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长寿区文物保护单位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庆市长寿县及其后改设的长寿区共公布?批文物保护单位,分别列表如下。

2001年12月25日,国务院批复撤销长寿县设立长寿区,2002年4月9日成立。

长寿县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1986年1月22日) [1][编辑]

1985年10月25日,长寿县十届十次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长寿县人民政府1986年1月22日公布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序号 名称 时代 地址 简介 备注
1 东林寺 明成化十一年(1745年) 长寿县邻封场北1.5公里
2 周恩来题词纪念亭 1958年 长寿县长寿湖拦河坝后山
3 桓侯宫 清咸丰七年(1857年) 长寿县复元场西3公里长江北岸
4 白塔 清同治五年(1866年) 长寿县复元场西3公里长江北岸
5 城门洞 清代 长寿县县城西南西岩观
6 王爷庙 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 长寿县扇沱场长江西岸
7 岩穴墓群(城东崖墓群) 东汉至六朝 长寿县古县城水东门
8 陈燮烈士纪念碑 民国十九年(1930年) 长寿县葛兰镇金山村

长寿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1994年12月26日)[编辑]

“长寿县人民政府关于县文化局申报林庄学堂旧址等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请示的批复”,长府函〔1994〕98号,1994年12月26日

序号 名称 时代 地址 简介 备注
1 林庄学堂旧址 民国 凤城镇林庄村 位于凤城镇林庄村。光绪三十年(1904年)建,占地10000平方米。校舍四合院布局,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木穿斗抬梁结构,辅以片砖、斗砖围墙。林庄学堂是清末废科举兴学校在县内的实物。
2 国立十二中旧址 民国 凤城镇东新村 国立十二中旧址(今东新职中学生宿舍)位于凤城镇东新村。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湖北沦陷,民国二十八年 (1939年)国立十二中学校从武汉迁县内东新村。校本部设冉家湾,高中部设官庄,初中部设北庄,女生部设桅子湾。抗战胜利后,1947年国立十二中迁回湖北。官庄上厅横梁彩绘、罗汉状驮峰上的浮雕、门板线雕,桅子湾檐柱斜撑镂刻人物花卉等,为县内清代中晚期保存至今的艺术珍品。
3 重庆联中旧址 民国 河街帝王宫、财神庙

长寿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1998年9月10日)[编辑]

序号 名称 时代 地址 简介 备注
1 怀清台遗址 长寿区

长寿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2004年6月14日)[2][编辑]

序号 名称 时代 地址 简介 备注
1 石佛寺石刻 长寿区


长寿区重新确定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2004年10月13日)[3][编辑]

序号 名称 时代 地址 简介 备注
1 东林寺及千手观音造像 明成化十一年(1745年) 长寿县邻封场北1.5公里
2 狮子滩水电站周恩来题词纪念亭 1958年 长寿县长寿湖拦河坝后山
3 桓侯宫 清咸丰七年(1857年) 长寿县复元场西3公里长江北岸
4 文峰塔 清同治五年(1866年) 长寿县复元场西3公里长江北岸
5 王爷庙 明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 长寿县扇沱场长江西岸
6 北平三一八惨案殉难烈士陈燮纪念碑 民国十九年(1930年) 长寿县葛兰镇金山村
7 古县城门(西岩城门洞) 清代 长寿县县城西南西岩观
8 岩穴墓群(城东崖墓群) 东汉至六朝 长寿县古县城水东门
9 林庄学堂旧址 长寿区
10 国立十二中旧址 民国 凤城镇东新村 国立十二中旧址(今东新职中学生宿舍)位于凤城镇东新村。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湖北沦陷,民国二十八年 (1939年)国立十二中学校从武汉迁县内东新村。校本部设冉家湾,高中部设官庄,初中部设北庄,女生部设桅子湾。抗战胜利后,1947年国立十二中迁回湖北。官庄上厅横梁彩绘、罗汉状驮峰上的浮雕、门板线雕,桅子湾檐柱斜撑镂刻人物花卉等,为县内清代中晚期保存至今的艺术珍品。 2005年拆除
11 石佛寺石刻 长寿区
12 怀清台遗址 长寿区

