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讨论:蒋渭水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条目依照页面评级标准评为丙级
本条目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传记专题 (获评丙级高重要度
这个条目属于传记专题的一部分,用于整理和撰写维基百科中的人物条目。欢迎任何感兴趣的参与者加入这个专题参与讨论
 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丙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高重要度
台湾专题 (获评丙级高重要度
本条目属于台湾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台湾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丙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高重要度
台湾条目提升计划停止运作[]
支持台湾,请将此条目提升为标准条目或至台湾人讨论版提出改善建议。
请至条目提升检讨留下您宝贵的意见,并持续改善条目品质。


Untitled

[编辑]

可以推断要是蒋渭水能活到当时,他一定也会遭迫害。

这里不是写小说的地方。— 2007年7月19日 (四) 13:48 (UTC)[回复]

蒋渭水的弟弟先帮助国民党,然后国民党还迫害他,没看到吗!61.224.47.64 2007年7月20日 (五) 10:26 (UTC)匿名者[回复]

民进党一帮人都是被迫害妄想狂?— 2007年7月20日 (五) 11:05 (UTC)[回复]

应该说:中国国民党来台湾后,犯的的错误,例如,杀人、关人、压迫人民等等等是“罄竹难书”

  • 看来国民党的党徒真的是不会用逻辑及人性思考,整篇文章写得清清楚楚,还以为被迫害是被害妄想。国民党会迫害左派的蒋渭川、也会迫害右派的林献堂,更会迫害跟政治无关的小市民、农民等等,不但迫害台湾人、也迫害中国人;这样的政党真的应该跟纳粹一样判定为非法组织。61.224.40.156 2007年8月5日 (日) 09:58 (UTC)匿名者[回复]

看完上面留言...见证了国民党的洗脑功力,也见证党国余孽的可耻,User:囧,你真是个台奸华客卖国贼—218.172.121.130 2007年8月6日 (一) 15:24 (UTC)[回复]

有关“蒋渭水被誉为台湾的孙中山”,谁知道这句话的出处?

疑问

[编辑]

话说最近通识要期末考,找相关资料,又回到了维基百科,看到维基百科里面讲“从公开表示自己是中国人,并主张台湾是中国领土”,但是查外面的资料说蒋渭水“从未”说自己是中国人,所以想请问一下,这一段话是不是有缺一个“未”字,故该改成“从公开表示自己是中国人,并主张台湾是中国领土”啊?--KOS-MOS(和我联络) 2008年1月16日 (三) 13:14 (UTC)[回复]

删除侵权内容

[编辑]

删除侵权内容,原文请参见:http://www2.thu.edu.tw/~chinese/2008works/96-student/04/3185/003.doc

--人不狂吃枉少年 (Kleistan)撂狠话 2009年3月10日 (二) 15:37 (UTC)[回复]

渭水之名可有渊源?

[编辑]

请问“蒋渭水”的“渭水”两字取名可否有渊源,本人生于渭水之滨,即今陕西关中渭河流域。为何蒋先生以此地名为自己的名字,这使我们三秦儿女培感亲切。请有关历史专家予以考证。多谢。—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113.88.235.76对话贡献)于2009年5月24日 (日) 20:19加入。

改进建议

[编辑]
丘秀芷著的《民族正气:蒋渭水传》可能的话,最好也借来看一下。作者有访谈陈甜(蒋氏之妾)、蒋花(蒋氏胞妹)的资料,以印证生于1890年8月6日的说法。黄煌雄在新版的《蒋渭水传》不知道有没有提到这一段,阁下可以留意一下。--Mihara57 (留言) 2010年10月21日 (四) 13:53 (UTC)[回复]

已经看到有人默默的进行质量提升,倍感欣慰,或许您认为只是小小的修订整理,但对于整体计划仍有莫大帮助,敝人也因此更有动力进行,兹修整条目如下:

以下内容在寻找出来源后再移至新条目渭水春风
渭水春风》由台北市文化局委托创作,为2010年台北艺术节重点节目之一。主要创作群:艺术总监、编剧、作词杨忠衡,音乐总监、作曲冉天豪,导演符宏征,编剧林建华,作词蒋渭水、向阳、林建华、连启杰,舞台设计王孟超,舞蹈设计伍锦涛,服装设计林恒正,灯光设计黄祖延,歌唱指导魏世芬。主要演员:殷正洋、洪瑞襄、程伯仁、江翊睿、罗美玲、陈何家、徐诣帆……,以及流浪舞蹈剧场的舞者,并由邱君强指挥台北市立交响乐团联合演出。该剧演出后反应热烈,总统马英九夫妇、副总统萧万长夫妇,文建会主委盛治仁等多位政府要员均前往观赏。

