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地位
系列条目 |
社会学 |
---|
主要的社会学理论 |
研究方法 |
主要分支学科 |
其他相关信息 |
社会经济地位(英语:Socioeconomic status,缩写作SES),是经济学和社会学综合衡量一个人的工作经验及个人或家庭对资源的经济获取和与他人相关的社会地位的综合衡量指标。[1][2] 在分析家庭的 SES 时,会检查家庭收入、挣钱者的教育和职业以及综合收入,而对于个人的 SES,仅评估其属性。最近,研究揭示了 SES 的一个鲜为人知的属性,即感知的财务压力,因为它定义了“收入和必要支出之间的平衡”。[3][4][2] 可以透过解读一个人在每个月末是否拥有足够、刚好或不够的金钱或资源来测试感知到的财务压力。[2][5] 然而,SES 更常用于描述整个社会的经济差异。[6]
社会经济地位通常分为三个级别(高、中和低),以描述一个家庭或个人可能落入的三个位置。将家庭或个人归入这些类别之一时,可以评估三个变量(收入、教育和职业)中的任何一个或所有变量。
社会经济水平较高的家庭的教育通常被强调的更为重要,无论是在家庭内部还是在当地社区。在贫困地区,食物、住所和安全是重中之重,教育可以退居次要位置。在美国,贫困社群中的青年尤其面临许多健康和社会问题的风险,如意外怀孕、药物滥用和肥胖等。[7]
此外,低收入和低教育程度已被证明是一系列身心健康问题的有力预测因素,包括呼吸道病毒、关节炎、冠心病和精神分裂症等。这些问题可能是由于他们工作场所的环境条件造成的,或者在残疾或精神疾病的情况下,可能是该人开始陷入社会困境的全部原因。[8][9][10][11]
主要因素
[编辑]收入
[编辑]收入可以指月薪、报酬、利润、租金和其他任何所得。收入还可以包括失业补偿或工人补偿、社会保障、养老金、利息或红利、 版税、 信托、 赡养费或其它来自政府、 公众、 或家庭的财务援助。
收入可以包括两种意思,相对收入和绝对收入。“相对收入”猜想认为,个人或家庭的储蓄和消费与他(们)在社会上的相对收入有直接关系。即一个高收入的家庭一定有相对比较好的生活质量。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则提出“绝对收入猜想”,他认为,收入和消费有一定关系,但增长率不一定完全一样。比如当一个家庭收入减少的时候,他们很可能用借债等方式维持生活质量,社会经济地位不一定下降。[12]
基尼系数常用来衡量世界各地“收入不平等”的情况。吉尼系数为零意味着完全平等,为一则意味着完全不平等。在不平等的社会中,低收入家庭忙于应付眼下的生活需要,无法为下一代积累财富,从而增加不平等。高收入家庭则可以再满足生活需要的同时,享受奢侈品,并积累财富。[13]
教育
[编辑]教育程度对收入有直接影响。教育程度较高的人口收入中位数也比较高。统计数据显示,拥有专业训练收入较高。较高的教育程度意味着更好的经济和心理状态(即: 更多收入、更有控制力,更好的社会支持和人际关系)。[14]
教育带来更好的就业机会,可以把人从较低的社会经济地位提升到较高的地位。安妮特·拉赫(Annette Lareau)提出协力培养的概念,指中产阶级的父母在子女教育和成长中采取主动的角色,他们给孩子提供系统的教育活动,通过亲子交流,培养孩子的权利意识。拉赫认为,较低收入的家庭不会有这么多时间用于交流,导致这些家庭的孩子有被强制管教的感觉。教育方式的不同使这两种家庭的孩子差距越来越大。最终结果是,比较富有的孩子更加了解自己的权利,更敢于争取,成人后获得的资源也更多,比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更有优势。[15]
职业
[编辑]作为社会经济地位的考量标准之一,职业声望体现了个体的收入和受教育程度。社会地位较高的职业和岗位常常要求个体有一定教育程度,这些比较好的工作也能带来相应的收入。此外,工作内容体现出个体必备的技能。当职业被用来作为社会地位的衡量标准时,我们需要描述工作性质,看个体的决策能力和控制力,以及他对这个工作的心理依赖度。
通过分析人口普查、民意调查和各种机构的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给职业排名。最负盛名的职业是外科医生、电脑工程师, 律师, 银行家。这些工作一般富有挑战性,从业者需要更高的工作技能和控制现场的能力,因此被视为高社会经济地位。一般被视为低社会经济地位的工作包括:工人、 服务员、 佣人。[14][16]
对职业的分析有太多不确定因素,不同的职业也很难被比较,因此这是最难控制的衡量标准。有些机构用不同职业所需的工作技能含量来给工作排名,例如产业工人可以被分成非技术工人、技术工人和专业技术工人。每个职业所需的最低教育水平和所得收入也是衡量职业地位的标准。
其他因素
[编辑]财富
[编辑]财富可以指经济储备或固定资产。一套安全的后备资源可以衡量一个家庭应付紧急情况,或提供舒适生活的能力。财富是两代人之间的过渡,也是家庭的积累收入和储蓄。[14][17]
收入、年龄、婚姻状况、家庭规模、宗教、职业和教育程度都与财产息息相关。
贫富差距和收入不平等一样,都是重要的社会问题。
参看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 Oakes JM, Rossi PH. The measurement of SES in health research: current practice and steps toward a new approach.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oc Sci Med. Feb; 2003 56(4):769–784. [PubMed: 12560010]
- ^ 2.0 2.1 2.2 Palta P, Szanton SL, Semba RD, et al. Financial strain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oxidative stress levels: the Women's Health and Aging Studies. Geriatric Nursing (New York, N.Y.). 2015 Mar-Apr;36(2 Suppl):S33-7. doi:10.1016/j.gerinurse.2015.02.020. PMID 25784083; PMCID: PMC6053071.
