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領魯爾
戰間期 |
二戰導火線 |
---|
佔領魯爾(德語:Ruhrbesetzung)是指法國與比利時軍隊於1923年至1925年間對於魯爾區的軍事佔領。
法國-比利時聯軍於1923年佔領魏瑪共和國高度工業化的魯爾河谷,以應對德國當局對第一次世界大戰凡爾賽條約中戰爭賠款的不給付。法比兩軍在英美國際壓力下不得不撤軍,並簽訂道斯計劃,使德國免於給付絕大部分的戰爭賠款,讓法國在重建和解決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對法國北部的大規模工業掠奪與毀滅上,顯得更為無力。
背景
[編輯]在一戰結束後不久,魯爾區曾於1918年至1919年間在協約國軍隊占領萊茵蘭期間一同遭到占領。依據戰後協約國與德國簽訂的《凡爾賽和約》,德國要對戰爭造成的破壞負責,並且需要向多個協約國成員賠款,其中以給法國的賠款為主。賠款委員會一開始將賠款總額確定為2260億馬克,而後又於1921年將總額削減至1320億馬克[1]。儘管賠款總額已大量削減,德國所要背負的債務仍然十分龐大。由於部分賠款是以工業原材料的形式進行抵償,德國工廠由此也不能運作,整體經濟也受此所累,償還賠款的能力也進一步受到了影響。
到1922年末,德國未能及時還款的情況變得越來越頻繁。賠款委員會內部也產生分歧,法國與比利時代表要求以占領魯爾區來脅迫德國還款,而英國則要求降低賠款總額[2]。1922年12月,隨著德國未能兌現當時所應賠付的木材,賠款委員會宣布德國違約。1923年1月,法國與比利時的軍隊占領魯爾[2]。法國特別惱火的原因在於之前已讓德國對自己還款能力的評估基礎作出下調,但德國仍無法兌現[2]。
協約國一方認為,此時的德國總理威廉·卡爾·約瑟夫·古諾是有意決定不還款,其目的是來試探協約國對於執行條約的決心[2]。矛盾在德國未能於1923年1月初償還煤礦後進一步升級,此些煤礦在三年前即應償還[2]。法國總理雷蒙·普恩加萊發出占領魯爾的命令也是相當勉強,他是在英國拒絕他提議對德執行非軍事制裁後才採取這一措施[2]。1922年,對於德國未能還款倍感失望的普恩加萊曾希望英法兩國聯合對德國進行制裁,並反對進行軍事行動。然而到了1922年12月,他所得到的是英美德三國對提案的反對,並坐視能依據《凡爾賽條約》索賠的現金賠款和用於本國鋼鐵生產的煤礦白白溜走。普恩加萊對於英國的態度大感惱火,在寫給法國駐英大使的信中,他如此寫道:
這些實誠到瞎了眼的英國人還是在推己及人。他們總是認為德國不遵守在《凡爾賽條約》中所做的承諾是因為(德國人)並不是心甘情願地接受它。……而我們則相信如果沒有為履行和約付出過一絲努力的德國總是在試著擺脫她的義務,那就是因為她直到現在也沒有承認被打敗。……我們可以確定的另外一點是德國這個國家只有在必要的衝擊下才會服服帖帖的遵守諾言。[3]:140
普恩加萊1923年1月11日做出占領魯爾的決定來榨取法國應得的賠款,占領魯爾所要解決的真正問題並不是德國未能按時還款,而是要去維護《凡爾賽條約》的神聖性[2]。普恩加萊常向英國人重申這一觀點:任由德國人違背《凡爾賽條約》中的賠償條款,會造成德國人以此作為先例去破壞條約的其他部分[2]。而最終,一旦《凡爾賽條約》中困束德國的枷鎖被摧毀了,德國將不可避免地將世界引向另一場大戰中[2]。
在普恩加萊的授意下,阿方斯·卡隆所率領的第32步兵軍在讓-瑪麗·德古特的監督下執行對魯爾區的軍事行動[4]:165。法國占領這個德國的煤鐵中心的意圖則眾說紛紜,有可能只是為了錢,也可能是由於馬克經過通貨膨脹後到1922年底已形同廢紙,法國需要得到實物賠償。法國富有鐵礦,而德國則盛產煤。當這兩種資源相得益彰時,每個國家都會想要免費得到其短缺的資源。在法國做出占領魯爾的決定後[5]:28,協約國方面組建了廠礦監控特派團[5]:42來確保德國能夠償還煤[5]:51。
消極抵抗
