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北海道大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北海道大學
Hokkaido University
ほっかいどうだいがく
北海道大學校徽
北海道大學校徽
創辦時間1876年
明治九年
JIS代碼日語大学・高等専門学校コード0001
學校類型國立大學
校長名和豊春
職工人數4,004
學生人數18,362[1]
大學部人數11,935 (2017年)
研究生人數3,598 (2017年)
博士生人數2,279 (2017年)
校址060-0808
 日本北海道札幌市北區北8條西5丁目
43°42′9″N 141°20′27″E / 43.70250°N 141.34083°E / 43.70250; 141.34083
校區札幌校區(北海道札幌市北區)
函館校區(北海道函館市港町)
暱稱北大、海大
電話號碼+81-011-716-2111
網站www.hokudai.ac.jp
位置
地圖

北海道大學(日語:北海道大学ほっかいどうだいがく Hokkaidō daigaku英語譯名:Hokkaido University),簡稱北大ほくだい;Hokudai),是一所位於日本北海道國立研究型綜合大學。學校起源於1876年的札幌農學校,前身是1918年建立的舊制帝國大學北海道帝國大學。共有15000名學生和4500名教職員工在這裡從事教育研究。

知名校友包括前國際聯盟副理事長新渡戶稻造諾貝爾化學獎得主2名,若干羅伯·柯霍獎得主、芥川獎作家以及臺大校長羅宗洛等逾百名大學校長。

歷史沿革[編輯]

2009年9月的北海道大學
北大秘書處
北大古河記念講堂
北大博物館
札幌校區

1872年(明治5年),東京增上寺內設置開拓使臨時學校。1875年,改名札幌學校

1876年(明治9年)為開發北海道而改名為札幌農學校,成為北海道大學前身,是日本第一所頒授學士學位的大學、第一所以英語為主要教學語言的學校。聘任美國教育家、御雇外國人威廉·史密斯·克拉克為教官。當時名義上的首任校長為開拓少判官札幌本廳處理上局事務的調所廣丈,實質的負責人為克拉克博士。1878年,演武場(現為札幌市時計台)落成。

1907年,該校改名為東北帝國大學農科分校,並附設預科。1918年(大正7年)成為第5所帝國大學——北海道帝國大學農科大學。1919年設立醫學部,1924年設立工學部,1930年(昭和5年)設立理學部。

二戰結束後,改制為新型大學。1947年(昭和22年)4月設立法文學部,10月改名北海道大學。1949年學制改革後成為新型大學,設立法文、教育、理、醫、工、農、水產等學部。

1950年,法文學部分為文學部與法經學部。1952年,農學部獸醫學科升級為獸醫學部。1953年,法經學部分為法學部與經濟學部。

1965年,設立藥學部1967年,設立齒學部。

2004年,將醫療技術短期大學部升級為醫學部保健學科,並根據《國立大學法人法》,成為國立大學法人

文化傳統[編輯]

札幌農學校首任校長為威廉·史密斯·克拉克博士。克拉克曾任美國麻薩諸塞州農科大學校長。克拉克在返美途中經過札幌附近的島松時,騎在馬上,對送別的師生們大聲說了一句話:「青年們,要胸懷大志」(少年よ、大志を抱けBoys, be ambitious)。從此,這句話就成了北海道大學的校訓流傳至今。

1952年,東京大學校長矢內原忠雄這樣評價:

大花延齡草日語オオバナノエンレイソウ是北大校花,也是校徽的主要圖案。

校區分布[編輯]

北海道大學的面積廣達660平方公里,位居日本第一,也是排名第二的東京大學的兩倍大[2]札幌主校區號稱「榆樹的森林」,面積177萬平方米,設有12個學部和15個研究生院。

札幌校區[編輯]

位於札幌市中心的北大主校區,占地約為177萬平方公尺,除位於函館的水產學部外的所有學部,研究所和研究中心都設在這裡。僅僅學生食堂就有10處以上,相當於一條小街的規模。校園的主要大道為一條長1500公尺的南北向大道。各個學部分布在其左右。校園的東側緊靠著札幌火車站,也靠近札幌地鐵的12條站和18條站。隨著札幌市的擴展,北大也漸漸成為市中心交通阻塞的影響因素。

