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法轮经
佛教 |
---|
佛教大纲 佛教主题 佛教专题 |
佛教大纲 佛教主题 |
转法轮经(梵语:Dharmacakrapravartana Sūtra;巴利语:Dhammacakkappavattana Sutta)是释迦牟尼在成佛后说的第一篇经(初转法轮),内容是释迦牟尼在鹿野苑对五比丘宣说中道及四圣谛。
汉传佛教有大正藏第2册《杂阿含经第15卷第379经》等译本[1];南传佛教巴利圣典收录在《相应部·56.谛相应·第11经》(简写 SN 56.11)及律藏五比丘说。在南传佛教,僧众会在节日里念诵巴利经,以忆念佛陀及圣者的证悟,亦提醒众生精进修行,以期解脱。
经题释义
[编辑]“法”(梵语:Dharma;巴利语:Dhamma)有多义,《瑜伽师地论》、《大毗婆沙论》与《俱舍释论》认为此处主要指四圣谛、八正道[2][3][4][5][6]。
“轮”(梵语:cakra;巴利语:cakka),《瑜伽师地论》解释,佛陀转所解法,置于阿若㤭陈如身中,他又随转置余身中,从“展转”、“随转”的意义,称为“轮”[2]。《大毗婆沙论》解释,“轮”“动转不住”、“舍此趣彼”、“能伏怨敌”,谓佛法传播如同车轮转动摧破无明、不善,因此称为“轮”[4]。
初转法轮的“法轮”,主要指四圣谛、八正道,以后也以此譬喻全部佛法。
Dhammacakkappavattana 由Dhamma+cakka+p+pavattana三个词语构成复合词,法+轮+转动 “法”依巴利圣典注释有八种意思:
- 教义, 如法句(dhammapada)
- 经历, 如法句1, 诸法意先导(manopubbangamadhamma)
- 境界, 如世间法或法界(lokadhamma, dhammadhatu)
- 真理, 如法句5, 此为真理(dhammo sanantano)
- 规则, 如缘生法(paticcasamuppanna-dhamma)
- 道德, 如道德的生活(dhammajīvina)
- 本性, 如虚幻的本性(maricci dhamma)
- 特质, 如低劣的特质或性格(hinaṃ dhammaṃ)
《转法轮经》的“法”, 依注释解释是指四圣谛[7] 法轮的“轮”指的是苦集灭道四圣谛的三转,四乘三即十二轮转(uppannaṃ dvādasākāraṃ paṭivedhañāṇam)。从苦的单纯知道、应知道及已知道开始,集因的知道、应知道及已知道,灭的知道、应知道及已知道至道的修习、应修习及已修习的不断重复,谓“轮”的意思。〈/br〉 “转”(巴利语:pavattana),依巴利注释解释, 佛陀以运转十力解释四谛十二轮的教说(dasabalassa pavattañāṇam)
背景
[编辑]《转法轮经》是觉者世尊首次向他人所开示的经典,世尊证觉后,并不想向他人说法,后又生起另一想法,向烦恼少的人说法,他首先想到的是他的二位老师:阿罗罗迦罗摩仙人(Āḷara Kālāma)及优陀迦罗摩子(Uddaka Rāmaputta)。但二人都已往生,故才想到随他修行的五位前侍从,即后来的五比丘。因此他前往波罗奈斯鹿野苑向这五位比丘说法。[8]
内容
[编辑]《转法轮经》是释迦牟尼佛证悟后开示的第一篇经。此经是佛陀阐述他的亲证,讲解他的中道法门。佛陀到鹿野苑向跟随他的五位沙门讲中道及四圣谛的三转十二行相。在开始时佛陀告诉苦行的五比丘舍弃追求欲望享受的乐行和折磨肉体的苦行的两种极端,因这两种极端无益,不能通往正觉。前者阻碍心智的发展,后者削弱了个人的智慧与能力。他批评了这两种无益的观念,通过自己的实修实证,认识分别了无利之法与有益之法,因此佛陀宣布了可行,理智及有益的中道修行方法,即八正道。众生修习中道法,可证悟四圣谛,走向圆满的清静涅槃及彻底解脱。
一开始,佛陀即对五比丘说要避免两个极端:沉溺在贪爱于感官物质享受。此端为低贱、粗俗、庸俗、可耻无益。另一端是不断进行自我折磨。此端是无益的痛苦,没高尚。 批评了二个极端后,佛陀即讲述他首创的中道。中道所起的心智力量及智慧可使人如实知道事物与现象的生起与消逝。修习中道能抑制贪欲,最终得证四圣果及贪瞋痴熄灭的涅槃。什么是中道?佛陀说:“中道即圣八支道”。然后佛陀列出八支圣道:
