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号驱逐舰
丹阳号驱逐舰 | |
---|---|
概观 | |
舰种 | 驱逐舰 |
舰名出处 | 丹阳号 |
拥有国 | 中华民国 |
舰级 | 阳字号驱逐舰 |
制造厂 | 佐世保海军工厂 |
动工 | 1938年8月2日 |
下水 | 1939年3月24日 |
服役 | 1947年7月6日 |
退役 | 1966年 |
结局 | 1971年11月拆解 中华民国海军将舵轮和锚归还日本 车叶留于高雄左营军港 |
除籍 | 1970年 |
技术数据 | |
标准排水量 | 2,033吨 |
满载排水量 | 2,400吨 |
全长 | 118.5米 |
全宽 | 10.8米 |
吃水 | 3.8米 |
锅炉 | 吕号舰本式重油锅炉3座 |
动力 | 舰本式蒸汽涡轮主机2座2轴 |
功率 | 52000匹 |
最高速度 | 35.5节 |
续航距离 | 5000浬(18节) |
乘员 | 239人 |
武器装备 | 1座八九式127毫米双联装高炮、2座九八式100毫米双联装高射炮、8座联装型九六式25毫米高射机炮、2座40毫米L/56高射炮、2条MK6型深水炸弹投掷轨MK9型深水炸弹24枚 4挺三年式重机枪(日械再武装) 3座127毫米Mk.12单管炮、2座76毫米Mk.22单管炮、10座40毫米L/56防空炮 4挺勃朗宁M2重机枪、2条MK6型深水炸弹投掷轨MK9型深水炸弹24枚(美械再武装) |
丹阳号驱逐舰(舷号DD-12),原为大日本帝国海军雪风号驱逐舰,日本佐世保海军造船厂建造,1940年完工服勤,曾多次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海战。1945年日本投降后,中国代表依盟国议定在1946年6月28日派员于东京抽签获得八艘日舰;其中一艘即为丹阳舰,1947年丹阳舰由日本驶至上海高昌庙码头,同年7月3日正式移交中华民国,并于1948年5月1日正式命名为“丹阳”,后于1966年除役。[1]
概述
[编辑]1946年12月30日,“雪风”被指定为特别保管舰,并以战时赔偿舰引渡到联合国[2]。“雪风”的乘组员们不但没有自暴自弃,反而到最后仍细心地整备,而联合国方面则感叹“战败国的军舰仍不理后事,细心地整备及保养舰只,真是令人惊叹”[3]。
1947年6月28日,在东京盟军总部大礼堂举行日本赔偿舰的抽签,由中国海军上校马德建抽签抽到雪风号,雪风号遂加为中华民国海军舰队。[4]1947年7月3日抵达上海高昌庙码头,于7月6日移交至中华民国,翌年5月1日改名为“丹阳舰”(DD-12)[5]。成为中华民国舰队的旗舰[6]。
雪风号在移交时是无武装状态,长时间停泊在上海无法出海,仅在港内担任训练舰,无正式编制。直到1948年,由于国民政府在国共内战不断战败以及美援断绝的情况下,将丹阳号及相同命运的日偿舰开始自上海拖曳到台湾基隆以免遭共产党掳获。
丹阳号在基隆牛稠港船坞实施舰体修整,再拖到左营军港执行再武装计划,直到1952年完工担任战备,同样担任中华民国海军的旗舰;再武装的丹阳号主要武器分别是舰艏A炮塔的双连装八九式127毫米高射炮、舰艉X、Y炮塔的九八式100毫米高射炮,搭配海军自行以钢板焊接而成的四角型炮塔,射控装置则以技工人力调校整合[7][8]。中口径武器同样运用日制的九六式25毫米高射机炮,因台湾岛上无鱼雷发射管库存,因此丹阳舰取而代之的配置了比原先更多的25毫米机炮强化对中小型舰艇的压制火力。
1953年8月,由中华民国海军总司令马纪壮中将率队,编入丹阳舰、太昭号巡防舰、太湖号巡防舰等3舰组成首支敦睦舰队赴菲律宾访问。除了外交任务外,1953年至1954年期间,丹阳舰在作战任务的重大成绩为截获支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波兰油轮“普拉沙”号及苏联的“陶浦斯”号。其后因日本制造的武装、弹药及零件逐渐用尽等补给问题,丹阳号于1956年进行岸轰任务回航后在左营进行武装改造,此次改造将所有日制武装与射控系统通通拆除并全面更换美制装备。
丹阳号更换的武器包括主炮统一为MK37 mod0 38倍径5吋舰炮,该炮为开敞式设计,无搭配雷达与射控系统,只能对海射击;该型炮原本主要配备在美军后勤舰艇上,在1950年代中期国府采购一批供太字号驱逐舰及尚服役战备的阳字号驱逐舰换装。副炮则加装当时在永字号、江字号等巡逻舰上普遍运用的MK22 50倍径3吋舰炮及8门M1高射炮、SC-2搜索雷达、MK6型深水炸弹施放轨等。和前几型的差别最大者尤以40快炮为甚,由于丹阳舰始终没有可以信赖的火控系统与雷达为主炮获得完整的火力优势,1950年代初首次再武装时甚至造了个假雷达欺敌,在面对以快速炮艇、鱼雷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时需要倚靠大量中近距离驳火武器取得火力优势,因此到服役后期甚至搭载了10门40快炮。
重大事件
[编辑]拦截苏联油轮
