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
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 Zbigniew Kazimierz Brzeziński | |
---|---|
出生 | 波兰华沙 | 1928年3月28日
逝世 | 2017年5月26日 美国弗吉尼亚州福尔斯彻奇 | (89岁)
国籍 | 美国 |
母校 | 麦吉尔大学 哈佛大学 |
职业 | 哈佛大学教授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外交问题评议会成员 民主党外交政策专责小组 国家安全顾问 总统化学战委员会委员 总统外国情报顾问委员会委员 国家安全顾问专责小组 |
知名作品 | 《大棋局》 |
政党 | 民主党 |
配偶 | 艾米莉·贝奈斯·布热津斯基 |
儿女 | 伊恩·布热津斯基 马克·布热津斯基 米卡·布热津斯基 |
父母 | 塔德乌什·布热津斯基 |
兹比格涅夫·卡齐米日·布热津斯基(波兰语:Zbigniew Kazimierz Brzeziński [ˈzbʲiɡɲɛf kaˈʑimʲɛʂ bʐɛˈʑiɲskʲi] ⓘ,1928年3月28日—2017年5月26日[1])生于波兰华沙,美国波兰裔国际关系学者、地缘政治学家、外交活动家。他于1966年至1968年担任林登·约翰逊总统的顾问,并于1977年至1981年任卡特总统的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属于国际关系的现实主义流派,秉承了麦金德和斯皮克曼的地缘政治传统。布热津斯基是三边委员会的主要组织者。
布热津斯基任职期间的重大外交事件包括签署第二份战略武器限制谈判(SALT II)协定以及戴维营协议;美国鼓励东欧的持不同政见者捍卫人权;伊朗方面与美国友好的巴勒维被既不亲美也不亲苏的何梅尼推翻;武装阿富汗人应对苏联入侵阿富汗;以及《托里霍斯-卡特条约》的签署,在1999年后放弃了美国对巴拿马运河的控制。
布热津斯基曾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国际研究学院担任美国外交政策的罗伯特·奥斯汀教授。他的长子伊恩是外交专家,儿子马克从2011年至2015年担任美国驻瑞典大使。
生涯
[编辑]早年
[编辑]布热津斯基1928年出生于波兰华沙,其父塔德乌什是波兰外交官,于1938年被波兰外交部任命为驻蒙特利尔总领事,故其10岁时即随父母移居加拿大[2],未料波兰不久后随即亡国:1939年,纳粹德国和苏联达成了《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两国随即入侵并瓜分波兰,成为二战导火线;即使二战结束后,1945雅尔塔会议中盟国仍将波兰分配给苏联势力范围,布热津斯基亦因此流亡他乡,直至1991年苏联解体后才得以重返故国。二战对布热津斯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布热津斯基在一次采访中说:“针对波兰的暴力行为确实影响了我对世界的看法,使我对很多世界政治事实更加敏感。”[3]
学术界
[编辑]1949年毕业于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经济和政治系,1950年获硕士学位。1953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53年从加拿大移居美国。1953至1960年在该校俄国问题研究中心和国际问题中心任研究员、讲师、助理教授。1958年加入美国籍。1960至1962年任哥伦比亚大学副教授。在1960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布热津斯基是约翰·肯尼迪竞选活动的顾问,敦促对东欧政府采取非对抗性政策。布热津斯基认为苏联已进入经济和政治停滞时期,因此他预言苏联将回到原来的边界而分解(扩展其硕士论文)。
布热津斯基继续争取并支持在未来几年中的缓和政策,发表了《东欧和平参与》,并且他继续支持古巴导弹危机后的非对抗性政策,理由是这些政策可能消除东欧国家对德国局面的担心,安抚西欧人担心与雅尔塔会议类似的超级大国妥协。 布热津斯基在1962年的一本书中曾不认为苏中结盟会分裂,称他们的结盟是“不分裂,也不太可能分裂”。
1964年,布热津斯基支持林登·约翰逊的总统竞选活动以及伟大社会和1964年民权法案。他认为苏联领导人在赫鲁晓夫罢免后被清除了任何创造力。布热津斯基通过Jan Nowak-Jezioranski会见了未来的波兰团结工会活动家亚当·米奇尼克。捷克斯洛伐克事件加强了布热津斯基对苏联政权的侵略立场的批评。
布热津斯基赞成与东欧政府的接触,同时怀疑戴高乐从大西洋到乌拉尔的欧洲构想。他支持与越共作战。1966年,布热津斯基被任命为美国国务院政策规划委员会委员(约翰逊总统于1966年10月7日发表的“桥梁建设”演说是布热津斯基影响力的产物)。后来,他成为副总统休伯特·汉弗莱的外交政策顾问。
布热津斯基呼吁召开泛欧会议,这一想法最终在1973年的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上取得成果。同时,他成为尼逊的缓和以及乔治·麦戈文和平主义的批评者。
在1968年美国总统竞选活动中,布热津斯基担任汉弗莱外交工作组主席。1962至1977年任教授,并任该校国际研究所所长。1960至1977年是俄国问题研究学院成员。1962年以来是国务院顾问和兰德公司顾问。
三边委员会
[编辑]布热津斯基在1970年发表的《两个时代之间:美国在资讯科技时代的作用》一书中指出,发达国家之间必须采取协调一致的政策,以应对因经济不平等加剧而引起的全球不稳定。以此论文为基础,布热津斯基与大卫·洛克菲勒共同创立了三边委员会,从1973-1976年担任主任。三边委员会由主要来自美国,西欧和日本的著名政治和商业领袖及学者组成。其目的是加强资本主义世界三个工业最先进地区之间的关系。1974年,布热津斯基选择佐治亚州州长吉米·卡特作为成员。
卡特政府
[编辑]此章节尚无任何内容,需要扩充。 (2024年12月) |
退任
[编辑]此章节尚无任何内容,需要扩充。 (2024年12月) |
美国国家顾问
[编辑]主要政策
[编辑]布热津斯基认为,美国的援助“对于加速冲突的结束非常重要”。
伊朗
[编辑]此章节尚无任何内容,需要扩充。 (2024年12月) |
