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上海日本居留民團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上海日本居留民團為20世紀上半葉旅居上海日本僑民的自治團體,兼有立法權行政權,於1907年9月1日根據《居留民團法》(1905年3月7日大日本帝國政府頒布)成立。

根據《居留民團法》規定,居留於上海公共租界上海法租界,以及租界界線2英里範圍以內地域(包括浦東)的日本僑民,組成上海日本居留民團。因此,上海日本居留民團的行政管轄權及於上海三個行政區域內的所有日本僑民。

由居留民選舉產生居留民會,再由居留民會選舉產生居留民團行政委員會,負責居留民團的日常行政事務。

上海日本居留民團的大部分預算用於開設日僑學校,最著名者為位於北四川路北端的日本人尋常高等小學校。1920年代,又陸續增設了平涼路東部日本尋常小學校、靶子路(武進路)中部日本尋常小學校和膠州路西部日本尋常小學校。到1943年,上海日本居留民團一共興辦了18所學校,招收15000名學生。此外,上海日本居留民團還需要管理日本義勇隊、墓地等。

旅居上海的日僑,大部分聚居在公共租界北區的吳淞路,以及越界築路區域的北四川路北段一帶。因此,上海居留民團的地址,雖然曾多次遷址,但始終位於該區。最初設於武昌路東本願寺別院,1914年遷至文監師路(今塘沽路309號浦江電錶廠)。1932年12月,遷至崑山路128號。1941年4月,再遷至福生路(今羅浮路)2號。

上海日本居留民團的基層組織是町內會。到1931年,町內會已經有56個。

上海日本居留民團參與配合了1932年和1937年在上海爆發的兩次中日戰爭(一二八事變八一三事變)。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抵制日貨運動在中國各地興起,許多日本企業破產。上海日本居留民團召開會議,通過「嚴懲不道的支那」決議。1932年1月18日日僧事件發生後,數千日僑聚集在在文監師路上海日本居留民團門前,舉行抗議活動,要求中國政府道歉並懲辦兇手、賠償損失,要求日本政府增派軍隊、保護僑民、消滅抗日運動。會後,1200多日本人沿北四川路北上,示威遊行,搗毀華人商店和車輛。1月20日凌晨2時,浪人團體「上海青年同志會」成員前往三友實業社放火,引發混戰[1],上海公共租界宣布戒嚴。1月28日一二八事變爆發後,日僑組織義勇後援會,協助構築工事、派遣擔架隊、搜捕反日人士等活動。當時日本駐上海的特務機關長田中隆吉在戰後審訊的時候,承認日僧事件是他和特務川島芳子等人派打手冒充三友實業社工人造成的。[2]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東京朝日新聞》1932年1月21日夕刊
  2. ^ 难忘的抗战声音 时评篇:全国同胞只有一条路. 環球網. [2021-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07). 
  • (中文)《上海掌故辞典》.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1999)ISBN 7-5326-0513-2G.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