长寿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处)(?年?月?日)[编辑]

序号 名称 时代 地址 简介 备注
1 老龙洞石刻 长寿区
2 大雄寺 长寿区
3 聂氏宗祠 长寿区晏家街道龙山村19组

长寿区第三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2011年)[编辑]

序号 名称 时代 地址 简介 备注
1 长寿区

长寿区第四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2013年5月24日)[4][编辑]

序号 名称 时代 地址 简介 备注
1 长寿湖拦河大坝 1954年 长寿湖镇东海村 长寿湖拦河大坝为新中国“一五”计划重点项目,于1954年动工兴建,1956年竣工。长寿湖拦河大坝为东西走向,大坝起端连接电站引水渠的进水口,终端是溢洪匣。水库总容量10.27亿m3,其水域面积65.5km2。大坝高52米,坝长1014.3米,坝顶宽8米,为钢筋混凝土楔形体填充重力拦河坝。周围3座附坝总机在内,拦水线总长为3880米。大坝西端入口处左右各雕刻有坐形石狮一个,均坐东向西。每个石狮长1.54米,宽0.9米,高2米,整个石雕通高3.16米。两狮颈系银铃,腰佩飘带口衔宝珠,前足踩球。在两狮的胸前,各有一对幼狮贴身攀附。坝上内侧栏杆为用条石砌成,上置多盏灯具,坝外侧修建有多个花台。坝上建有附属建筑物5座。坝东端为溢洪匣,溢洪匣长100米,由5道分别为70余吨重的铁匣紧紧关闭,泻洪时,洪水夺匣而出。
2 长寿老人塑像 1982年 长寿城区协信广场 1981年10月动工,1982年5月建成,2005年协信广场改扩建,曾迁出,后迁回。整个塑像高5米,为水泥仿青石材料。
3 长寿缆车站 1964年 长寿区凤城街道望江路社区 左武装部,右神火锅,三倒拐旁。该缆车站始建于1964年2月26日,9月底完成主体工程,10月1日举行试车典礼,15日正式通车营运。缆车道长282.1米,轨距1米,车道上下高差110米,平均坡度40.7度,呈鱼肚型造型。
4 杨克明故居 民国 长寿区云集镇青丰村二组 坐东北向西南,原为四合院布局,现仅存上厅,左右厢房损毁严重,仅存柱头。上厅为悬山式屋顶,小青瓦屋面,穿斗式屋架,面阔三间六柱8.3米、进深8.8米、通高4.7米。
5 罗围老街民居 嘉庆十二年 长寿区双龙镇罗围村4组老街 西北向东南,悬山式屋架,穿逗式结构,正殿面阔四间16.8米,进深7.6米,通高5.8米,殿前坝长13.6米,宽13.5米。檐柱柱头用红漆粉刷,柱础为石彻圆形,直径0.45米,高0.1米,右次间中柱横梁上墨书:“大清嘉庆十二年丙□□”,明间第五柱横梁上墨书:“四川重庆府长寿县正堂”。房屋民国年间和解放后一直是学校,也是“润之堂”所在地,2004年学校搬迁,,改为罗围村办公室。
6 玉溪府山门 道光二十九年 长寿区万顺镇院子村上庙坝 坐北朝南,牌坊式山门,通高4.2米,宽2.4米,厚0.38米,其中门高2.8米,宽1.65米,门柱上阳刻对联“堪不破生死大关头到此轮回都是劫,认得清人禽真种子尔无福命莫祈神”。门楣上额枋,中浮雕戏曲场面5幅,长2.4米,宽1.1米。匾额四周刻不断花纹,中刻“铁案风清”四字,右角直排阴刻题记“长涪巴邑唐路”,走角直排题记年代“道光二十九年吉旦”。门上额枋长2.4米,宽0.5米,浮雕戏剧(16人像),走边上阴刻“凤阁”二字,右边上中刻“龙楼”二字,边均刻有花纹,中上刻“金屋玉堂”四字为横额,对联为“七子八婿真富贵,九卯四相老贤丞臣”。顶部中刻“玉溪府”。