中国
[编辑]此章节尚无任何内容,需要扩充。 (2024年12月) |
改善阿以关系
[编辑]结束缓和
[编辑]卡特任职初期签署的第18号总统指令标志着对缓和政策的价值进行了根本性的重新评估,并使美国走上了悄悄结束缓和战略的道路。
核战略
[编辑]第59号总统指令极大地改变了美国针对苏联的核武器目标。该指令在国防部长哈罗德·布朗的协助下实施,正式将美国置于新战略之列。
军备控制
[编辑]政策
[编辑]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布热津斯基在政治参与的高峰期参加了三边委员会的成立,以更紧密地巩固美日欧关系。同时策划了以人权论述对苏联发动攻击的意识形态战争,吉米卡特总统的《埃及-以色列和平条约》也是由他主导完成。之后转而支持波兰和阿富汗对苏联的战争,并煽动了苏联内部一些分裂独立的思想,[4]同时拉拢了邓小平希望经济改革的思想,成为对抗苏联的隐形战线,90年代后着重于乌克兰更加独立对抗俄罗斯的策略,以及北约扩张计划同时在经济上创立巴库-第比利斯-杰伊汉管线的输油管让北约前缘国家多了一些经济共同利益的串联。[5]
总体而言布热津斯基是攻势现实主义的代表风格人物[6],其确立为了打倒主要敌人其余一切人物都可以联手的利益导向思维,不论对方政权是什么宗教、领导体制、战争手段的信奉者都可以成为联手对象。
观点
[编辑]- 布热津斯基认为中美关系是稳定且积极的,对美国来说中美关系是今后美国最重要的三、四对双边关系之一,也同样是中国最重要的三对关系之一,因而二者应该建立两国集团共同面对现实。
- 认为美国目前的战略重心仍在欧洲,并未移向亚太。
- 认为中国的繁荣、民主与两岸统一之间有着微妙的联系。
- 苏联解体后的1993年布热津斯基在著作《大失控与大混乱》(又译:《失控-解读新世纪乱象》)中预言了21世纪中国崛起,并预言中国将成功采用非西方的道路崛起从而带给西方模式很大杀伤力,同时自动的、被动的成为一大群国家的领袖,这些国家都将中国看成楷模与自己的未来,最终中国将站在多选题面前选择如何塑造世界,然而不论如何选择都意味着它具有主动权地位。[7]
主要著作
[编辑]- 《两个时代之间-美国在电子技术时代的任务》(Between Two Ages Americans roles on the technetronic era) The Viking Press 1970
- 《布热津斯基言论选集》1979上海译文出版社
- 《实力与原则 布热津斯基回忆录》,中文版1985世界知识出版社
- 《运筹帷幄》,中文版1989译林出版社
- 《大失败 20世纪共产主义的兴亡》1989,中文版1989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
- 《大失控与大混乱》,中文版1994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失控 : 解读新世纪乱象》 天下文化 出版
- 《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1997,中文版1998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 《大国政治——全球战略大思考》,台北,立绪文化出版[8][9]
- 《大博弈——全球政治觉醒对美国的挑战》2008,中文版2009新华出版社
- 《美国的抉择——是王道还是霸道》,台北,左岸文化出版
- 《第二次机遇:三位总统与超级大国美国的危机》,中文版2008上海人民出版社
- 《战略远见:美国与全球权力危机》,中文版2012新华出版社
家庭
[编辑]布热津斯基家族祖上来自别列扎内(位于今乌克兰境内),布热津斯基一名即和“别列扎内”有关。父亲是波兰外交官塔德乌什·布热津斯基,
妻子是艾米莉·贝奈斯·布热津斯基,儿子是伊恩·布热津斯基和马克·布热津斯基,女儿是米卡·布热津斯基。侄子是马修·布热津斯基。
参考文献
[编辑]- ^ Zbigniew Brzezinski, National Security Adviser to Jimmy Carter, Dies at 89. New York Times. 2017-05-26 [2017-05-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27).
- ^ Hoagland, Jim. Zbigniew Brzezinski, foreign policy intellectual who served as Carter's national security adviser, dies at 89. The Washington Post. May 26, 2017 [May 27,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3).
- ^ YouTube上的Al Jazeera: One on One – Zbigniew Brzezinski
- ^ Brzezinski, Zbigniew (August 31, 1978). "Strategy for Camp David" (PDF). [2020-04-1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2-22).
- ^ The Geostrategic Triad: Living with China, Europe, and Russia. Center for Strategic & International Studies, December 2000. ISBN 089206384X
- ^ Reagan poprosił Brzezińskiego, by został także jego doradcą. [2020-04-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6).
- ^ 文汇-24年前布热津斯基的神预言[永久失效链接]
- ^ 大國政治:全球戰略大思考. 博客来. [2020-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9).
- ^ CP1897.com | 商務印書館門市網站. www.cp1897.com.hk. [2020-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