- 正见 (sammāditthi)
- 正思惟(sammāsamkappa)
- 正语(sammāvāca)
- 正业(sammākammanta)
- 正命(sammāājiva)
- 正精进(sammāvāyāma)
- 正念(sammāsati)
- 正定(sammāsamādhi)
然后阐述四圣谛:
- 苦谛 (dukkha-ariya-sacca)
- 集谛(dukkha-samudaya-ariya-sacca)
- 灭谛(dukkha-nirodha-ariya-sacca)
- 道谛(dukkha-nirodha-gamini-patipada-ariya-sacca)
说法完后,五比丘之一的㤭陈如首先得清净法眼,佛陀说“㤭陈如证悟了”(aññāsi vata bho Koņḍañño),从此被称为阿若㤭陈如。接着是诸天众欢喜赞叹。
版本
[编辑]转法轮经有多达二十几种版本[9][10],有巴利文和梵文版,汉译版则收录于《杂阿含经》、《增一阿含经》等,还有藏译版。
- 巴利圣典的《相应部·56.谛相应·第11经》, 赤铜鍱部本
- 巴利圣典的《律藏·大品·受戒篇》, 赤铜鍱部本
- 巴利圣典的《无碍解道》俱存品第七的“法轮论”[11], 赤铜鍱部本
- 梵文《Dharmacakrapravartana Sutra》[12]
- 汉译《杂阿含经》卷15第379经[1], 说一切有部本
- 汉译《增壹阿含经》卷14第24品5经[13][14]
- 安世高译《佛说转法轮经》[15][16]
- 义净译《三转法轮经》[17], 说一切有部本
- 《普曜经》卷7“拘邻等品”[18]
- 《方广大庄严经》卷11“转法轮品”[19]
- 《过去现在因果经》卷3[20]
- 《佛本行集经》卷34[21]
- 《摩诃帝经》卷7[22]
- 《四分律》卷32[23], 法藏部本
- 《五分律》卷15, 化地部[24]本
- 《十诵律》卷60[25], 说一切有部本
-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19[26], 根本说一切有部本
- 《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卷6[27], 根本说一切有部本
- 藏译《普曜经》第二十六章“转法轮”[28]
- 《大事》(梵文:Mahāvastu),说出世部本
- 梵文《俱舍释》
- 《法蕴足论》卷6[29], 说一切有部本
参考经
[编辑]《大毗婆沙论》解释本经“梵轮”意义时,引用《大四十法门经》[30]。《大四十法门经》相当于汉译《中阿含经》第189经《圣道经》,南传《中部》第117经《大四十经》[31][32]。
参考文献
[编辑]- ^ 1.0 1.1 《雜阿含經》卷第十五. 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二冊 No. 99. 求那跋陀罗译. 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7-23).
- ^ 2.0 2.1 弥勒菩萨说. 《瑜伽師地論》卷第九十五. 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三十冊 No. 1579. 玄奘译. 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12).
当知世尊转所解法,置于阿若㤭陈身中,此复随转置余身中,彼复随转置余身中,以是展转、随转义故,说名为轮。正见等法所成性故,说名法轮。
- ^ 求那跋陀罗译; 玄奘译; 印顺法师编. 四諦相應. 《雜阿含經論會編(中)》. 正闻出版社. 1989年: 108–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10).