7 五华寨及碑刻 嘉庆五年咸丰八年 长寿区云台镇拱桥村 寨内碑文和东门门拱石刻可见。东、南、西三面寨门各一个,东门保存较好,坐西向东,门向北偏东15度。门宽1.63米,门柱1.7米,拱高0.8米,门墙高4.9米,寨门进深7.9米,其中外门进深1.6米;门左寨墙长11.05米,右寨墙长13.3米,墙厚7.9米。距寨门南200米处为狮子嘴,海拔1016米,狮子嘴至南门间有寨墙两段,分别为54和38米;南门现存墙高4米,宽0.95米,门高2.6米,进深2.98米,墙厚3米;墙长14米,两边为悬崖。西门宽0.88米,高2.98米,进深6.7米,墙高3.88米,两边寨墙共145米;北门无寨门,有残墙24米,高3米,宽2-3米。寨墙均为白砂石砌成。寨内有一石质碾米槽,直径为3.75米。 五华寨碑刻建于清嘉庆五年。两通碑体均为六面体。第一通碑边长0.21米,通高2.03米.碑顶为八角形,周长2.76米,正面刻“御前侍卫四大臣恭贺大臣□部将军世袭一等子总钦命四川总督部堂勒特授四川东道重庆府长寿县□正堂□范”,其余为捐款人名单。第二通碑通高2.18米,边长0.21米,周长2.76米。
8 天台寨 清代 长寿区葛兰镇天宝村东150米处 坐西向东,于南北走向的山脉中凸起150米、宽60米、长120米,平面山顶。城门为条石方石砌成,内填泥土,宽2.5米、高4米、厚3米,寨墙高4米、厚2米,寨门右边有民国十年廖据□题诗:“到此山门下,重重雾清濛。莫非到蓬莱,屏润一片心”。寨门外有三龛石刻弥勒和土地、观音,头手已毁。城址四合院结构,中间三孔奈何桥一座,长9.2米、宽2.5米、高3.5米、跨度2.5米,桥下是人工湖长11米、宽6米、水深4米,有龟和鱼类;现有正殿和大雄宝殿及左右偏房生活区,正殿和大雄宝殿有佛像大小50多僔
9 经幢塔 清代 长寿区石堰镇兴隆村东1000米处 四层六角石塔,高3.27米,塔呈方形,边长1.35米,厚0.23米。各层规格如下:1层,宽50—44厘米;塔檐宽70厘米,高20厘米;2层,宽43—40厘米,塔檐宽63厘米,高30厘米;3—4层相同。塔门向北,塔柱空心,翘角已残。当地人以此立塔为蔡家河流镇邪之说
10 印子石石刻 明代,清代至民国 长寿区晏家街道石门新村 海拔高度220米,占地面积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平方米,始建于明代,清代至民国元年均有碑刻记事,现存摩崖石刻碑4块,标题“阿弥驼佛”“为善最乐”、“广种福田”、“慈航普度”,碑文清晰可见,局部较为模糊。其中“阿弥陀佛”字高80厘米,总长度4米左右,雕刻于一块巨大的岩石上。
11 小屋基神道碑 乾隆三十五年 长寿区长寿湖镇紫竹村八组小屋基湾 坐南向北。石碑为方形圆顶石碑,高3.7米,宽1.15米,厚0.24米。碑顶为拱形,宽1.35米,高0.8米,碑顶有龙凤浮雕,双龙双凤图案。石碑正面竖排阴刻文字,碑文分为“立志论”、“观物论”两部分。石碑正中刻“皇清辛酉乡进士文林郎(孺人)余公讳嵩后(母彭氏)厚任直隶保定府新城县致仕知县之神道",题记为"乾隆三十五年纪□□□□□□□"。石碑前1.2米有一只石雕乌龟,乌龟头部向西露出地面,长0.7米,宽0.4米,高0.38米。
12 滨江路武庙 道光十年 长寿区凤城街道滨江路社区 武庙坐东南向西北,现存上殿,上殿为木结构悬山式屋顶,穿斗屋架,十一柱五穿三间,小青瓦屋面,通面阔13.6米,进深10.5米,通高10米。明间抬梁用5柱,明间面阔5.6米,两次间均面阔4米。整个建筑呈典型的南方寺庙建筑风格,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13 三倒拐古建筑群 清代至民国 三倒拐(含和平街) 三倒拐(含和平街)共长2.5公里,高差165米,石梯500余级,整个街面全由青石砌就,宽约丈许。三倒拐的建筑年代为清代至民国时期。整个布局依山就势,顺着青石路面蜿蜒而上,所有建筑以穿斗结构为主,辅以抬梁结构,小青瓦屋面,屋顶悬山式和歇山式相结合,古朴典雅。其中不乏大量的四合院,院内设有小天井,上厅明间用抬梁结构,上厅与左右厢房之间有三到五步踏道,特别是上厅的斜撑多采用镂空装饰,内容丰富,生动夸张。配以传神的雕梁画栋、楼阁窗棂,极富情趣。

