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登號輕巡洋艦
恩登號於1931年在中國
| |
歷史 | |
---|---|
德國 | |
船名 | 恩登號 |
艦名出處 | 恩登 |
下訂日 | 1921年 |
鋪設龍骨 | 1921年12月8日 |
下水日期 | 1925年1月6日 |
入役日期 | 1925年10月15日 |
結局 | 鑿沉於1945年5月3日 |
船徽 | |
技術數據 | |
船級 | 獨級艦 |
船型 | 輕巡洋艦 |
排水量 |
|
船長 | 155.1公尺 |
型寬 | 14.2公尺 |
吃水 | 5.3公尺 |
動力輸出 | 34700千瓦 |
動力來源 | 兩軸,兩台蒸汽輪機 |
船速 | 29.5節 |
續航力 | 6700海里以15節 |
艦載船 | 6 |
乘員 | 464-683人 |
武器裝備 |
|
裝甲 |
恩登號(德語:Emden)是德國國家海軍於1920年代初單獨建造的一艘輕巡洋艦,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德國建造的首艘大型軍艦。它由威廉港的國家海軍船廠承建,於1921年12月開始架設龍骨、1925年1月下水,至1925年10月正式投入艦隊服役。其設計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凡爾賽條約》的限制和協約國裁軍委員會的規定所影響。儘管排水量上限為6000長噸,但與當時建造的所有德國軍艦一樣,恩登號超出了這一規模限制。根據協約國的要求,它配備了八門從一戰遺留下來的150公釐砲作為主艦砲,最高速度為29節。
恩登號的大部分服役生涯都是作為教練船使用;在戰間期,它曾為訓練軍校學員而進行了數次環球巡航,期間多次到訪東亞、美洲和印度洋地區。在1936-1937年的西班牙內戰期間,它也曾短暫參與了非干預巡邏。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該艦受命前往德國海岸外圍布設雷區,並被一架撞向它的英國轟炸機炸損。1940年4月,作為占領挪威首都奧斯陸的部隊的一份子,她還參加了入侵挪威的行動。此後,該艦恢復在波羅的海的培訓任務。直至1941年9月被派往波羅的海艦隊,並在入侵蘇聯期間負責支援德國的行動。培訓職責於1942年恢復,並一直持續到1944年底,它才又參加了在斯卡格拉克海峽的布雷行動。在同年12月的一次擱淺事故中受損後,它前往柯尼斯堡進行維修。1945年1月,艦隻加入了東普魯士的撤離行動,以躲避蘇聯軍隊的推進。在基爾維修期間,恩登號一再受到英國轟炸機的破壞,為防止被擊沉,它後來在港口外圍擱淺。在戰爭的最後幾天,它被炸毀以防止受俘。至1950年,其殘骸最終在原地完成拆解報廢。
設計
[編輯]根據終結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凡爾賽條約》第181條規定,德國海軍僅允許保留六艘小巡洋艦。第190條則將新巡洋艦的設計噸位限制在6,000長噸(6,100公噸)以內,並禁止新建直至需要更換的艦隻艦齡屆滿二十年。[1]由於德國保留的六艘巡洋艦都是在1899年至1902年間下水,其中最老舊的艦隻——尼俄伯號、阿瑪宗號、寧芙號、忒提斯號和美杜莎號,可以立即更換。[2]因此第一艘新的輕巡洋艦,以「尼俄伯代艦(Ersatz Niobe)」為代號訂購,於1921年展開設計工作。[3]
國家海軍希望儘快完成該艦的設計,並將成本控制在最低水平。為此,它們向協約國聯合軍事控制委員會提請許可,希望使用報廢艦艇上的蒸汽輪機、鍋爐和司令塔來完成尼俄伯代艦,但遭到委員會的否決。海軍還希望為新艦採用四座雙聯裝砲塔的武器裝備,但委員會同樣否決了雙聯裝砲塔的設計,僅允許使用現有備用武器庫中的150公釐(5.9英寸)口徑砲。名義上,恩登號仍在《凡爾賽條約》規定的6000長噸的限制範圍內,實際上其滿載排水量卻超出了這個限制近1,000長噸(1,000公噸)。1923年,在恩登的建造工作開始後,德國人提議使用1922年《華盛頓海軍條約》中對標準排水量的定義,該定義遠遠小於滿載排水量。協約國同意了這一變化[4][5],因此,恩登號的標準排水量剛好低於6000噸的限額,被追溯為合法。[3]