[編輯]法國的占領行動所迎來的是德國成規模的消極抵抗。在事件中,大約有130名德國平民被法國占領軍殺害,其中包括參與抗議罷免德國官員等活動的平民。[6][7] 1923年重創德國經濟的通貨膨脹有可能是德國為魯爾區的消極抵抗而發起的。[2]德國有可能在1921年11月賠款過程開始之前即已做好通貨膨脹的準備。[8]:38面對著崩潰的經濟以及居高不下的失業率和通貨膨脹率,1923年9月上台的由古斯塔夫·施特雷澤曼領導的聯合政府最終叫停了罷工並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儘管如此,此時還是發生了一些起針對威瑪德國的未遂政變,其中包括啤酒館暴動。1923年10月,亞琛的分離主義分子更是宣布成立萊茵共和國。
儘管法國確實自占領行動中獲取了利益,但德國還是通過其消極抵抗以及被通貨膨脹重創的經濟博得了世界的同情。此時由於法郎的幣值也在下跌,法國經濟非常容易受到來自英美的壓力。在英美兩國金融力量的壓力下,法國最終被迫於1924年4月接受道斯計劃,暫時下調德國賠款份額。[2]依據道斯計劃,德國1924年僅需賠付10億馬克,在之後三年中賠款數量逐漸增加,直到第五年開始賠付25億馬克。
對於德國的同情
[編輯]由於基於《凡爾賽條約》占領行動技術上是合法的,國際聯盟沒有對其採取任何行動。但其還是引起了國際社會對於德國的同情。[9]:142由於同樣面對著經濟問題,法國最終接受了道斯計劃並於1924年7月至8月間自魯爾區撤軍。最後一支法國占領軍是在1924年8月25日自杜塞道夫與杜伊斯堡撤出的。一些研究者認為占領魯爾還是帶來了一定的好處,並且德國自1922年開始而在占領魯爾後愈演愈烈的通貨膨脹以及1924年法郎由於法國的金融政策及賠款流失而發生的幣值暴跌也與占領行為無關。在占領行動後,該地區還獲得了9億金馬克的利潤。[10]:26, 35
普恩加萊
[編輯]儘管對於英國的態度有怨言,普恩加萊仍是非常想保持英法間的協約關係,因而他在目標上也進行了一些妥協。他採取占領行動的主要目的是從德國獲取賠款。但是他強硬的作風以及獨裁主義的性格還是導致了他在外交上的失敗。[11]
英國的態度
[編輯]在德國1922年7月12日提出暫停賠款時,普恩加萊所領導的法國政府與大衛·勞合·喬治所領導的英國聯合政府的關係驟然緊張起來。英國工黨此時要求保證和平並宣稱勞合·喬治是麻煩製造者。他們認為德國是戰後的受難者,並且認為法國時刻意欲復仇,將其視為對於歐洲和平的主要威脅。英法兩國的緊張局勢在1923年初舉行的巴黎會議上到達了高峰,此時勞合·喬治內閣已經被保守黨內閣取代。工黨認為法國1923年進行的占領是帝國主義行為並一直反對它。當普恩加萊最終接受道斯計劃時,工黨認為得到了勝利。[12]
事後影響
[編輯]道斯計劃
[編輯]關於道斯計劃執行問題的倫敦會議於1924年7月召開。[2]工黨籍首相拉姆齊·麥克唐納認為德國此時已經不可能償付賠款。他向法國總理愛德華·赫里歐成功施壓,使其對德國做出一系列讓步。[2]一位英國外交官這樣評論道:「倫敦會議中的法國人就如同目睹各各他那幕的路人一般,他們就這樣看著赫里歐一條條地放棄法國從賠款委員會那裡得到的寶貴特權——對於德國違約進行制裁的權利、對於魯爾經濟利益的擷取、法比兩國對於鐵路的管理權以及一年裡對於魯爾的軍事占領。」[2]由此,德國首次基於自身利益對《凡爾賽條約》進行了修訂。
對於德國政界的影響
[編輯]法國的占領行為加速了德國政界右翼力量的形成。在戰後一度失去方向的保守主義者於1922年組建了「德國愛國主義社團聯合會」(德語:Vereinigten Vaterländischen Verbände Deutschlands,簡稱VVVD),以形成右翼勢力的統一戰線。在德國國內抵製法國侵入魯爾的氛圍中,VVVD也達到了其力量的頂峰。他們主張不妥協的君主主義,社團主義並抵制《凡爾賽條約》中對德國的處置。然而其仍是欠缺內部團結以及活動經費,所以最終未能團結右翼力量,並於20年代後期漸漸消失。此時,納粹黨正悄然崛起。[13]
參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Guinnane, T. W. Vergangenheitsbewältigung: the 1953 London Debt Agreement (PDF). Center Discussion Paper no. 880. Economic Growth Center, Yale University. 2004 [2008-12-0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09-18) (英語).
