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利和我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c/cd/Zh_conversion_icon_m.svg/35px-Zh_conversion_icon_m.svg.png)
![]() | 此条目可参照英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 (2025年1月17日) |
马利和我 Marley & Me | |
---|---|
![]() 台湾上映海报 | |
基本资料 | |
导演 | 大卫·弗兰克 |
监制 |
|
编剧 | 史考特·法兰克[*] 唐·鲁斯 |
剧本 |
|
原著 | 《马利和我》 约翰·格罗根作品 |
主演 | |
配乐 | Theodore Shapiro |
摄影 | Florian Ballhaus |
剪辑 | Mark Livolsi |
制片商 |
|
片长 | 115分钟 |
产地 | 美国 |
语言 | 英语 |
上映及发行 | |
上映日期 |
|
发行商 | 二十世纪福斯 |
预算 | 6000万美元 |
票房 | 2.478亿美元[1] |
前作与续作 | |
续作 | 马利和我2[*] |
《马利和我》(英语:Marley & Me)是一部2008年的美国喜剧剧情片,由大卫·弗兰克执导,斯科特·弗兰克和唐·罗斯编剧,改编自约翰·格罗根于2005年出版的同名回忆录,由欧文·威尔逊和珍妮佛·安妮斯顿主演,扮演拉布拉多犬马利的主人。 马利和我于2008年12月25日在美国和加拿大上映,并以1475万美元的票房收入创下了有史以来耶诞节票房最高纪录。 [2]该影片的后续作品是2011年直接发行录影带的前传《马利和我:小狗岁月》。
剧情
[编辑]新婚夫妻约翰和珍妮·格罗根为了逃离严寒的密歇根冬天,搬到了南佛罗里达。他们各自在互为竞争对手的报社找到记者工作。在《棕榈滩邮报》,珍妮立即获得重要的头版任务,而在《南佛罗里达太阳哨兵报》,约翰则写着讣告和无趣的两段新闻文章。
当约翰察觉到珍妮在考虑当母亲时,他的朋友兼同事塞巴斯蒂安·图尼建议先养一只狗来测试他们是否准备好养育家庭。他们选择了一只黄色的拉布拉多小狗,约翰将牠以歌手鲍勃·马利命名为“马利”。
一年后,小狗马利长成了一只大狗,很快显示出无法管教的一面,迫使约翰和珍妮将牠送到由一位名叫康布鲁特女士主持的犬只服从训练课程。不幸的是,马利拒绝服从指令,当康布鲁特女士吹哨子时,马利冲上去将她扑倒,甚至还对她的腿做出冒犯行为,导致她将马利逐出课堂。当他们试图带马利去做绝育手术时,牠试图从车里逃到繁忙的马路上,差点因此被车撞死。
编辑阿尼·克莱恩向约翰提供了一份每周两次的专栏写作工作,允许他自由选择主题。起初毫无头绪的约翰意识到,马利的荒唐行径或许是专栏的完美主题。阿尼非常喜欢这个想法,而马利在家中不断制造混乱,为约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写作素材。这个专栏深受读者喜爱,最终还帮助报纸的发行量翻了一倍。与此同时,珍妮在怀孕初期流产,让夫妻俩深感悲痛。
珍妮和约翰前往爱尔兰补度蜜月,将马利留在家中,交由一名年轻女子照顾。然而她无法控制马利,导致他们回家后发现房子已经被破坏得一团糟。
不久后,珍妮发现自己再度怀孕了,九个月后顺利生下一个健康的男孩,取名叫帕特里克。随着第二个儿子康纳的到来,珍妮决定成为全职妈妈,而约翰则接下每日专栏的工作,薪水加倍。随着家庭成员的增长,并出于对当地治安问题的担忧,他们搬到了博卡拉顿的一栋更大的房子。在新家中,马利非常喜欢在后院的游泳池里嬉戏。
珍妮显现出产后抑郁的症状,因抚养两个年幼的孩子而感到压力重重,对马利和约翰变得越来越不耐烦和易怒。在珍妮情绪激动地要求约翰为马利找个新家后,塞巴斯蒂安同意暂时照顾马利几天。然而,珍妮很快意识到,马利是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几年后,他们又迎来了一个女儿,取名为科琳。
