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水仙操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水仙操〉,古琴曲,以伯牙向成连先生学的故事为题,或为伯牙所作。蔡邕的《琴操》、朱长文的《琴史》等多个文献皆有记载,而曲谱首见于清代嘉庆七年的《自远堂琴谱》。[1]

文献记载[编辑]

  • 《琴操》:“〈水仙操〉者,伯牙之所作也。伯牙学琴于成连先生,先生曰:‘吾能传曲,而不能移情。吾师有方子春者,善于琴,能作人之情,今在东海上。子能与我同事之乎?’伯牙曰:‘夫子有命,敢不敬从。’乃相与至海上,见子春受业焉。乃与伯牙俱往,至蓬莱山,留伯牙曰:‘子居习之,吾将迎之。’刺船而去。旬时,伯牙延望无人,但闻海水洞涌,山林杳冥,怆然叹曰:‘先生移我情矣!’乃援琴而歌,作〈水仙〉之操。”[2]

收录琴谱[编辑]

自远堂琴谱》、《峰抱楼琴谱》、《琴学轫端》、《二香琴谱》、《悟雪山房琴谱》、《蕉庵琴谱》、《天闻阁琴谱》、《双琴书屋琴谱集成》、《枯木禅琴谱》、《琴学初津》、《琴学丛书》(录自《自远堂琴谱》)[1]

演奏版本[编辑]

参考资料[编辑]

  1. ^ 1.0 1.1 1.2 查阜西 (编). 《存見古琴曲譜輯覽》. 北京: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7: 40. ISBN 9787503931765. 
  2. ^ 蔡邕. 《琴操》. 
  3. ^ 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 (编). 《絲桐神品》 4. 北京: 人民音乐电子音像出版社. 2019. ISBN 9787887922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