北大校園內最著名的景觀就是白楊林蔭大道,位於理學部與工學部之間靠近實驗農場附近,長約300米。2004年9月的颱風襲擊中,具有上百年樹齡的白楊樹遭到了很大的破壞。1999年起,校園中部的舊理學館大樓改建為北海道大學綜合博物館。位於校園北區的重要文化遺產札幌農學校第二農場,是根據克拉克博士的構想而建立的模範家畜飼育場,多為明治時期的建築物。在靠近學校正門正門的中央草坪附近立有克拉克博士的胸像,是來北大參觀的遊客經常留影的地方。主校園的南面由北海道大學植物園,與主校區相距幾千公尺,是札幌市中心最大的綠化地帶。

函館校區[編輯]

位於函館市區。由水產學部和水產科學研究所組成。前身為札幌農學校水產學科,1935年改名為函館高等水產學校獨立於北大,1949年隨著新制大學制度的施行,併入北海道大學,與農學部水產學科合併為現在的水產學部。

其他[編輯]

北海道內設有有珠火山觀測所,厚岸臨海實驗所,靜內研究牧場,生物生產研究農場余市果樹園,洞爺臨湖實驗所,各研究林等的20處設施。

在北海道外,也擁有和歌山縣古座川町429萬平方公尺的研究林。

校內所有設施總計建築面積約660平方公里。

學術研究[編輯]

大學排名
河合塾全國排名[3]一般性 9
湯森路透全國排名[4]研究 7
周刊每日全國排名[5]就業率 49
GBUDU全國排名[6]選擇性 SA
QS亞洲排名[7]一般性 20
ARWU亞洲排名[8]研究 19-26
QS世界排名[9]一般性 122 (2018)
ARWU世界排名[8]研究 151-200

它是日本最好的大學之一,全球排名在200位以內。

組織結構[編輯]

學部、研究科及研究院
  • 文學部・文學研究科
  • 法學部・法學研究科
  • 經濟學部・經濟學研究科
  • 醫學部・醫學研究科
  • 牙醫學部牙醫學研究科
  • 工學部・工學研究科
  • 獸醫學部・獸醫學研究科
  • 教育學部・教育學院・教育學研究院
  • 水產學部・水產科學院・水產科學研究院
  • 理學部・理學院・理學研究院
  • 農學部・農學院・農學研究院
  • 藥學部・藥學研究院
不設本科的研究生院
  • 國際傳媒與觀光研究生院(國際傳播媒體研究科,2007年4月增設觀光研究所,改組為國際傳播媒體・觀光學院)
  • 信息科學研究生院・資訊科學研究科
  • 環境科學院・地球環境科學研究院
  • 生命科學院・先端生命科學研究院
另有各個研究所(研究組織、機構),如低溫科學研究所、電子科學研究所、斯拉夫研究中心、觸媒化學研究中心、北方生物圈領域科學中心、防災科學研究所・長岡雪冰防災研究所、觀光學高等研究中心、外語教育中心、媒體・溝通研究院、社會科學實驗研究中心等等。

知名人物[編輯]

教職員[編輯]

校友[編輯]

科學家[編輯]

政治家[編輯]

企業家[編輯]

學者[編輯]

留學生[編輯]

文學家[編輯]

其他[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北海道大學概要. [2017-05-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09). 
  2. ^ 日本大学占地面积排名 北海道大学第一 -- RecordJapan. [2013-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21). 
  3. ^ Kawai 30 Top Japanese Universities. Kawaijuku. 2001 [2011-04-29]. 
  4. ^ Thomson Reuters 20 Top research institutions in Japan. Thomson Reuters. 2011 [2011-04-29].  (this raking includes 5 non-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5. ^ Employment rate in 400 major companies rankings. Weekly Economist. 2011 [2011-04-29] (日語). 
  6. ^ GBUDU University Rankings. YELL books. 2009 [2011-04-29] (日語). 
  7. ^ QS Asian University Rankings. QS Quacquarelli Symonds Limited. 2021 [2017-09-24]. 
  8. ^ 8.0 8.1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2020 [2017-09-24]. 
  9. ^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QS Quacquarelli Symonds Limited. 2021 [2017-09-24].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