约翰年满40岁后,看到塞巴斯蒂安被《纽约时报》聘用,心生羡慕,对自己的专栏作家工作逐渐感到不满。在珍妮的支持下,他接受了《费城询问报》的记者职位,全家搬到了宾夕法尼亚州的乡村农场。不久后,约翰意识到自己更擅长写专栏而非做记者,于是向编辑提出了专栏写作的想法。
格罗根一家的生活一片祥和,直到年迈的马利患上了几乎致命的肠道疾病。虽然牠成功康复,但不久后再次发病。由于年事已高,无法进行手术,马利在约翰的陪伴下被安乐死。全家人在自家前院的一棵树下为马利举行了最后的告别,将牠安葬于树下,以示追思。
演员
[编辑]- 欧文·威尔逊 饰 约翰·格罗根
- 珍妮佛·安妮斯顿 饰 珍妮·格罗根
- 埃里克·迪恩 饰 塞巴斯蒂安·汤尼
- 艾伦·阿金 饰 阿尼·克莱恩
- 海莉·哈德森 饰 黛比
- 海莉·贝内特 饰 丽莎
- 凯瑟琳·特纳 饰 康布鲁特女士
- 安·唐德 饰 普拉特医生
- 马利 饰演 狗[3]
- 内森·甘布尔 饰 帕特里克·格罗根(10岁)
- 布莱斯·罗宾逊 饰 帕特里克·格罗根(7岁)
- 迪伦·亨利 饰 帕特里克·格罗根(3岁)
- 芬利·雅各布森 饰 康纳·格罗根(8岁)
- 本·海兰 饰 康纳·格罗根(5岁)
- 露西·梅里厄姆 饰 科琳·格罗根(5岁)
拍摄过程
[编辑]由于电影涵盖了马利14年的一生,因此有22只不同的黄色拉布拉多犬扮演了马利的角色(正如DVD上的特别篇《寻找马利》所揭示的)。
该片在佛罗里达州的西棕榈滩、劳德代尔堡、好莱坞、迈阿密和海豚体育场以及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城和西切斯特等地实地拍摄。爱尔兰蜜月场景是在爱尔兰戈尔韦郡康尼马拉的巴利纳欣奇城堡及其周边拍摄的。
影片的配乐由西奥多·夏皮罗创作,他之前曾与导演弗兰克尔合作拍摄《穿着Prada的恶魔》。他与好莱坞影棚交响乐团在二十世纪福斯公司的纽曼配乐舞台上录制了这首歌曲。 [4]
格罗根的南佛罗里达幽默专栏作家同事戴夫·巴里在庆祝格罗根40岁生日的惊喜派对上客串了一位未具名的嘉宾。 [5]
荣誉
[编辑]年 | 奖 | 类别 | 获奖者和提名者 | 结果 |
---|---|---|---|---|
2009 | BMI 电影电视奖 | BMI 电影音乐奖 | 西奥多·夏皮罗 | 获奖 |
儿童选择奖 | 最喜爱的电影女演员 | 珍妮佛·安妮斯顿 | 提名 | |
青少年选择奖 | 选择电影:兄弟情喜剧 | 《马利与我》 | 获奖 | |
最佳喜剧类电影女演员 | 珍妮佛·安妮斯顿 | 提名 | ||
选择电影 Liplock | 欧文·威尔逊与马利 | 提名 |
参考资料
[编辑]- ^ Marley & Me (2008). The Numbers. [April 16, 2014].
- ^ 'Marley & Me' sets Christmas Day record. Today.com. Associated Press. 25 December 2008 [7 January 2014].
- ^ It's Entertainment: Dogs in films that we have loved. The Times of India. 18 July 2014.
- ^ Goldwasser, Dan. Theodore Shapiro scores 'Marley & Me'. ScoringSessions.com. December 10, 2008 [May 20, 2011].
- ^ Grogan, John. Dave Barry Does Marley (or should I rephrase that?). 21 April 2008 [3 February 2013].
外部链接
[编辑]- 官方网站
- 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MDb)上《马利和我》的资料(英文)
- 烂番茄上《马利和我》的资料(英文)
- Metacritic上《马利和我》的资料(英文)
- Box Office Mojo上《马利和我》的资料(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