艦隻是根據一戰後期未建成的小巡洋艦「卡爾斯魯爾代艦」的藍圖所建造,主要原因是當時設計人員短缺和海軍艦艇測試研究所已關閉,而卡爾斯魯爾代艦號的藍圖卻仍然可用[6]。這個過時的設計完工後,它在服役中被證明是令人失望的,主要是因為它僅裝備有六門孱弱的150公釐砲[2][7]。儘管如此,該艦還是從早期的設計中取得了重大進步,包括使用大規模的焊接施工和顯著更高效的推進裝置,使其巡航半徑較舊艦提升了50%[3],這對於在1920-1930年代進行的擴展訓練巡航相當重要[5]。
整體特徵
[編輯]恩登號的全長和水線長度分別為155.1公尺(508英尺10英寸)和150.5公尺(493英尺9英寸)、有14.2公尺(46英尺7英寸)的舷寬和5.3公尺(17英尺5英寸)的設計吃水;在標準載荷下,吃水深度為5.15公尺(16英尺11英寸),而在作戰載荷下則可增至5.93公尺(19英尺5英寸)。艦隻的設計排水量為5,960長噸(6,060公噸)、標準排水量為5,300長噸(5,400公噸)、作戰排水量則為6,990長噸(7,100公噸)。船體採用縱肋鋼框架構造,分為十七個水密艙室和一個占龍骨長度比重為56%的雙層船底。其水線裝甲帶有50公釐(2.0英寸)厚;裝甲甲板的厚度為20至40公釐(0.79至1.57英寸),司令塔的則厚達100公釐(3.9英寸)。[3]
恩登號的標準船員編制為19名軍官和464名水兵。在擔任軍校學員訓練艦期間,其船員則由29名軍官、445名水兵和162名學員組成。1940年以後,艦隻的標準編制增加至26名軍官和556名水兵;而在淪為教練船後,它則可搭載30名軍官和653名水兵。恩登號配備有六艘小型艦載艇。它被視為良好的遠洋船具,在涌浪中的下風舵較輕且運動輕柔。艦隻易於操縱,但應舵較慢。轉向由單個大方向舵控制。它在頂頭浪中只有輕微的速度損失,但在急轉彎時的失速則高達60%。其穩心高度為.79公尺(31英寸)。[3]
機械裝置
[編輯]恩登號由兩組布朗-博韋里公司生產的齒輪減速式蒸汽輪機提供動力,各負責驅動一副直徑為3.75公尺(12英尺4英寸)的三葉螺旋槳。蒸汽來自於四台燃煤式船用鍋爐和六台燃油式船用鍋爐,它們被分入四個鍋爐艙。發動機的額定功率為46,500匹軸馬力(34,700千瓦特),最高速度為29節(54公里每小時)。但在速度實驗中,其發動機所能達到的最大功率和最高速度分別為45,900匹軸馬力(34,200千瓦特)和29.4節(54.4公里每小時)。艦隻的設計貯煤量為300公噸(300長噸),但通過利用額外的空間則可使貯煤量提高至875公噸(861長噸)。根據設計,燃油容量為200公噸(200長噸),通過額外的燃料艙則可高達1,170公噸(1,150長噸)。這使得艦隻在12節(22公里每小時)的速度下的航行距離高達6,700海里(12,400公里);若將速度提升至18節(33公里每小時),則續航里程會降至5,200海里(9,600公里)。電力由兩組各有三台發電機的系統提供,可在220伏特的電壓下輸出420千瓦特(560匹馬力)的總電功率。[3]
武器裝備
[編輯]恩登號的主艦砲本應為八門安裝在四座雙聯裝砲塔內的150公釐55倍徑速射砲,但協約國裁軍當局拒絕批准這款武器。相反,它在單座砲塔中安裝了既有庫存中的150公釐45倍徑速射砲。砲架為C/16型,它們在發射45公斤(99英磅)砲彈的初速為835公尺每秒(2,740英尺每秒)。[8]砲管的仰角可提升至40°,最大射程為17,600公尺(19,200碼)。它們共提供960發彈藥,其中每砲120發。恩登的防空武器由兩門88公釐45倍徑高射砲組成,後續又增至三門。它們總共備有900至1200發彈藥。根據設計,艦隻將在甲板上搭載八具500公釐(20英寸)魚雷管的雙發射裝置,但至竣工時僅安裝了四具。在1934年,它們被更具威力的533公釐(21.0英寸)管所取代。艦隻共可攜帶12枚魚雷。[3]