整个来源都是在说明蒋渭川其后代,放此条目只会让本条目失去中立性,故先移除待移至蒋渭川条目。
马英九竞选2008年总统,中国国民党以蒋渭水做为台湾人的代表,以在国民党党部大楼上设立多层楼高的巨型肖像看板等方式,以尊崇蒋渭水的方式作连结,用以对抗民进党的“本土牌”。民进党则以蒋渭水的亲人的下场“嘲笑”国民党的“蒋渭水牌”:蒋渭水的家人则在台湾“光复”后欢迎中华民国接收台湾,但遭国民党迫害,甚至有被杀害者[1]

另外提供网络资源如下,若抢先增订者2/3以上可做为条目“新条目候选”的主编者贡献积分。

--安可 留言請按此请来启动质量提升讨论2010年10月22日 (五) 14:52 (UTC)[回复]

蒋渭水文章有问题的段落

[编辑]

以下是从蒋渭水的版本14677961取出有问题部分,还待讨论与修正。

  1. 生日采用自由时报读者投书指出的1890年8月6日说法,可惜该文章是不可靠来源,该文指出有三个版本,一为一八八八年二月八日(百多年前的户籍登记),二为一八九○年八月六日(该文所据),三为一八九一年二月八日(台北市政府所据),在官方蒋渭水文化基金会的版本也是1891年2月8日,应该采用官方版本还是民间版本?

另外其他错谬之处也还请能在本期台湾条目质量提升计划11月2日结束前提出,敝人会尽力查询并修正。--安可 留言請按此请来启动质量提升讨论2010年10月21日 (四) 06:51 (UTC)[回复]

有些不太明白。请问不可靠来源的文章,是指〈自由时报读者投书〉吗?那是如何判断它不可靠的?还是指它被放上{{vc}}模板。黄信彰从几个物证推理外,又向长子蒋松辉、学者庄永明两位求证,是不是还不够权威呢?另官方版本是指第一、三个版本?民间版本是指第二个吗?官方还未正式承认的资料,应该就是民间吧?--Mihara57 (留言) 2010年10月21日 (四) 11:30 (UTC)[回复]
蔡培火(总统府国策顾问)〈重温历史‧奋发自强 光复节忆抗日民族运动〉《联合报》(1981年10月25日,14版):“我生于民国前二十三年,比林献堂先生小八岁,比蒋渭水先生大二岁”蔡培火在维基百科的资料是生于1889年,他认为自己岁数是比蒋渭水大的(先不管差一岁或两岁),这样想就不是1988年了。我想类似例子还很多吧?另外,第三个版本的1891年年2月8日,文章中描述得不详细,不知来源所据何处,市政府不采用1890年的版本总有个理由吧?--Mihara57 (留言) 2010年10月21日 (四) 11:48 (UTC)[回复]
根本问题是来自于黄煌雄著的《蒋渭水传》,也就是市政府认定的第三版本。生年月日可以说像是“拼凑”出来的,若不是因为辈份、知名度高的关系,可能早就群起指责了。黄信彰字里行间暗批的对象很明显,对第三个版本描述太少也是这个原因。前一年的2006年拿到新版的《蒋渭水传》,他大概也疑惑参考书目为何不将丘秀芷著的《民族正气:蒋渭水传》列出来,书中所用的出生资料跟前版一样还是没变。蒋氏后人对生日的认定一律是农历6月21日没有错,蒋松辉在黄煌雄的书中,仅提到他父亲在1891年出生(我甚至怀疑是不是有被修改),没有提到何月何日。推断原因,可能是黄煌雄坚持引用第一个版本的生日资料,放弃1988年不合理的年份,再配合蒋渭水岁数(据蒋渭水与亲友所述),综合后才有了1891年的新数据。《蒋渭水传》中有刊出台北医学校成绩单的文件影像,以及《墓志铭》全文,皆显示1890年的农历6月21日。未见黄煌雄解释它用的版本为何与别人不同,恐怕实情也不便多说,我想学术界里私底自有评断,不妨请教一些台湾史研究的教授。假如若干年后人事已非,继丘秀芷之后,总算等到有人敢写翻案用的《蒋渭水传》。是否到时蒋渭水条目才能放心,不再理会官方认定的第三版本?如果不能放心,可以加个注释说明还有官方的第三版本,以及为何本条目不用第三版本的原因。--Mihara57 (留言) 2010年10月22日 (五) 11:26 (UTC)[回复]
(~)补充 蒋渭水的生日方面,敝人支持官方说法,就是蒋渭水文化基金会、台北市政府与台湾大百科等所采用的1891年2月8日,最主要原因是符合大众主流说法,这也是根据方针而所采用的最有力说法。--安可 留言請按此请来启动质量提升讨论2010年10月22日 (五) 15:42 (UTC)[回复]
(!)意见 就连蒋渭水文化基金会的内部也不见得认同这个官方说法,敢怒不敢言。至于该条目,怕后续有争议,我原先希望经由讨论、投票再决定要用哪个版本,以平息争议。不过修改若是根据维基的方针,那大概也可以定案了。本人已于注解中说明版本差异,比较关心的人可以自行了解,避免被误导。不甚在意的人就根据官方、主流说法,避免产生一堆疑惑。--Mihara57 (留言) 2010年10月22日 (五) 16:25 (UTC)[回复]
已将各种版本陈列于注释,并平衡各方说法,采用官方说法也是避免争纷。--安可 留言請按此请来启动质量提升讨论2010年10月28日 (四) 07:53 (UTC)[回复]