-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Marks, S. The myths of reparations (PDF). Central European History. 1978, 11 (03): 231–255 [2016-08-2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11-11) (英語).
- ^ Schwarzschild, L. World in Trance. London: Hamish Hamilton. 1943 (英語).
- ^ Mordacq, H. Die deutsche Mentalitat. Funf Jahre B. am Rhein (德語).
- ^ 5.0 5.1 5.2 Fischer, C. The Ruhr Crisis, 1923–1924.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ISBN 9780198208006 (英語).
- ^ TWENTY GERMANS KILLED IN RUHR CLASH. Anaconda Standard. 1923-02-10 [2016-08-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英語).
Twenty Germans were said to have been killed and several French soldiers wounded when a mob at Rapoch attempted to prevent the expulsion of one hundred officials. Picture shows French guard being doubled outside the station at Bochum following a collision between German mob and the French.
- ^ Three Germans killed in Ruhr by French sentries. Hannover Evening Sun. 1923-03-15 [2016-08-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英語).
- ^ Fergusson, A. When Money Dies: The Nightmare of Deficit Spending, Devaluation, and Hyperinflation in Weimar Germany. PublicAffairs. 2010. ISBN 1586489941 (英語).
- ^ Walsh, Ben. GCSE Modern World History. John Murray. 1996. ISBN 0719572320 (英語).
- ^ Marks, S. 1918 and After. The Postwar Era. Martel, G. (編). The Origins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Reconsidered revised. London: Routledge. 2002. ISBN 1134714181 (英語).
- ^ Hall, III, H. H. Poincare and Interwar Foreign Policy: 'L'Oublie de la Diplomatie' in Anglo-French Relations, 1922-1924. Proceedings of the Western Society for French History. 1982, 10: 485-494 (英語).
- ^ de Boulois, A. D. Les Travaillistes, la France et la Question Allemande (1922-1924). Revue d'Histoire Diplomatique. 1999, 113 (1): 75-100 (法語).
- ^ Diehl, J. M. Von der" Vaterlandspartei" zur" Nationalen Revolution": Die" Vereinigten Vaterländischen Verbände Deutschlands (VVVD)" 1922-1932 (PDF). Vierteljahrshefte für Zeitgeschichte. 1985, 33 (4. H): 617-639 [2016-08-23]. JSTOR 3019648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05-17) (德語).
延伸閱讀
[編輯]- O'Riordan, E. British Policy and the Ruhr Crisis 1922–24. Diplomacy and Statecraft. 2004, 15 (2): 221–251. doi:10.1080/09592290490448807 (英語).
- O'Riordan, E. Britain and the Ruhr Crisis. Studies in Military and Strategic History. Springer. 2001. ISBN 0230599001 (英語).
- Jeannesson, S. Poincaré, la France et la Ruhr, 1922-1924: histoire d'une occupation. Collection Les Mondes Germanique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Strasbourg. 1998. ISBN 2868206891 (法語).
- Ruck, M. Die freien Gewerkschaften im Ruhrkampf 1923. Bund-Verlag. 1986. ISBN 3766308661 (德語).
- Müller, B. Passiver Widerstand im Ruhrkampf: eine Fallstudie zur gewaltlosen zwischenstaatlichen Konfliktaustragung und ihren Erfolgsbedingungen. Studien zur Gewaltfreiheit. Lit. 1995. ISBN 3825826759 (德語).
- Schroeder, H.; Krüger, G. Das "Unternehmen Wesel" im Ruhrkampf von 1923. Rekonstruktion eines misslungenen Anschlags auf den Frieden. Realschule und Ruhrkampf. Beiträge zur Stadtgeschichte des 19. und 20. Jahrhunderts. Studien und Quellen zur Geschichte von Wesel. Wesel. 2002: 90–150 (德語).
- Krumeich, G.; Schröder, J. (編). Der Schatten des Weltkriegs: Die Ruhrbesetzung 1923. Düsseldorfer Schriften zur neueren Landesgeschichte und zur Geschichte Nordrhein-Westfalens. Klartext-Verlag. 2004. ISBN 3898612511 (德語).
- Krüger, Gerd. "Aktiver" und passiver Widerstand im Ruhrkampf 1923. Kronenbitter, G.; Pöhlmann, Markus; Walter, D. (編). Besatzung: Funktion und Gestalt militärischer Fremdherrschaft von der Antike bis zum 20. Jahrhundert. Krieg in der Geschichte. Schöningh. 2006: 119–130. ISBN 3506717367 (德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