在1938年,恩登號的防空武器得到加強。它獲得了兩門(後期增至四門)30式37公釐速射砲以及多達十八門30式20公釐高射砲。艦隻還增加了貯存120枚水雷的能力。1942年,四具魚雷發射器中的兩具被拆除,並重新裝備了一種150公釐口徑火砲。該砲為Tbts KC/36型,主要設計用於驅逐艦。它能夠以更高的初速,即875公尺每秒(2,870英尺每秒)發射略輕的40公斤(88英磅)砲彈。砲管可提升至47°仰角,最大射程為23,500公尺(25,700碼)[9]。至1945年,恩登號的防空武器是由九門37公釐砲和六門20公釐砲所組成。[3]
服役歷史
[編輯]建造-1931年
[編輯]1921年12月8日,恩登號在威廉港的國家海軍船廠開始架設龍骨。因受到1920年代德國政局的動盪和財政短缺的影響,導致艦隻的工期延誤,至1925年1月7日才下水。在下水儀式上,由時任海軍指揮部長的漢斯·曾克爾上將發表演說;而已故海軍上校卡爾·馮·穆勒的遺孀則主持為艦隻命名——他是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指揮第一代恩登號的末任艦長。九個月後,新巡洋艦於1925年10月15日正式投入艦隊服役。作為海軍學員的訓練艦,恩登號被分配至北海海軍基地;它在入役後即展開海上試航,但這些試航因艦隻需要在國家海軍船廠進行改裝而中斷,其中包括重建作戰桅杆。當所有工作於1926年完成後,它開始進行單艦訓練,並曾多次造訪北歐海域的外國港口。1926年8月和9月,它參加了年度艦隊演習,後於10月再次返回船廠,以增加後部煙囪高度,從而與前部相匹配。恩登號在當時被分配至海軍訓練監察局。[10]
1926年11月14日,恩登號從威廉港開始了它的第一次遠洋巡航訓練。艦隻繞著非洲向南航行,穿過印度洋,並在科科斯群島停留——第一代恩登號的殘骸仍然保留在那裡。船員們於1927年3月15日在當地舉行悼念儀式,然後繼續前往東亞海域。在穿越北太平洋到阿拉斯加之前,它造訪了日本的港口,然後沿著北美西海岸航行,沿途在多個港口經停。恩登號繼續向南穿過中美洲和南美洲海域,跨越大西洋後轉向北行,於12月25日來到巴西的里約熱內盧。它再經由亞速群島和西班牙的比拉加爾西亞返回德國,至1928年3月14日抵達威廉港。[10]
恩登號在該年餘下的大部分時間內都在為12月5日開始的下一次大規模巡航做準備。到那時,該艦已由海軍少校洛塔爾·馮·阿爾諾·德·拉·佩里耶擔任艦長,他於9月登艦就職。艦隻駛往地中海,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堡作停留,然後向南通過蘇伊士運河,穿越印度洋至荷屬東印度,繼而到達澳洲。然後,恩登號橫渡太平洋前往夏威夷,接著去往美國西海岸。此後,它向南航行經由巴拿馬運河來到加勒比海。接下來,艦隻駛向加那利群島的拉斯帕爾馬斯,並最終於1929年12月13日返抵威廉港。[11]
1930年1月13日,恩登號再度駛離威廉港,開啟它的第三次海外之旅。它進入大西洋,在馬德拉島稍作經停,然後穿越加勒比海的幾個港口,包括美屬維京群島的聖托馬斯、美國的紐奧良和查爾斯頓、牙買加的京斯敦以及波多黎各的聖胡安等。接下來,該艦再次橫越大西洋,中途在拉斯帕爾馬斯和聖克魯斯-德特內里費停留,然後於1930年5月13日返抵威廉港。在那裡,它駛入船廠進行了全面的檢修。同年10月,海軍中校羅伯特·維特赫夫特-恩登接任該艦艦長。[12]
恩登號於1930年12月1日展開又一次海外巡航。在進入地中海之前,它先是航行至西班牙的維戈。在克里特島的索達灣稍作停留後,繼而穿越蘇伊士運河、橫渡印度洋直至荷屬東印度的沙璜,期間曾分別經停亞丁、科欽、可倫坡、亭可馬里和布萊爾港。隨後,恩登號造訪了東南亞、中國、日本和太平洋的眾多港口,包括有曼谷、維多利亞、馬尼拉、南京、上海、長崎、大阪、新島、敦賀、函館、小樽、橫濱和關島。接下來,恩登穿越印度洋,在經停模里西斯後抵達南非;在那裡,它先後駐泊於德爾班和東倫敦,一組艦官則前往約翰尼斯堡,受到了南非總理巴里·赫爾佐格的接見。在返回德國途中,艦隻先後在葡屬西非的洛比托和魯安達、以及西班牙的拉斯帕爾馬斯和桑坦德經停。它於1931年12月8日抵達威廉港。[12]
