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沟通与论述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维基百科之编辑者,不可避免会与其他用户沟通,以便共同协作。然而沟通并非易事,并非发表自身观点即为沟通。为达至有效沟通,首先应知晓不应如何发表言论,也应知悉论述与沟通的关系与差异。

应避免的沟通方式

[编辑]

用语应清晰、缩写应少用

[编辑]

SICEDIANSCITEPRJNS的PAGE时,常会使用缩写的SHORT来表示,像是“BEAN”、“NFCC”,可以算是WP上的一种JARGON。虽然打这些JARGON可以花较少的时间,也可以快速RPAGE和SECTION;但是在与EDIANSIPCOMMU时,掺杂这些ABBR只会让他人不易理解,甚至最后形成PNTALK

翻译:维基人引用维基计划空间的页面时,常会使用缩写的捷径来表示,像是“WP:BEAN”、“WP:NFCC”,可以算是维基百科上的一种行话。虽然打这些行话可以花较少的时间,也可以快速连向指定页面和章节;但是在与他人沟通时,掺杂这些缩写只会让他人不易理解,甚至最后形成无意义的讨论。

避免非必要的行话

[编辑]

虽然讲行话比较有效率,尤其当我们需要大量重复做一些的编辑时(如巡查反破坏),但行话仍然会筛选读者,就算你写行话是出于最佳善意。我们只要在打字时多加注意,就能避免打出行话,进而不伤害新手。如果你什么发言都用缩写,你可能会疏忽了原本该缩写的意思,变成言不及义。

例一:许多编者喜欢用“WP:POINT”来劝阻他人不要忽略流程,但这忽略了该指引页面的原标题意思。原标题的意思是,在遵守流程下试图证明或试验这个流程是不可行的,意即不要为阐释观点而扰乱维基百科
例二:许多编者会用“WP:善意推定”来表示自己是善意的替他人着想,但这其实是与原指引的意思不同。原指引实际上是要编者先假定他人是善意的,而不是善意的去假定他人。该页的名称用字精简,导致很多人受到标题误导,而误解了该指引的意涵。

避免菁英化

[编辑]

新的用户往往会在讨论页、页面存废讨论等页面遇上他人大量使用缩写;为了让社群能包容和引入新人,编者应该尽可能少用行话和缩写,因为这无形中让讨论缩小至只开放给老手,而使讨论“菁英化”。举个例,在页面存废讨论时,有人可能会像下文这种会混淆新人的文句表示应该删除:

(×)删除WP:NORWP:NWP:V。--User:Example2016年5月14日 (六) 07:56 (UTC)[回复]

上述一堆缩写的句子,用下面的表示方式比较好:

(×)删除:该条目为原创研究,且缺乏收录标准;且整个条目几乎没有可供查证的来源,里面的来源都是未发行著作。--User:Example2016年5月14日 (六) 07:56 (UTC)[回复]

这么写除了比较长外,也比较容易理解,并有简单的解释为何违反了方针。也许对你这种老手来说,条目违反方针违反得很明显,但对他人来说可能不是这么简单就能发现。

除了讨论外,有些巡查员在回退时,亦使用对新人难以马上了解的缩写,甚至不给内部连结,例如用“rv cv”表示侵权回退;虽然回退工作很枯燥,但这么写往往就连老手也难以了解,更遑论被回退的编者常常是新人;且在中文维基使用英文缩写对某些人来说很有可能看不懂。

论述与沟通效率

[编辑]

引用维基百科:论述,论述页面的本质是“一位或以上维基人传达其对于维基百科相关事物的见解、建议或意见”,因此论述应视作沟通的工具,但并非沟通本身,亦并非引用论述即完成沟通,不加论证、聆听、辩论则与散播自身观点而扰乱维基百科无异。本章节在于说明何时应该写论述以表达“对维基百科的建议、意见或资讯”,论述本身又是否有实际效益。

何时应写论述

[编辑]

在讨论时应尽可能的少用模糊的缩写,或是行话,如果你觉得总是要打好多字手好酸,那么建议将你常打的内容写为一篇论述,并在讨论需要时引用,这样就可以少打很多字。如果连这样都做不到,那么很遗憾这边是百科全书,不是在写简讯

为何论述又无用

[编辑]

维基百科内大致可分为三类人:

  1. 有对话能力、有好奇心,而且在和他们对话的时候自己也有认知上的收获。
  2. 只会照本宣科、按图索骥,那么问题就在于怎么样让他们相信你说的就是规矩。跟他们讲道理其实没意义。让他们相信你的权威才好。
  3. 不知对话,只知晓宣传自身观点,没有好奇心,但想通过维基百科改变这个世界。这样的人并非一无是处,但这类人士在维基百科内并不能协作,你永远无法说服这些人,永远无法让他们配合你解决任何问题。

对以上三种人撰写、引用论述,对第一种人来说不管论述写得是否巧妙,最终都会传达到然后达成共识;对第二种人和第三种人,不管论述写的是否巧妙,最终都没用。在维基百科社群里论述写得好不好或许根本不重要,最多就是写点指导书,后而照本宣科即可。

相关页面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