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一毫纸币
外观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c/cd/Zh_conversion_icon_m.svg/35px-Zh_conversion_icon_m.svg.png)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thumb/9/9b/HKtencents1945.jpg/200px-HKtencents1945.jpg)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thumb/7/72/HKtencents1961.jpg/200px-HKtencents1961.jpg)
历史
[编辑]因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事逼近香港,市面辅币短缺,香港政府于1941年5月以发行一毫纸币,双面印刷。1945年香港重光后,市面辅币仍然短缺,乃发行一毫纸币,单面印刷,上印有面值和英王乔治六世的肖像。1961年,亦因市面辅币短缺,港府再度发行一毫纸币,设计与1945年之版本无异,但改印上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之肖像。一毫纸币至1969年9月1日时才不再为法定货币[1][2]。
发行记录(全部由当时政府发行)
[编辑]参考
[编辑]- ^ 《壹圆纸币及辅助纸币条例》[永久失效链接]
- ^ 香港工商日报, 1969-02-01 第4页
![]() | 这是一篇与香港经济相关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