1932-1939年
[編輯]1932年1月1日,在時任艦長、海軍中校韋爾納·格拉斯曼的帶領下,恩登號從訓練監察局轉配至海軍少將康拉德·阿布雷希特麾下的偵察部隊。在此期間,艦隻參加了偵察部隊的訓練演習,包括8月至9月舉行的年度艦隊演習。它還參加了一次駛入大西洋的艦隊訓練巡航,期間曾連同輕巡洋艦萊比錫號一起造訪了豐沙爾和拉斯帕爾馬斯。恩登號於1933年4月1日除役,以進行大規模的改裝,其中包括用燃油鍋爐替換原有的四台燃煤鍋爐。兩座煙囪縮短了約2公尺(79英寸),而無線電發射器的斜桁則安裝在後煙囪上。1934年9月29日復役後,未來的納粹德國海軍總司令、時任海軍中校的卡爾·鄧尼茲接過艦隻的指揮權。此時,它返回訓練監察局並恢復了遠洋巡航。首次這樣的航行於11月10日開始,經停點包括有聖克魯斯-德拉帕爾馬、開普敦、東倫敦、葡屬東非的阿梅利亞港、肯亞的蒙巴薩、塞席爾的維多利亞、亭可馬里和科欽。而在返程的途中,它則經行蘇伊士運河進入地中海,並先後造訪了亞歷山卓港、卡塔赫納、蓬塔德爾加達、里斯本和維戈,然後於1935年6月12日回到威廉港外圍的席利希錨區駐泊。[13]
10月23日,恩登號在新任艦長、海軍上校約翰內斯·巴赫曼的率領下展開了其第六次大規模訓練巡航,前往美洲。它經由亞速群島橫渡大西洋,遊歷了西印度群島併到訪委內瑞拉,直至12月25日通過巴拿馬運河前往厄瓜多的瓜亞基爾。然後,它向北駛至瓜地馬拉的聖荷西港,繼而去往美國奧勒岡州的波特蘭,接著橫渡至夏威夷。從那裡,它回到中美洲,穿越巴拿馬運河,造訪西印度群島的更多島嶼,然後巡航至北美東海岸,並在巴爾的摩和蒙特婁停留。自此,該艦再次穿越大西洋,經由西班牙的蓬特韋德拉返回德國,至1936年6月11日抵達。同年8月,巴赫曼的職務由海軍上校華瑟·洛曼接任。下一次大型訓練巡航於10月10日開始;恩登號航行至地中海,造訪了撒丁島的卡利亞里,又經過達達尼爾海峽到達伊斯坦堡,繼而穿越博斯普魯斯海峽去往黑海。在那裡,它曾經停於保加利亞的瓦爾納,然後返回地中海並穿行蘇伊士運河。艦隻在去往東亞的途中曾在英屬錫蘭停留,並從那裡造訪了泰國、中國和日本的數個港口。返程途中,它又先後在荷屬東印度的巴東和印度的孟買經停。另一次穿越蘇伊士運河的航行使艦隻回到了地中海;它於1937年4月15日在西班牙的阿爾赫西拉斯稍作停留,並於三天後通過英吉利海峽,於19日抵達德國福斯拉普,並最終於4月23日駛入威廉港。[13]
恩登號於1937年10月11日開始了其第八次重大巡航,在海軍中校利奧波德·比爾克納的指揮下離開威廉港去往地中海。在那裡,它加入了西班牙內戰期間為執行武器禁運而被派往當地擔任非干預巡邏的德國海軍部隊。從10月16日至18日,恩登號在當地逗留了數日,然後繼續穿越蘇伊士運河進入印度洋。它在印度洋的多個外國港口停留,包括義屬厄利垂亞的馬薩瓦、英屬錫蘭的可倫坡、印度的莫爾穆加奧,以及荷屬東印度的勿老灣和泗水。在返回地中海後,艦隻於1938年3月14日至21日曾短暫地重返西班牙海岸附近的非干預巡邏。然後它繼續前往阿姆斯特丹,並最終於4月23日返抵威廉港。[13]
6月,海軍上校保羅·韋弗接替比爾克納的職位,為7月26日開始的下一次大規模巡航做準備。恩登號先是向北航行至挪威,然後穿過北大西洋到冰島,並在雷克雅維克停留,繼而往南轉向亞速群島和百慕達群島。它於8月30日至9月3日在漢彌爾頓停留;事實證明這是一次不受歡迎的到訪,因為時值蘇台德危機期間,國際輿論已明顯轉向反對納粹德國。為此,原定對古巴哈瓦那的訪問計劃被取消,恩登號被召回德國。在返回威廉港的途中,它於9月10日至15日在豐沙爾經停,然而在他抵達之前,《慕尼黑協定》的簽署解除了危機,國際緊張局勢的緩和使恩登號得以繼續開展訓練巡航。艦隻遂轉向南行進入地中海,隨後又進入黑海。它於10月19日至23日期間在伊斯坦堡參加了首任土耳其總統穆斯塔法·凱末爾·阿塔圖爾克的葬禮。之後,恩登號經由羅得島和維戈返回德國,於12月16日抵達威廉港。從1939年3月29日至4月15日,恩登號被用作漁業保護船。在此期間,它曾到訪雷克雅維克。至5月,韋弗離艦,他的職位由海軍上校韋爾納·朗格接任。[14]
