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歌仔戏音乐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歌仔戏音乐,泛指在歌仔戏演出时所使用的音乐,包含唱腔曲调、伴奏曲牌、吹牌,演奏的乐队又称为后场、文武场,常使用的乐器有壳仔弦大广弦月琴笛子等。

发展[编辑]

台湾歌仔戏[编辑]

歌仔戏以“板腔体”为其音乐构造,歌仔戏的音乐形式与来源相当多元化,初期主要受到宜兰地区歌仔曲调的影响,其中包括四空仔(后因受台湾民歌影响,形成羽调式的七字调)、五空仔(即大调)、以及杂念调等。此外,歌仔戏还吸收了其他小戏的曲调,例如来自车鼓小戏的留伞调和送哥调等。[1]早期歌仔戏无武场控制乐曲的节奏,进入商业剧场后,歌仔戏开始配置武场,使文武场逐渐完备。歌仔戏从南管北管等发展较成熟的戏曲剧种中吸收唱腔曲牌,唢呐的吹牌则大多取自京剧。歌仔戏的武场大多由京剧的武场移植而来,因此两者有较多雷同之处,但说法上仍有所差异。[2][3]

起初歌仔戏并无专业的曲调创作者,直到唱片歌仔戏兴起后,对于歌仔戏曲调的需求不断增加,传统曲调无法满足日渐扩大的市场。1930年代,部分乐师开始为唱片故事创作新的主题曲或插曲,促使歌仔戏创作曲调的盛行,而后唱片业者为大量拓展新剧目与新曲调,进而将唱片歌仔戏的编剧与编曲专职化,甚至加入西洋乐器为歌仔戏编曲。[2][4]

1937年,因应甲午战争爆发,日本政府加强实施皇民化运动,禁止传统戏曲的演出活动;1941年,官方成立“台湾演剧协会”,严格执行剧本审核制度,并强制解散未符合规定改善的剧团。[5]为符合官方规定,歌仔戏演员改穿和服,手持武士刀,说日语,演出日本剧目,同时穿插演唱日本歌曲,这种独特的演出风格被称为“胡撇仔戏”。战后,“胡撇仔戏”成为传统古路戏之外的另一种系统,并于野台歌仔戏中大受欢迎,除了演唱日语歌曲外,也开始加入流行歌曲。[1]

1948年,“厦门都马剧团”来台表演,后因国共内战爆发而滞留台湾发展。“厦门都马剧团”演出使用闽南歌仔戏的“改良调”,因旋律悦耳且抒情、叙事皆宜而受到观众欢迎,后续广泛被台湾歌仔戏演员学习与应用,因该曲调由“厦门都马剧团”引入,故被改称为都马调。都马调对台湾歌仔戏影响深远,与七字调、杂念调被视为台湾歌仔戏最基本的曲调。[1]

1950年代,广播歌仔戏兴起,因播出时间长而对于曲调的需求大增,且台湾社会逐渐转向现代化,为了顺应潮流,歌仔戏业者开始大量使用流行歌曲于广播歌仔戏中,起初以吸收七言四句联曲式的流行歌曲为主,例如:台语流行歌曲《人道》、《母子鸟》、《茫茫鸟》、《夜雨打情梅》;国语流行歌曲亦为广播歌仔戏所用,例如:《相思苦》、《玉楼春》、《茶山姑娘》等。除了吸收流行歌曲,戏班乐师也开始为广播歌仔戏编新曲调,这些曲调亦偏向流行歌曲的风格,统称为“新调”或“变调”,例如:绍兴调(改编自绍兴戏的曲调)、广东二黄、四季春等。[1]

1962年,台湾电视公司开播,随即投入电视歌仔戏的制播,每一出电视歌仔戏皆有新创主题曲及插曲,传统歌仔戏曲调如七字调、都马调等仍被应用于电视歌仔戏里,但是节奏缓慢、耗时较长的哭调因电视歌仔戏播出时长有限而不使用。[1]1970年代,电视歌仔戏制作人刘钟元邀请作曲家曾仲影进入台湾电视公司,与电视歌仔戏编导陈聪明进行合作。曾仲影与陈聪明借镜黄梅调电影,先将纯伴奏录制成“卡拉”,后续再以剪接方式加入演员的配唱。[4]“卡拉”的出现大幅提升了电视歌仔戏的制作效率,成为电视歌仔戏最常使用的音乐形式。随着越来越多的电视歌仔戏作品推出,新编的曲调亦不断累积,这些用于电视歌仔戏的曲调被统称为“电视调”。[6]

1980年代以后,歌仔戏进入现代剧场,因应现代剧场的专业分工性质,出现“音乐设计”一职,负责将演员的唱作与文武场结合,包含设计唱腔和背景音乐、器乐的编曲等。首次使用“音乐设计”一词的歌仔戏演出为河洛歌子戏团1996年版本的《钦差大臣》。[7]

