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大悲
外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b/bd/Zhan_Dabei.jpg/200px-Zhan_Dabei.jpg)
詹大悲(1887年—1927年12月17日),原名培瀚,一名瀚,字质存,湖北蕲春人。
生平
[编辑]在黄州府上中学时与同学宛思演、梅宝玑等组织“证人学会”宣传革命。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至汉口,任《汉口商务报》主笔。后成为湖北地区革命团体群冶学社、振武学社等骨干。1911年(宣统三年)和蒋翊武等在武昌组织文学社,编《大江报》,因刊大江报案而被捕入狱。武昌起义后,主持汉口军政分府。
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流亡日本,参加中华革命党,后潜回上海。1915年12月16日,在上海被捕[1],监禁于租界内[2],1916年7月27日获释[3]。1920年冬,任广州军政府大本营宣传员,1924年拥护孙中山实行三大政策。曾任国民党第一、二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并任候补中央执行委员。
1926年随国民党北伐军到武汉,同年10月中央党部政治会议主席颁布《湖北临时政治会议条例》,湖北临时政治会议任麦朝枢为秘书处处长,郭沫若为教育科长,刘感藻为民政科长,詹为建设科长[4],并兼任政务委员会委员、财政委员会委员。1927年春任湖北省政府财政厅长。1927年11月,国民党桂系军阀占领武汉,詹遭受通缉,12月17日在日本租界被日巡捕和桂系武汉卫戍司令胡宗铎逮捕,当晚以“密谋暴动”罪名杀害,同时被杀害的还有湖北省政府教育厅长李汉俊。
来源参考
[编辑]外部链接
[编辑]
附:![]() | |
---|---|
附:![]() | |
附:![]() | |
附:![]() | |
![]() | |
![]() | |
![]() | (未任命) |
附:![]() | |
附:![]() | |
附:![]() | |
附:![]() | |
![]() | |
![]() ![]() | |
![]() ![]() ![]() | |
![]() | |
附:![]() | |
附:![]() | |
![]() | |
附:(日军占领)汉口区维持会会长(1938) 附:(日军占领)武汉治安维持委员会会长(1938-1939) | |
附:(日军占领)武昌治安维持会会长(1938-1939) | |
附:(日军占领)汉阳治安维持会会长(1938-1939) | |
![]() ![]() ![]() ![]() | |
![]() | |
附:![]() | |
![]() | |
附:![]() | |
![]() | |
附:![]() | |
![]() | |
![]() | |
![]() | |
![]() | |
1926年1月16日-1929年3月26日 | |
中央执行委员 | |
候补中央执行委员 |
|
中央监察委员 | |
候补中央监察委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