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用户:单兆荣/高雅美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高雅美是一位声乐家,专攻花腔女高音。1960年代各地巡回演唱会。台中静宜文理学院音乐系担任教授,台中儿童合唱团团长兼指挥,中部大专院校联合合唱团指挥,台南家专音乐科教任教。


求学与婚姻

[编辑]

出生台南,东京读幼稚园,1923东京大地震,母亲许美[1] 带所有孩子返台。 1927冈山读小学,1933再赴日本读下关梅光女学院。[2] 1936.10.31父亲高再祝医师病逝,母亲许美带全家11个孩子再赴日。1937七七事变后,许美带高雅美之后的4个子女到青岛避难,战后才返台。

1940在父亲高再祝友人林茂生介绍下,高雅美回冈山建安医院与早稻田大学法学部毕业的东京辩护士黄天纵(台南固园黄溪泉长子)订婚。1940.5.17高雅美进入东京帝国高等音乐学校 声乐部。[3]1942.9.25毕业,[4] 曾在东京日比谷音乐厅和青年会馆演唱。 1943.4.6与黄天纵在东京淀桥西大久保路德教会结婚。

演唱会与教学

[编辑]

1942毕业时,被帝国音乐学校选为独唱,在东京日比谷音乐厅,由日本皇家管弦乐团的长笛演奏家石川寛担任伴奏。

1953.10.18,台北中山堂独唱音乐会,高雅美独唱,二姊高慈美钢琴伴奏。

1953.12.11,台中市家事职业学校慈善音乐会,由玛礼逊学校合唱团、东海大学合唱团共同演出,高雅美与东海大学郑德安教授担任指挥,并表演女高音独唱。

1955,第一次“高雅美学生发表会”,在高雄,二十多位学生演出。 又担任中国医药大学合唱团的指挥,任教静宜大学音乐课。

1958,受聘担任台中儿童合唱团团长、指挥。随夫婿黄天纵调台中地方法院庭长,住台中。在台北辜伟甫、李超然、陈逊章和台中郭顶顺、林云鹏、江灿琳等人筹划下,成立台中儿童合唱团。郭顶顺提供丰原客运的招待所作为合唱团练唱的场所。1960年代数次全岛演唱及举办关仔岭音乐营。

1962.1.14,台中市家事职业学校演唱会,指挥中部大专院校联合合唱团,演唱〈蓝色多瑙河〉、〈高山蔷薇开处〉、〈古相思曲〉、〈问我何由醉〉等,郑琼珠伴奏。

1965.1.19,台中市家事职业学校“纪念国父百年诞辰暨庆祝台中广播电台二十周年台庆联合音乐会”,指挥静宜合唱团,演唱〈问莺燕〉等。

1966.3.26,台中静宜女理学院音乐会,高雅美编导音乐剧《卖火柴的女孩》,并巡回台南市、高雄市、嘉义市表演,是台湾人首次观赏西式音乐剧。

1968.10.22与台中儿童少年管弦乐团举行联合发表会,在台中联美戏院。

1968.12.6庆祝中华文化复兴节联合音乐会,台中市第一中学礼堂。

1969.2.22 十多天的屏东、高雄、台南、清水等地作旅行演唱。

1969.7.18为高再得长老娘侯青莲长老八秩寿辰演出,在台南光华女中大礼堂。[5]

1950-60年代,一年一度在台北中山堂的圣诞节弥赛亚独唱。高慈美、林桥钢琴家举办的台湾巡回音乐会独唱。

1960年代,在台湾各地的巡回演唱,经常演出歌剧的著名曲目,如《茶花女》、《蝴蝶夫人》、《魔笛》、《弄臣》、《托斯卡》、《波西米亚人》、《拉莫摩的鲁契亚》…等选曲,钢琴伴奏为堂姐高锦花或二姊高慈美。也在YMCA主办的《弥赛亚》中担任女高音独唱。[6]

1968夫婿黄天纵因当时贪污渎职风气,辞去公职,返回台南开业,高雅美仍常往返台中教学。

1970年代,往返美国、台湾两地。 1980年代,定居美国纽约市。在当地担任基督教长辈会会长,教导音乐唱歌,介绍台湾新移民认识纽约市丰富的音乐及艺术生活。

1997.2.28,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卡萨米勒戏剧院,由杨呈伟°编导的音乐《未完成的梦》,将台湾的二二八悲情于国际舞台呈现。高雅美以76岁高龄清唱〈雨夜花〉及一首已近失传的原住民歌曲,并朗诵诗文〈故乡〉。 2023.1.9高寿102岁。