二戰
[編輯]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於1939年9月爆發,恩登號於9月3日同幾艘輕巡洋艦和驅逐艦一起,在北海的德國沿岸附近布設了一個防禦雷區。該屏障橫跨德意志灣,從荷蘭海岸一直延伸至日德蘭半島;目的是保護西牆向海的側翼。恩登號與另外五艘輕巡洋艦——紐倫堡號、萊比錫號、科隆號和柯尼斯堡號,以及十六艘驅逐艦共同執行了是次任務。在布設了第一批水雷後,它返回威廉港重新補給水雷。在恩登號泊港期間,由十架布倫亨式轟炸機組成的英國部隊於9月4日襲擊了港口;市內的德國高射砲手擊落了五架轟炸機中的四架,其中一架在無意中撞向艦隻。撞擊事故中,恩登號共有9人死亡、20人負傷;他們因此成為了戰爭期間德國艦隊的首批傷亡人員。隨後,恩登號被調往波羅的海,擔負通商保護的職責。它於12月2日至1940年1月3日返回威廉港進行定期維護,之後恢復了訓練職責。在船廠期間,一副消磁線圈被安裝在水線上方,以保護艦隻免受磁性水雷的傷害;而艦隻的防空武器也得到加強。工作完成後,恩登號於1939-1940年冬季重返培訓崗位。[15][16][17]
威悉演習行動
[編輯]隨著德國以「威悉演習行動」為代號集結兵力入侵挪威,恩登號被分配至行動的第5組,任務是奪取奧斯陸。它於3月12日在斯維內明德、即該組開始組建時入編。這一部隊還包括有旗艦——重巡洋艦布呂歇爾號和呂措號、三艘魚雷艇以及八艘R式掃雷艇(R艇)。4月5日夜晚,恩登號與布呂歇爾號進行了探照燈訓練,為夜間行動做準備。翌日,恩登號在斯維內明德接載了600名士兵和他們的裝備,然後前往基爾外圍的施特蘭德灣,那裡是入侵艦隊的集結點。4月8日03:00,第5組離開施特蘭德灣駛向奧斯陸峽灣,至午夜時分抵達。[16][18]
到達峽灣附近後,恩登號將350名士兵轉移至R艇,讓他們上岸。然而,出其不意的效果消失了,並且在進入峽灣的狹窄區域後發生的德勒巴克灣海戰期間,布呂歇爾號在與奧斯卡斯堡要塞的交火過程中被擊沉。在德國人中斷襲擊之前,呂措號也遭到了破壞。失去布呂歇爾號之後,恩登號和呂措號將更多的士兵從峽灣派遣上岸,以便他們從後方攻擊海岸防禦。隨著地面部隊發動攻擊,恩登號和呂措號於15:55駛近至奧斯卡斯堡要塞,並開始提供火力掩護。隨後,德國人於4月9日與其它挪威部隊達成了投降條件。恩登號遂於4月10日上午進入奧斯陸港,此後作為協調陸、海、空三軍行動的聯合通訊中心使用。它於4月24日被解除了這一職能,但仍然停留在奧斯陸直至6月7日。在此期間,海軍總司令、海軍元帥埃里希·雷德爾曾於5月17日登艦視察。恩登號於6月8日返抵斯維內明德,並在那裡恢復了培訓職責。[19][18]
波羅的海行動
[編輯]從11月7日至1941年2月15日,恩登號在旱塢進行保養維護。9月,它被分配至以新入役的鐵必制號戰艦為核心的波羅的海艦隊(Baltenflotte);該部隊的任務是阻止蘇聯海軍離開波羅的海。恩登號和萊比錫號是南部集群的核心,基地設在利鮑。艦隊只是臨時駐紮了一段時間[20],當蘇聯艦隊留港的情況變得明朗後,德國波羅的海艦隊便解散了。9月16日,恩登號、萊比錫號以及三艘魚雷艇在達戈島附近行動;這些艦隻遭到蘇聯岸基砲台的砲火襲擊,但沒有受損。由四艘蘇聯魚雷艇組成的編隊對德國艦群發動的攻擊也以失敗告終。[21]9月26日至27日,恩登號再次對在斯沃貝半島作戰的德國軍隊提供火砲支援。27日晚些時候,該艦被轉移至戈滕哈芬。它於1941年11月被分配至艦隊新組建的訓練部隊,並在戰爭剩餘的日子裡都隸屬該部隊。從1942年6月至11月,艦隻在威廉港完成徹底檢修,然後於11月7日返回戈滕哈芬。雷德爾在返回戈滕哈芬的旅程中再次登艦;這也是他在辭職之前最後一次視察軍艦。[22]