长寿区第五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处)(2015年)[编辑]

序号 名称 时代 地址 简介 备注
1 长寿湖领袖群雕设计雕塑 1996年
2 陵园烈士纪念碑 1966年

长寿区第六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处)(?年)[编辑]

序号 名称 时代 地址 简介 备注

长寿区第七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处)(?年)[编辑]

序号 名称 时代 地址 简介 备注

长寿区第八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处)(?年)[编辑]

序号 名称 时代 地址 简介 备注

长寿区第九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2018年3月28日)[5][编辑]

序号 名称 时代 地址 简介 备注
1 张家祠堂 道光二十四年 双龙镇红岩村 根据戏楼屋脊墨书记载,祠堂建于清道光二十四年,民国时期略有培修,为四合院建筑,坐北朝南,形制保存完整。上殿为悬山式屋顶,台梁穿斗式屋架,面阔三间13.7米,明间面阔5.2米,次间各宽4.25米,进深8.3米,通高5米。五级普通台阶下为天井。戏楼为悬山式屋顶,雕刻有张挥、张良、张飞、张果老等历史人物,还有张良拾履的故事,刻画传神生动
2 秦家大湾碉楼 民国 葛兰镇大坝村3组7号 房屋整体保存状况较好,结构稳定,共三层,外墙为夯土筑造,四周均留有射击孔,墙面布满弹孔,内部楼层为木制,穿斗结构,悬山屋顶。占地面积约120平方米,建筑面积360余平方米
3 廖井丹故居 清代 双龙镇尖山村6组 坐北朝南,穿斗结构,小青瓦屋面,现存正屋三间

参见[编辑]

参考资料[编辑]

  1. ^ “长寿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长寿县情(资料汇编)》 ,长寿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1988.12,第156页
  2. ^ 长寿区人民政府第31次常务会
  3. ^ 长寿区人民政府第38次常务会
  4. ^ 关于公布第四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 2013年5月24日 长寿府发〔2013〕57号 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四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各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区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三条“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根据它们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可以分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规定,结合我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际,经过认真遴选,决定将长寿湖拦河大坝、长寿老人塑像、长寿缆车站、杨克明故居、罗围老街民居、玉溪府山门、五华寨、天台寨、经幢塔、印子石石刻、小屋基神道碑、滨江路武庙、三倒拐古建筑群等13处不可移动文物确定为第四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予公布,请有关单位做好相应的管理、保护和建档工作。 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 2013年5月24日
  5. ^ 长寿府发〔2018〕27号。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九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各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区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三条:“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根据它们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可以分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规定,结合我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实际情况,经过认真论证评选,决定将张家祠堂(双龙镇)、秦家大湾碉楼(葛兰镇)、廖井丹故居(双龙镇)公布为第九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拟公布文物已于2017年12月1日至2017年12月7日进行公示无异议,现予公布,请有关单位做好相应的管理、保护和建档工作。特此通知。附件:长寿区第九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简介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2018年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