闽南歌仔戏[编辑]

歌仔戏传入中国闽南地区后,起初发展同样以吸收其他剧种的曲调为主要发展。闽南歌仔戏从业者邵江海漳州在地锦歌的杂碎调进行演出,而后进一步尝试将台湾杂念调与锦歌杂嘴调融合运用于演出中,这种改良的杂碎调最初被命名为华南杂调。甲午战争波及至闽南地区以后,台湾歌仔调被官方禁止演唱,闽南歌仔戏艺人改编当地流行的闽南歌仔调与修改原有的歌仔戏唱腔,创作不同以往的杂碎调,再融合京剧、高甲戏白字戏、闽南民歌、山歌、褒歌等不同音乐元素,创立出“改良调”。[2]

唱腔曲调[编辑]

唱腔曲调是以人声演唱的乐曲,为歌仔戏音乐的核心部分。

依据学者徐丽纱的分类,在歌仔戏的来源可分为五类。由民谣转变而成的“锦歌类”,为“老歌仔戏”时期就存在的基本曲调,包括七字调、大调、倍思、杂念仔调等,具有极强的语言性。用以表达角色悲痛的“哭调类”,常以组曲的形式呈现,伴奏乐器包括洞箫、大广弦和台湾月琴。各地的哭调都有其独特之处,如台南哭、彰化哭、宜兰哭、艋舺哭等。“民歌类”包括直接援引的曲调,如卜卦调和乞食调,以及从小戏中吸收的曲调,如留伞调和串调仔,另有部分曲调是在甲午战争时期融合闽南民歌小调而成的,例如都马调。“戏曲类”为取材自其他剧种的曲调,多取自乱弹戏梨园戏、高甲戏、京剧等,例如:浆水、慢头、紧叠仔、恨冤家、相思引、牵君手上、阴调、四空门、紧中慢、流水、西皮摇板等。“新调类”系指1950、60年代,歌仔戏班的乐师模仿民歌风格或改编旧有民歌而成的曲调,并广泛运用于广播、电影及电视歌仔戏,包括文和调、宝岛调、西工调、中广调、更鼓反等。[8][9]

乐队及乐器[编辑]

歌仔戏的音乐伴奏可分为文场与武场,文场使用管弦乐器为主,主要用于伴奏、背景乐及特殊音效。歌仔戏最早使用的文场乐器分别为壳仔弦大广弦月琴笛子四种乐器。随着歌仔戏的发展,陆续加入三弦胡琴(吊规仔)、鸭母笛(管)、洞箫六角弦、铁弦仔、唢呐等乐器,新调出现以后,西洋乐器如小号萨克斯风吉他也开始于歌仔戏演出中使用。[10][11][2]

武场为打击乐器,主要配合演员表演的表演,控制演员唱曲的节拍与整体演出节奏等,因此武场指挥即为文武场的总指挥。武场指挥一职通常称为“鼓佬”或“头手鼓”,常用乐器有单皮鼓、通鼓、板、喀仔等。其他武场乐师统称为“下手”,通常演奏大锣、小锣、钞等三件乐器。[2][12]


参考资料[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徐丽纱. 台灣歌仔戲演進及唱曲形成之探討. 台中师院学报. 
  2. ^ 2.0 2.1 2.2 2.3 2.4 陈孟亮. 當代歌仔戲音樂轉變現象之探討. 戏曲学报. 2017-12-01, (17): 33-55. 
  3. ^ 吕冠仪. 台灣歌仔戲武場音樂研究. 南华大学美学与艺术管理研究所. 2002: 17–23. 
  4. ^ 4.0 4.1 王亚维. 歌仔戲與媒介: 科技、政治與經濟作用下的變貌. 国家出版社. 2019: 109–112;240–242. 
  5. ^ 张家豪. 演劇挺身隊. 台湾大百科全书. 
  6. ^ 柯铭峰. 電視調對台灣歌仔戲曲調運用的研究. 南华大学美学与艺术管理研究所. 2006: 48–56. 
  7. ^ 张元真. 台灣1991-2004年間「劇場歌仔戲」音樂設計手法探討──以河洛歌子戲團為例.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民族音乐研究所. 2007: 1–5. 
  8. ^ 徐丽纱. 臺灣歌仔戲唱曲來源分類研究.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音乐研究所. 1991: 10–70. 
  9. ^ 林纪雄. 新調. 台湾大百科全书. [2023-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7). 
  10. ^ 文場樂器|歌仔戲主題知識網. taiwaneseopera.ncfta.gov.tw. [2023-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22) (中文(台湾)). 
  11. ^ 陈怡萱. 談歌仔戲音樂及唱詞語言旋律之結構. 艺术欣赏. 2010-10-01, 6 (5): 105-108. 
  12. ^ 武場樂器|歌仔戲主題知識網. taiwaneseopera.ncfta.gov.tw. [2023-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22)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