[编辑]1954年6月23日,苏联油轮陶普斯号(俄语:Туапсе、拉丁语:Tuapse,中文也译为“图阿普斯号”[9])在运送油料从中东前往上海途中,在巴士海峡附近公海上被丹阳号驱逐舰拦捕,随后被带往并被扣押于高雄,所载的油料被充公。[10][11]陶普斯号船体亦被改名为“会稽舰”,编入中华民国海军,成为中华民国海军的运油舰。船上的中外籍船员则遭到扣留。
九二海战
[编辑]丹阳号在1958年8月23日爆发的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时并无直接参与战役,只有在同年9月为了救援于九二海战遭重创的沱江号巡逻舰时曾短暂开赴金门前线救援。当时的丹阳号极速仅剩29节[12]。
1959年8月3日,丹阳舰宣称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2艘巡洋舰(实为近海巡逻舰[13],但中共方面无资料)交战,取得击沉1艘、重创1艘的战果[14]。在1964年5月1日支援四礵列岛的特战渗透任务。
除役
[编辑]丹阳舰在1964年12月举办的观舰式仍编列于战列之中[15]﹐但是机件老化及后勤料件取得不易等问题仍让海军决定在1965年12月16日将她降旗停役,1966年11月16日正式除役。随后丹阳舰靠泊在左营港作为训练舰,1969年夏天因暴风雨导致舰底破损,在舰龄29年时开始解体处分,并在1971年12月31日完成拆解。
丹阳舰除役起,曾在雪风号服役的日本人组成了“雪风永久保存期成会”(会长:野村直邦),该团体致力于促成“最后之日本海军舰艇”能归还日本(正式的手续上不是从中华民国海军舰艇中“归还”,而是“赠送”),但1969年暴雨造成的破损让雪风号在技术上要拖曳回日本已不可行,遂在1970年再次进行联络后便将该舰解体[16]。另亦出现因老化而解体的异说。1971年12月8日,中华民国政府将舵轮及锚赠送日本[17],舵轮于江田岛的旧海军兵学校内的教育参考馆内,而锚则在庭园中展示[18]。另外,一只车叶及舰钟于台湾左营的海军官校展示[19]。
历任舰长
[编辑]- 褚廉方 上校:1949年1月1日 -
- 俞柏生 上校:1952年10月16日 -
- 邱仲明 上校:1954年2月1日
- 王庭萀 上校:1957年4月23日 -
- 王椿庭 上校:1957年9月30日 -
- 林植基 上校:1959年3月1日 -
- 雷泰元 上校:1961年12月16日 -
- 彭运生 上校:1963年2月16日 -
- 赖成杰 上校:1965年12月16日 -
参见
[编辑]阳字舰
[编辑]资料来源
[编辑]- ^ 丹陽軍艦 丹陽沿革史. [2016-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23).
- ^ #不沈舰生涯(新版)169页、#雪风ハ沈マズ新装446页
- ^ #不沈舰生涯(新版)169-170页
- ^ 不死鳥 ~丹陽艦. [2016-09-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30).
- ^ #雪风ハ沈マズ新装447页。赤い夕阳、もしくは朝阳という意味。
- ^ #不沈舰生涯(新版)176页
- ^ 由于当时中国并未有自行制造火炮的技术,因此无武装的雪风号使用的武装从何而来一直有存在争议。曾有研究者认为,应该是从同时移交的宵月号驱逐舰换装过去的;但宵月号时亦为无武装状态移交,该论点不攻自破。因此目前研究者普遍认为,丹阳舰的主炮是从高雄寿山要塞中拆出,同时移出的还有一批该炮的弹药。
- ^ 除了武装来源外,当时中华民国缺乏船只相关设计图来进行维修及武装整合的经验,“雪风”为何能在短时间内修复完成也是军史界的一个谜团;曾有杂志提出,当年中华民国海军中有旧日本海军技工所组成的青团来协助进行日本制军舰维修,但这传言在目前并未获得任何官方文献或是当事者证实。
- ^ 美蔣合謀海上劫持蘇聯油輪. [2016-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4).
- ^ "Russian-Taiwanese Relations: Current State, Problems, and Prospects of Development" by P. M. Ivanov
- ^ Beatrice Daily Sun 1954年6月25日
- ^ #雪风手记634页
- ^ 中華民國海軍 >>軍武展示 >>老軍艦的故事. [2016-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23).
- ^ #雪风手记57页
- ^ #雪风ハ沈マズ新装449页
- ^ #不沈舰生涯(新版)195页
- ^ #不沈舰生涯(新版)203-204页
- ^ #雪风ハ沈マズ新装450页、#雪风手记12页
- ^ #雪风手记35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