在1942年大修後的海試期間,恩登號的航速僅能達到26.9節(49.8公里每小時),顯著低於其原始最高速度。在那時,艦隻已經服役了16年,卻保留了原有的發動機。儘管需要更換發動機,但戰爭形勢卻使得相關工作無法開展,恩登號只得繼續堅持服役。恩登號平安無事的度過了1943年,但它的防空武器於這年得到加強,其中包括安裝了105公釐(4.1英寸)砲和兩門40公釐(1.6英寸)博福斯砲。1944年底,艦隻參加了在斯卡格拉克海峽的兩次布雷行動,第一次是在9月19-21日,第二次是在10月5-6日。由於盟軍對布雷行動的空襲頻率越來越高,相關行動至10月下旬被全部取消。在這年剩餘的時間裡,它在波羅的海的護航船隊中占據了一席之地。1944年11月1日,恩登號曾協助擱淺的巡洋艦科隆號鬆脫。恩登號自己則於12月9日在奧斯陸峽灣擱淺,但得以在次日重新浮起。它於12月23日離開奧斯陸,前往柯尼斯堡進行維修,並於兩天後抵達。[22][23]
進入希肖工廠的旱塢後,恩登號的武器遭到移除,維修工作以悠閒的速度展開。1945年1月,當蘇聯軍隊進軍這座城市時,它仍在那裡等待維修完成。1月23日,海軍總司令部指示該市的所有海軍部隊撤離。恩登號遂重新安裝了武器,並接載保羅·馮·興登堡及其妻子的遺體上艦,這些遺體是為了防止落入前進的蘇聯軍隊之手而被挖掘出來的。在數艘破冰船的拖曳下,恩登號將遺體運送至皮勞,然後轉移至客輪普勒托利亞號。在皮勞,恩登號的發動機恢復了正常運作,但僅有其中一幅螺旋槳可供使用。然後,艦隻以最快的速度向基爾駛去,至2月6日抵達。在那裡,它進入德意志船廠的旱塢進行維修。[23][24]
在德意志船廠期間,恩登號遭到了持續不斷的空襲。3月11日的一次空襲中,燃燒彈點燃了艦隻的前甲板和左舷魚雷發射器。4月3日的另一次襲擊則命中了艦隻的前部煙囪,並將之摧毀。4月9日至10日夜間,盟軍的一次轟炸行動對駐泊在基爾的軍艦造成了嚴重破壞;重巡洋艦希佩爾將軍號和舍爾將軍號都被砲彈摧毀,恩登號也因艦艉附近的一次近距脫靶而輕微受損。此外,4月13日還造成了更為嚴重的破壞,以至於它於翌日清晨便被拖曳至海肯多夫灣。恩登號已有15度的左傾,但船員們設法將艦體密封,阻擋了進水。為了防止沉沒,它被拖至淺灘中擱淺,並於1945年4月26日退役。而為了防止它被前進中的盟軍俘虜,其船員於5月3日,即二戰歐洲戰事結束的前幾天,用炸藥炸毀了艦隻。其殘骸於接下來的五年中在原地拆解報廢。[23][24]其艦艏飾則被保留了下來,如今陳列於慕尼黑的德意志博物館內[25]。
注釋
[編輯]- ^ Treaty of Versailles Part V, Section II: Naval Clauses, Articles 181 and 190
- ^ 2.0 2.1 Gardiner & Chesneau,第229頁.
-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Gröner,第118頁.
- ^ O'Brien,第112頁.
- ^ 5.0 5.1 Paloczi-Horvath,第73頁.
- ^ Koop & Schmolke,第51頁.
- ^ Paloczi-Horvath,第71, 73頁.
- ^ Friedman,第143頁.
- ^ Campbell,第243頁.
- ^ 10.0 10.1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55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54–55頁.
- ^ 12.0 12.1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54–56頁.
- ^ 13.0 13.1 13.2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54, 56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54, 56–57頁.
- ^ Rohwer,第2–3頁.
- ^ 16.0 16.1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57頁.
- ^ Koop & Schmolke,第44–45頁.
- ^ 18.0 18.1 Koop & Schmolke,第45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57–58頁.