2024.7.13高雅美纪念音乐会,由昔日台中儿童、少年合唱团的团友,陈秀兰、赖建中、杨艾琳、郭晓玲、洪锦鈓等号召“台中儿童、少年合唱团”团员以及“高长亲族唱诗班” 、[7]幕声合唱团、美丽人声合唱团共同演出,在台北市松山文创园区诚品演艺厅。首演曲目有二:1980年代高雅美作词作曲,由王明哲演唱“台湾进行曲”、“咱要再相见”。

学生

[编辑]

1950年代以康定情歌等民谣知名的李安和,台北乐会的女高音杜月娥等,旅美音乐家《一九四七序曲》的作者萧泰然。[8]

1960年代台中儿童合唱团出身的还有陈秀兰、法兰克福歌剧台柱的陈丽婵、萧惠芬、杨艾琳、郭晓玲等。[9]

家族

[编辑]

夫婿黄天纵,台南固园黄溪泉长子,律师、法官、庭长。

长女黄美幸,以台美人身份参与政治与社会改革,包括全美台湾同乡会会长、民进党外交部主任和侨务委员会主任,创办各种基金会。

外孙杨智伟投身第二代的政治改革,杨呈伟和妻子森下迪娜都是百老汇音乐剧要角,著名音乐剧有《铺轨》、《囍宴》。

祖父高长,父亲高再祝医师是高长第四子,母亲许美是许翰民医师之女。家中有7男4女,其中4位医师-长子高耀东、三子高耀苍、四子高耀星、五子高耀明;2位牧师-六子高耀然、七子高耀民;次子高耀西为工程师(东京芝浦工业大学)。4名女子都是音乐家,长女高智美担任长荣中学和女中音乐教师25年,夫婿洪雅烈医师;次女高慈美(1914.2.17-2004.7.28)钢琴家,师大音乐系教授34年,夫婿李超然(李春生曾孙);四女高圣美也就读日本下关梅光女学院,并继续到东京深造音乐。三女高雅美在家中排行第六。

家族里著名的音乐人,还有3B管弦乐团创办人堂哥高聪明,是高长的长男高金声的五男。



参考资料

[编辑]

参见 https://zh.wikipedia.org/wiki/Help:如何引用来源 来在文中插入参考资料,它们会自动显示在下方}}


外部链接

[编辑]

{{| 格式例如 中文维基百科}}

  1. ^ 母亲许美:澎湖人,台北第三高女毕业。
  2. ^ 梅光女学校:美国新教创立的私塾。
  3. ^ 帝国高等音乐学校:1928创于福井直秋,但因为创校理念不合,出走另设五藏野音乐学校;1930改由铃木镇一主持,为第二次帝国音乐学校。因为西式教学法,吸引百多人转校至此,高慈美为其中之一。可惜1945年5月25日毁于二战的东京大空袭,废校未再复校。
  4. ^ 日本学制为三学期:第一学期4月-8月,第二学期9月-12月,第三学期1月-3月。 从高雅美的学历证书上,可知东京帝国音乐学院修业2年。
  5. ^ 八秩寿辰演出的盛况曾报导于《瀛光》244期,1969.8,p.13-15。
  6. ^ 演出资料,部分录自徐丽纱、邱宜玲、马上云合著,《台中市音乐发展史-西方音乐篇(上偏)》,1999.8,台中市政府文化局出版。
  7. ^ 高长亲族唱诗班:1959在台南的高外科举行园游会,借光华女中礼堂举行聚会和运动会。1984高俊明牧师从狱中被释放后,每年1月1日早上10点,在台南的教堂或台北的神召会举行感恩礼拜,已60多年来。这次纪念音乐会曲目,是每次聚会必然欢喜唱的二首歌。日语的“白百合花”、台语的“咱著来吟诗”。
  8. ^ 萧泰然:长荣中学高三的钢琴老师是高智美,投考师大音乐先修班的声乐老师是高雅美,读师大音乐系的老师是高慈美,娶的夫人是堂妹高仁慈(高长五男高端立的长女)。
  9. ^ 杨黄美幸,母亲,努力不懈的美丽人生 ─写于2024年纪念音乐会前夕,Yahoo新闻【专栏】 ,2024.7.12。https://tw.news.yahoo.com/%E5%B0%88%E6%AC%84-%E6%AF%8D%E8%A6%AA-%E5%8A%AA%E5%8A%9B%E4%B8%8D%E6%87%88%E7%9A%84%E7%BE%8E%E9%BA%97%E4%BA%BA%E7%94%9F-%E5%AF%AB%E6%96%BC2024%E5%B9%B4%E7%B4%80%E5%BF%B5%E9%9F%B3%E6%A8%82%E6%9C%83%E5%89%8D%E5%A4%95-205605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