台北市渭水路的命名缘由,维基百科一直没有定论,详情见讨论:台北市道路列表于2006年“关于渭水路”的讨论。该条目则描述渭水路:纪念蒋渭水。(亦有观点认为源自中国山川)。其实台湾光复后,位于大同区台湾民众党旧址,已有一条渭水街(注意是街)。据称曾是民众党成员的黄朝琴担任台北市长,将前面那条路命名为“渭水街”(行政区在太平町建成町),后来1947后才改名“天水街”(二二八事件当时的报纸、文件可能有提及当时的路名是哪一个,有待确认)。而位于中山区的渭水路,报纸有时也会称为渭水街(《联合报》最早在1958年提及该街名,后来又陆续出现46次)。不知是记者不够严谨,路与街不分清楚。或是最早就叫渭水街,以致于改名后不能习惯,才有一段称呼混乱的过渡期。所以我的假设是,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取名一部分的灵感是来自大同区的“渭水街”,而依渭水在中国大陆的方位归划进中山区的某条路上。纪念的说法我想应该不太可能的,但灵感应该与原渭水街脱不了关系,原渭水街也容易与旧址联想在一起,将两者的联系切断亦符合官方的利益。由于与中国河川同名,所以幸运保留下来了,但免不了要移到他处,亦可打发怀念蒋渭水的群众(当初命名,应该不光是台北市长黄朝琴个人的想法,怀念蒋渭水的群众亦可能也有参与其中,所以随意废掉路名并不妥)。台北市道路列表虽然说有些路名取自“名山大川”,但其实仔细看看都是行政区,没有一个是大川、支流的。台北市没有黄河路、淮河路、长江路(板桥有)、珠江路、黑龙江路……。所以该条目的讨论区,就有人想当时民国是不是有渭水县、渭河县等等或类似名称的行政区,结果都没有满意的答案,详见讨论:台北市道路列表。所以渭水路可能是台北市唯一有中国河川名称的路,否则试想渭水这条河川有何特别?凭它是黄河最大的支流?还是有个来台人士家乡在渭水旁?或渭水曾发生重大的历史事件?我想理由都还不够充份。以上仅是推论,还需要文献资料佐证。--Mihara57 (留言) 2010年10月21日 (四) 16:51 (UTC)[回复]

另见〈渭水路更名 蒋家后代遗憾〉《联合报》(2003年10月2日,B2版,宜兰县新闻):“渭水路的除名并不是台湾史上第一次,蒋朝根表示,台湾民众党本部所在,1946年也曾被命名为渭水街,后被陈仪更名天水路,尔后政府采取补救措施,新辟道路时在宜兰另设渭水路纪念蒋渭水。”--Mihara57 (留言) 2010年10月21日 (四) 17:52 (UTC)[回复]

太棒了!!!!!

[编辑]

我终于完成功课啰!!ㄏㄏ不错喔

这些修饰语算是非百科的语气吗?怎么改?

[编辑]

最近在蒋渭水见到这样的介绍(原文无加粗):

蒋渭水一生倡立4个深刻影响全台湾的重要事业;其一为史上第一个全台性的文化组织“台湾文化协会”,其二为第一份台湾人的报纸“《台湾民报》”,其三为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政党“台湾民众党”,其四为第一个全台性的工会组织“台湾工友总联盟”。在这4个足以代表蒋渭水各阶段社会运动成就的组织当中,发轫最早,并且对台湾民众最具有启蒙意义的,即是成立于1921年10月17日的台湾文化协会。协会创立会则明列以“助长台湾文化之发展为目的”……

--管闲事Inspector留言(←讨论页被墙? 2012年11月23日 (五) 01:04 (UTC)[回复]

蒋渭水一生倡立4个影响全台湾的事业;其一为史上第一个全台性的文化组织“台湾文化协会”,其二为第一份台湾人的报纸“《台湾民报》”,其三为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政党“台湾民众党”,其四为第一个全台性的工会组织“台湾工友总联盟”。在这4个组织当中,发轫最早即是成立于1921年10月17日的台湾文化协会。协会创立会则明列以“助长台湾文化之发展为目的”……

——乌拉跨氪 2012年11月23日 (五) 08:52 (UTC)[回复]

已照此修改。--管闲事Inspector留言(←讨论页被墙? 2012年11月28日 (三) 07:18 (UTC)[回复]

蒋碧玉与蒋渭水的关系

[编辑]

根据谷正文说法,蒋碧玉是戴传李的妹妹,从小被送入蒋渭水家中当养女。条目写成养女没错,但是写成“胞妹蒋花之女”可有出处?--欢颜展卷留言2016年1月1日 (五) 08:26 (UTC)[回复]

外部链接已修改

[编辑]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蒋渭水中的4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8年6月15日 (五) 03:15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