- ^ 4.0 4.1 五百大阿罗汉等造.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第182卷. 大正藏第 27 冊 No. 1545. 玄奘译. 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2013-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如契经说:世尊转法轮,诸余世间沙门、婆罗门、天、魔、梵等,皆无有能如法转者。契经虽作是说,而不分别。云何法轮?齐何当言转法轮?契经是此论所依根本,彼所不说者,今应说之,故作斯论。云何法轮?答八支圣道;若兼相应随转则五蕴性,此是法轮自性。是我是物是相是性是本性。已说自性所以今当说。问何故名法轮?答此轮是法所成,法为自性,故名法轮。如世间轮,金等所成,金等为性,名金等轮,此亦如是。有说:此轮于诸法性,能简择,极简择,能觉悟,极觉悟,现观作证,故名法轮。有说:此轮能净圣慧法眼,故名法轮。有说:此轮能治非法轮,故名法轮。非法轮者,谓布刺拏等六师所转八邪支轮。问:何故名轮?轮是何义?答:“动转不住”义是轮义;“舍此趣彼”义是轮义;“能伏怨敌”义是轮义;由斯等义,故名为轮。
- ^ 印顺法师. 歸依法. 佛法概論. [2013-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0).
- ^ 婆薮盘豆. 《阿毘達磨俱舍釋論》卷第十八. 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二十九冊 No. 1559. 真谛译.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02).
- ^ 相應部真實相應. 緬版第六結集巴利聖典. tipitaka.org. [2021-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6).
Dhammacakketi paṭivedhañāṇe ceva desanāñāṇe ca. Bodhipallaṅke nisinnassa hi catūsu saccesu uppannaṃ dvādasākāraṃ paṭivedhañāṇampi, isipatane nisinnassa dvādasākārāya saccadesanāya pavattitaṃ desanāñāṇampi dhammacakkaṃ nāma.
- ^ 《中部》寻求圣法经
- ^ 水野弘元著《佛教文献研究》
- ^ 长慈法师. 轉法輪經─佛陀開悟後的第一次開示 (PDF).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8-07-05).
- ^ 無礙解道: 147–158.
|chapter=
被忽略 (帮助); - ^ ^ Leon Feer, Paris, 15 Quai Voltaire, 1870
- ^ 《增壹阿含經》卷十四. 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二冊 No. 125. 僧伽提婆译. 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23).
- ^ 增壹阿含24品5經(高幢品). 庄春江标点. [2013-09-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7).
- ^ 《佛說轉法輪經》. 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二冊 No. 109. 安世高译. 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1).
- ^ 佛說轉法輪經. 维基文库.
- ^ 《三轉法輪經》. 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二冊 No. 110. 义净译. 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3).
- ^ 《普曜經》卷第七 拘隣等品第二十四. 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三冊 No. 186. 竺法护译. 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2013-09-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3).
- ^ 《方廣大莊嚴經》卷第十一 轉法輪品. 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三冊 No. 187. 地婆诃罗译. 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1-23).
- ^ 《過去現在因果經》卷3. 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3冊No.189. 求那跋陀罗译. 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2013-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2).
- ^ 《佛本行集經》第三十四. 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三冊 No. 190. 阇那崛多译. 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眾許摩訶帝經》卷7. 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三冊 No. 191. 法贤译. 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09).
- ^ 《四分律》卷第三十二(二分之十一). 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二十二冊 No. 1428. 佛陀耶舍、竺佛念等译. 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30).
- ^ 《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卷第十五. 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二十二冊 No. 1421. 佛陀什、竺道生等译. 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1-22).
- ^ 《十誦律》卷第六十. 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二十三冊 No. 1435. 卑摩罗叉译. 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13).
- ^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第19卷. 大正藏第24冊 No.1451. 义净译. 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2013-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8).
- ^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卷第六. 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二十四冊 No. 1450. 义净译. 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2013-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29).
- ^ A Play in Full: Lalitavistara [普曜经]. translated by the Dharmachakra Translation Committee. 2013 [2013-09-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4).(英文) 此译本从藏文译成英文,并以梵本校对。第二十六章“转法轮”
- ^ 大目干连造. 《阿毘達磨法蘊足論》卷六. 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二十六冊 No. 1537. 玄奘译. 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五百大阿罗汉等造.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第182卷. 大正藏第 27 冊 No. 1545. 玄奘译. 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2013-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如大四十法门经说:有二十善品,二十不善品,此名梵轮。
- ^ 郭忠生. 略論佛教知識體系與主題詞(上). 佛教图书馆馆讯. 92年3月, 第三十三期 [2013-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7).
- ^ 中阿含189經 聖道經. [2013-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