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稿:乌牛栏庄
根据维基百科删除方针,此页已被提出存废讨论。请前往“页面存废讨论”讨论是否应该被删除以协助达成共识。 理由:二者所述类似 请参考删除指导以获取更多资料。 |
您所提交的草稿仍需改善。在2024年10月8日由Kanshui0943 (留言)审阅。
如何改善您的草稿
|
乌牛栏庄是台湾日治时期的行政区名,由乌牛栏、阿里史和大马璘三个平埔族聚落组成,位于埔里盆地偏西的台地上。此地有大量平埔族群,在日治晚期,平埔族人口占全庄一半以上。这里有埔里最早建立的教堂,也曾是埔社番后代望麒麟的家族聚集地,日治初期更是日本人进入埔里的主要场所。[1]
地理环境
[编辑]埔里盆地座落于群山环绕之中,海拔约450至460米,地势大致由东向西倾斜。眉溪自雾社流向盆地北侧,而南港溪(即南烘溪)则从南方流向西北,两溪在盆地西缘汇合。汇合处形成的乌牛栏台地,是经水流长期切割后形成的断崖台地,较周围平原高出20至30米。虽然台地上水源稀少,但在断崖下方有一些涌泉可供取水,[2]这使得乌牛栏、大马璘和阿里史等主要聚落逐渐形成。
初期历史
[编辑]清代道光初年,平埔族的开垦活动始于盆地东南方的覆鼎金,随后向北推进至“北大埔”,再到乌牛栏台地北部,最终越过眉溪开垦北岸。虽然乌牛栏庄在道光20年(1840)之前已经形成聚落,但因缺乏灌溉水源,尚未发展成水田或旱田。
同时,来自台中丰原和东势的巴宰族部分成员迁移至此,建立了乌牛栏、大马璘和阿里史等社区。此外,属于高山族的埔里社番望麒麟及其后代也在此定居。从平埔族移居埔里的历史来看,乌牛栏台地并非最初的首选而是在后来大批巴宰族和道卡斯族迁入后逐渐形成的聚落。[3]
卫惠林在研究乌牛栏庄时,访问了八十多岁的耆老潘明文和潘万吉,询问聚落形成的原因。他们提到,当时移居的人数不多,为了安全,选择在台地上建立聚落比在平原更安全。因此,最初形成了乌牛栏社,随后在东边建立了大马璘社,西北方则成立了阿里史社。这些聚落开始在台地上从事旱作,并在南港溪河畔开垦水田,种植水稻。[4]:17
聚落的名称多来自原乡的番社旧称,如乌牛栏、阿里史、大肚城、水里城、日南和房里等,这些名称通常是由最早定居或人口较多的番社命名。
行政划设
[编辑]在日治初期,除了大埔城外,埔里社厅下的村落数量达128庄,其中57庄位于埔里社平原。这些村落中,大的有百余户,小的则仅有二十余户,后来成为“乌牛栏庄”的一部分,包括乌牛栏庄、阿里史庄、双寮庄、日北庄以及大马璘庄的一部分。
早期产业与趣闻
[编辑]在产业方面,平埔族于道光初年已开始学习水田耕作。进入日治时期后,水田稻作成为乌牛栏地区的主要农作模式,但主要依赖秋冬季节开垦河边的汜滥地(溪底田),而未如盆地东南方修建水圳。
根据当地老一辈的说法,庄内的耕地主要集中在台地的边缘,除了少数果树外几乎没有耕作土地,且缺乏井水,这使得台地居民的生活相对艰辛,因为他们必须依赖人力将生活用水从台地下方挑上来。据说,曾与乌牛栏庄同属巴宰族的牛眠山妇女,多数不愿嫁到这里,因为生活条件过于困难。有一处斜坡因此被戏称为“没某崎”,意指“讨不到老婆,只好自己到河边打水的人所走的斜坡”。[1][5]
参考文献
[编辑]- ^ 1.0 1.1 邱正略、; 康豹. 日治時期烏牛欄庄的人口結構與族群關係. 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2011, (71). doi:10.6353/BIMHAS.201103.0089 (中文(台湾)).
- ^ 杉目妙光. 《臺中州鄉土地誌》. 台北: 成文出版社. 1985: 页 69.
- ^ Shepherd, John Robert. Statecraft and Political Economy on the Taiwan Frontier, 1600-1800. 斯坦福大学. 1993: 202、276–279、381、391–393. ISBN 9780804720663.
- ^ 卫惠林. 埔里巴宰七社志. 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 2020-12-07.
- ^ 康豹、邓相扬、邱正略访问,〈潘金玉口述访问纪录〉(2005 年 8 月 23 日,埔里爱兰里,未刊稿)。
{{cite book}}
与{{cite journal}}
模板将参考资料新增至对应段落并修正格式。 冥王欧西里斯(留言) 2024年10月8日 (二) 03:19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