- ^ Rohwer,第102–103頁.
- ^ Rohwer,第99頁.
- ^ 22.0 22.1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58頁.
- ^ 23.0 23.1 23.2 Koop & Schmolke,第46頁.
- ^ 24.0 24.1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58–59頁.
- ^ Gröner,第119頁.
參考資料
[編輯]- Campbell, John. Naval Weapons of World War II. London: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85. ISBN 0-87021-459-4.
- Friedman, Norman. Naval Weapons of World War I.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11. ISBN 978-1-84832-100-7.
- Gardiner, Robert; Chesneau, Roger. Conway's All the World's Fighting Ships, 1922–1946.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0. ISBN 0-87021-913-8.
- Gröner, Erich. German Warships: 1815–1945.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0. ISBN 0-87021-790-9.
- Hildebrand, Hans H.; Röhr, Albert & Steinmetz, Hans-Otto. Die Deutschen Kriegsschiffe (Band 3). Ratingen: Mundus Verlag. 1993. ISBN 3-7822-0211-2.
- Koop, Gerhard; Schmolke, Klaus-Peter. German Light Cruisers of World War II: Warships of the Kriegsmarine. Barnsley: Seaforth Publishing. 2014. ISBN 9781848321946.
- O'Brien, Phillips Payson. Technology and Naval Combat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and Beyond. London: Frank Cass. 2001. ISBN 978-0-7146-5125-5.
- Paloczi-Horvath, George. The German Navy from Versailles to Hitler. McLean, David and Preston, Antony (編). Warship 1997–1998. London: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97. ISBN 0-85177-722-8.
- Rohwer, Jürgen. Chronology of the War at Sea, 1939–1945: The Naval History of World War Two. Annapolis: US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05. ISBN 1-59114-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