- ^ Szanton SL, Allen JK, Thorpe RJ Jr, Seeman T, Bandeen-Roche K, Fried LP. Effect of financial strain on mortality in community-dwelling older wome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J Gerontol B Psychol Sci Soc Sci. Nov; 2008 63(6):S369–374. [PubMed: 19092046]
- ^ Sun F, Hilgeman MM, Durkin DW, Allen RS, Burgio LD. Perceived income inadequacy as a predictor of psychological distress in Alzheimer’s caregivers. Psychol Aging. Mar; 2009 24(1):177– 183. [PubMed: 19290749]
- ^ Szanton SL, Thorpe RJ, Whitfield K. Life-course financial strain and health in African-Americans. Soc Sci Med. Jul; 2010 71(2):259–265. [PubMed: 20452712]
- ^ 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al Statistics. 31 March 2008. http://nces.ed.gov/programs/coe/glossary/s.asp. Archived.
- ^ Hunt, J. McV.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social class.. Canadian Psychologist. 1972, 13 (4): 305–328. doi:10.1037/h0082195.
- ^ Goode, Erica (1 June 1999) "For Good Health, it Helps to be Rich and importan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New York Times
- ^ Marmot, Michael. 2004. The Status Syndrome: How Social Standing Affects Our Health and Longevity. New York: Owl Books.
- ^ Werner, Shirli, Malaspina, Dolores, and Rabinowitz, Jonathan. Socioeconomic Status at Birth is Associated with Risk of Schizophrenia: Population-Based Multilevel Stud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chizophrenia Bulletin. 18 April 2007.
- ^ Disability & Socioeconomic Status.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21-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8).
- ^ Economy professor. 6 April 2008. http://www.economyprofessor.com/economictheories/absolute-income-hypothesis.php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Boushey, Heather and Weller, Christian. (2005). Inequality Matters: The Growing Economic Divide in America and its Poisonous Consequences.. “What the Numbers Tell Us.” Pp 27-40. Demos.
- ^ 14.0 14.1 14.2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Socioeconomic Status. Report of the APA Task Force on Socioeconomic Status.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07.http://www2.apa.org/pi/SES_task_force_report.pdf
- ^ Lareau, Annette. (2003). Unequal Childhoods: Race, Class, and Family Lif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 Scott, Janny and Leonhardt, David. “Class Matters: A Special Edition.” New York Times 14 May 2005. http://www.nytimes.com/2005/05/14/national/class/15MOBILITY-WEB.htm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MacArthur Research Network on SES and Health. 31 March 2008. 存档副本. [2008-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