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灵棋经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灵棋经
其他名称
  • 《灵棋卜法》
  • 《灵棋本章正经》
类型子部术数
发行信息
出版地点中国

灵棋经》,中国古代的占卜书。书中记述了以抛掷十二枚特制棋子为手段的占卜方法,其法被称作“灵棋卜法”或“灵棋课法”。

源流

[编辑]

《灵棋经》的成书时间未有定论。《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则是书本出自六朝以前”[1]。最早介绍此书卜法的是生活于东晋末年至南朝宋刘敬叔,可知此书所成当在此以前。该书作者亦众说纷纭。刘敬叔在《异苑》中称此法由黄石公传给张良,后东方朔亦用之,其后隐秘不传,至晋朝宁康年间又由一个老翁传于襄城的法味道人,方才留存至今[2]。《灵棋经》的敦煌写本、日本抄本和《正统道藏》本中有与此类似的描述,还加上了此法曾传刘安的记述。尽管如此,由于这些说法所托作者大都是历史上知名人物而与民间方术、神仙故事关系密切者,且各种记述又颇多含混,历来被不少学者如晁公武吴师道刘基等质疑为后人依托附会。自宋明以后,一般各种流传本子都署东方朔之名。[3]

《灵棋经》有多个版本。敦煌遗书中有数个残卷经缀合后可见存留有一卷《灵棋卜经》写本和一卷无题写本,两个本子都是残本,写于唐末至宋初。传世的本子一般是二卷本,多是明清刻本,具有代表性的是《正统道藏》本《灵棋本章正经》和明朝汪浩刊本。日本有室町时代的数个抄本存留,其祖本源于其时日本与南宋的贸易活动。[3][4]

主要内容

[编辑]

卜法

[编辑]

使用十二枚分别写有“上”“中”“下”的棋子,抛掷棋子后,将实际呈现各种不同字样的数目,按排列组成各种卦象[3]

一百二十五卦

[编辑]

《灵棋经》将卦象分为一百二十五卦,书中依各卦记录其卦名、棋型和卦辞等信息。各卦名均为六字,卦辞则为四言[1]

参见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詹石窗. 灵棋课法的由来及其符号解读. 周易研究. 2001, (01): 68–78. 
  2. ^ 刘敬叔异苑》:十二棋卜出自张文成,受法于黄石公。行师用兵,万不失一。逮至东方朔,密以占众事。自此以后,秘而不传。晋宁康初,襄城寺法味道人忽见一老公,著黄皮衣,竹筒盛此书,以授法味,无何,失所在。遂复流于世。
  3. ^ 3.0 3.1 3.2 王晶波. 从敦煌写本看《灵棋经》的源流演变. 敦煌学辑刊. 2014, (04): 80–92. 
  4. ^ 王晶波. 續注、整合、定型:《靈棋經》動態生成考. 古文献研究. 2023, (02): 57–88.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