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力量梯度損失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力量梯度損失(英語:Loss of Strength Gradient,LSG)是肯尼思·博爾丁在其1962年出版的《衝突與防禦:一般理論》(Conflict and Defense: A General Theory書中提出的軍事概念。他認為,一個國家可以在世界上一個地方發揮的軍事力量取決於地理距離。力量梯度損失形象地表明,攻擊目標離得越遠,可用的軍力就越小。它還顯示了如何通過前鋒位置來減輕這種力量損失。[1]

重要性降低

[編輯]

博爾丁還認為,由於交通便利以及戰略空中和飛彈力量的崛起,力量梯度損失在現代戰爭中的重要性降低了。他聲稱20世紀的「軍事革命英語military revolution」使得「各種有組織的暴力,特別是有組織的武裝部隊的運輸成本大幅降低」,以及「致命砲彈射程的巨大增加」。[2]

但另一方面,另一位學者認為,力量梯度損失仍是重要的,就算這一概念的重要性有所降低,也只是暫時的,因為運輸變得容易並非永久的變化,空中力量也不會永久取代前線部署地面部隊的需要。[3]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Kenneth E. Boulding. Conflict and Defense: A General Theory需要免費註冊. New York: Harper. 1962: 262. 
  2. ^ Kenneth E. Boulding. The Meaning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e Great Transition.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1964: 87. 
  3. ^ Webb, Kieran. The Continued Importance of Geographic Distance and Boulding's Loss of Strength Gradient. Comparative Strategy. 2007, 26 (4): 295–310. S2CID 153451707. doi:10.1080/01495930701598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