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內藏寮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內藏寮(日語:内蔵寮くらりょう)是日本律令制中隸屬於中務省律令機構。和訓是「うちのくらのつかさ」,即「內藏之司」,唐名是「倉部」。另外近代戰前的宮內省也設有同名機構。

律令制的內藏寮[編輯]

內藏寮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律令時代之前的三藏——大藏、內藏、齋藏日語斎蔵之一的內藏。據說內藏可以追溯到履中天皇時代,是管理日本皇室財寶的倉庫,在進入律令時代後,仍作為中務省的下轄機構而存在。

內藏寮的職責是管理皇室財產,包括絲綢等,收入主要是每年從大藏省交付。它還管理著各地貢品,以及通過對外貿易採購的貨物,並且被認為還控制著官方貿易。此外,內藏寮還經營官方作坊製造裝飾品,在這一部分職責與大藏省下屬的內匠寮日語内匠寮重疊。內藏寮中保管的公款和物品的支出,一般需要通過太政官符等手續,但如果天皇認為有必要,可以通過內侍或藏人直接發布採購或支出金錢和貨物的聖旨 。另外,鑰匙的管理與諸官廳的倉庫不同,主鑰可以直接向內裏申請開鎖鑰匙,無需經過監物[1]

正因如此,內藏寮非常重要,甚至在律令體制名存實亡後,它仍在藏人所管轄下繼續運作,特別是在節日、宴會,天皇送給各王、朝臣的禮物,都是從內藏中取出。而傳統上由內膳司日語内膳司大膳職日語大膳職負責的宴會膳食有時會由內藏寮負責採購 。此外,除了由神祇官諸陵寮日語諸陵寮負責準備的各神社和山陵的供品外,內藏寮也會準備天皇個人名義的供品[1],這些措施被認為是天皇有意建構他與皇室、貴族、神祗的個人關係。

然而,隨著內藏寮的功能擴大,僅靠大藏省送來的物品和通過臨時國內外貿易採購的物品已經無法支付費用了。因此,在《延喜式》中,規定從大藏省以外的其他政府機關(織部司日語織部司圖書寮、內匠寮、兵庫寮日語兵庫寮等)提供「諸司年料供進」,以及各個令制國提供的「諸國年料供進」,擴大內藏寮的收入。[1]

隨著律令制度的衰落,朝廷逐漸成為皇室的家政機構,內藏寮的主管內藏頭慣例上由曾任藏人頭、近衛中將、少將殿上人擔任,此外也有內藏頭兼任的案例。院政時代,這一職位轉向由有財力的受領日語受領擔任,室町時代初期開始,內藏頭成為山科家的世襲職位。

職員[編輯]

  • 大・少主鑰 鑰匙管理,延曆18年(799年)廢除
  • 藏部 管理倉庫出納 
  • 價長 物價調査
  • 典革(正八位上相當) 監督革製品染色,下轄伴部日語伴部品部--狛部・狛戶,大同元年(806年)自大藏省移管,之後廢除
    • 狛部、狛戶 負責革製品染色的伴部與品部
  • 典履(正八位上) 監督革製品製造
    • 百濟手部、百濟戶 負責製造革製品的伴部與品部
  • 雜色作手

近代的內藏寮[編輯]

1868年由於明治維新開始,內藏寮隨之廢除,但是後續由於伊藤博文推動「宮中與政府分離」,內藏寮於1884年作為掌管宮中會計的機構復活,置於宮內省之下,並存續至1947年,隨宮內省廢除而再次廢除。今日內藏寮的職責由宮內廳長官官房日語宮内庁長官官房負責。

參考資料[編輯]

  1. ^ 1.0 1.1 1.2 古尾谷知浩『律令國家と天皇家産機構』(塙書房、2006年)

相關項目[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