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姓,即冒用他人之姓氏。在古代,使用母姓一般算是冒姓的一种。值得注意的是,不只后来的氏,先秦的姓亦有冒姓现象,如与杞国同为姒姓的越国、与秦国同为嬴姓的徐国等。
冒姓,可用在以下格式:
- “范仲淹曾冒姓朱。”
- “范仲淹曾冒朱姓。”
- 使用母姓。如卫青、卫子夫姐弟。《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中曾记载:“大将军卫青者,平阳人也。其父郑季,为吏,给事平阳侯家,与侯妾卫媪通……故冒姓为卫氏。”(卫媪是卫老太太的意思。);
- 使用继父姓。如范仲淹。范仲淹父亲在其两岁时便病逝了,范母谢氏改嫁山东淄州长山县一朱姓人家,范仲淹也取名朱说,成人后将名字改回。
- 攀附世族。此种冒姓现象多发生在魏晋、隋唐时期,由于“九品中正制”及其以郡望门第评品人物,选官任职,出身寒门者往往有冒姓,攀附之现象。
- 改名避祸。出于躲避仇家追杀、官府逮捕等原因逃匿他地时,常会改名换姓。此意有时被认为是“改姓”而非“冒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