐人齊萬年舉兵反,以祗為行安西軍司,加常侍,率安西將軍夏侯駿討平之。」
  4. ^ 晉書》(卷58):「時賊屯梁山,有眾七萬,而駿逼處以五千兵擊之。處曰:「軍無後繼,必至覆敗,雖在亡身,為國取恥。」肜複命處進討,乃與振威將軍盧播、雍州刺史解系攻萬年於六陌。將戰,處軍人未食,肜促令速進,而絕其後繼。處知必敗,賦詩曰:「去去世事已,策馬觀西戎。藜藿甘粱黍,期之克令終。」言畢而戰,自旦及暮,斬首萬計。弦絕矢盡,播、系不救。左右勸退,處按劍曰:「此是吾效節授命之日,何退之為!且古者良將受命,鑿凶門以出,蓋有進無退也。今諸軍負信,勢必不振。我為大臣,以身徇國,不亦可乎!」遂力戰而沒。」
  5. ^ 資治通鑑.卷82》:[元康七年(丁巳、公元二九七年)]春,正月,齊萬年屯梁山,有眾七萬;梁王肜、夏侯駿使周處以五千兵擊之。處曰:「軍無後繼,必敗,不徒亡身,為國取恥。」肜、駿不聽,逼遣之。癸丑,處與盧播、解系攻萬年於六陌。處軍士未食,肜促令速進,自旦戰至暮,斬獲甚眾。弦絕矢盡,救兵不至。左右勸處退,處按劍曰:「是吾效節致命之日也!」遂力戰而死。
  6. ^ 文選注》卷20·潘岳《關中詩》:「謂爭萬年也。王隱晉書曰:初,夏侯駿上言斬氐帥齊萬年,及孟觀至,大戰數十,生送萬年。紛紜,亂貌。」後原詩文有「好爵既靡,顯戮亦從。」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