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南江齒蟾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南江齒蟾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兩棲綱 Amphibia
目: 無尾目 Anura
科: 角蟾科 Megophryidae
屬: 齒蟾屬 Oreolalax
種:
南江齒蟾 O. nanjiangensis
二名法
Oreolalax nanjiangensis
(Fei & Ye, 1999)

南江齒蟾(學名:Oreolalax nanjiangensis),一種分布於中國西部地區的兩棲動物,隸屬於角蟾科齒蟾屬模式產地四川省南江縣光霧山。[2][3]種加詞nanjiangensis」意為「四川省南江縣的」。

形態特徵[編輯]

成年雄蟾體長53~60毫米,雌蟾體長53~58毫米。背麵皮膚粗糙,黃褐色,疣粒部位有黑褐色圓斑;腹面光滑,暗黃褐色。第31–36期蝌蚪全長74毫米,頭體長28毫米左右,尾長為頭體長的164%;體背面灰棕色,體尾均無斑。[3]

保護[編輯]

本種於2023年被收錄入《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4]

參考文獻[編輯]

  1. ^ IUCN SSC Amphibian Specialist Group. Oreolalax nanjiangensi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20: e.T57595A63861955. [2021-12-11]. 
  2. ^ 費梁; 葉昌媛; 李成. 大巴山区锄足蟾科齿蟾属一新种——南江齿蟾的描述(两栖纲:无尾目)[J]. 動物分類學報. 1999, 24 (1): 107–112 [2021-12-11]. 
  3. ^ 3.0 3.1 吳雲鶴. 南江齿蟾. 中國兩棲類. [2021-1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11). 
  4. ^ 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 2023-06-26 [2023-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