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房子 (小说)
此条目包含指南或教学内容。 (2019年6月10日) |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9年6月10日) |
《跳房子》是阿根廷作家胡利奥·科塔萨尔的小说。 写于巴黎并于1963年6月28日首次以西班牙语出版,1966年以英语出版,[1]是拉丁美洲文学爆炸的核心作品之一。
小说讲述主人公奥拉西奥·奥利维拉的故事,读者可依自己主观喜好采不同章节顺序进行阅读,并创造出多种结局。 这种写作手法被称作"反小说",但胡利奥·科塔萨尔则称为"contranovela". 整本小说的风格多样多变,被认为是阿根廷文学最早出现的超现实主义作品之一。胡利奥·科塔萨尔自称此小说:“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生的经历,并尝试将其写下。” [来源请求]
阅读方式
[编辑]小说总共有155章,区分三部分,
- 第一部分:第1至36章
- 第二部分:第37至56章
- 第三部分:第57至155章
可以有不同的阅读方式:
- 如同阅读一般书籍,采顺序从书始阅读到书尾。
- 读者依自己的喜好随意阅读,胡利奥·科塔萨尔后续在他的小说 62/模型装配 中提出。
- 依照作者所建议的"传统法",自第1章阅读至第56章,其余部分可舍去不读;作者称此阅读法适合"雌性读者"。
- 依照作者所建议的"现代法",依书前头的阅读次序表,从第73章开始,跳来跳去,犹如跳房子,跳到第131章结束,第三部分的各章则穿插进去;作者称此阅读法适合"雄性读者"。
作者建议的阅读次序表 | |||||||||||||||
阅读顺序 | 章节 | 阅读顺序 | 章节 | 阅读顺序 | 章节 | 阅读顺序 | 章节 | 阅读顺序 | 章节 | 阅读顺序 | 章节 | 阅读顺序 | 章节 | 阅读顺序 | 章节 |
1 | 73 | 21 | 11 | 41 | 126 | 61 | 143 | 81 | 107 | 101 | 82 | 121 | 102 | 141 | 129 |
2 | 1 | 22 | 136 | 42 | 21 | 62 | 100 | 82 | 113 | 102 | 99 | 122 | 45 | 142 | 139 |
3 | 2 | 23 | 12 | 43 | 79 | 63 | 76 | 83 | 30 | 103 | 35 | 123 | 80 | 143 | 133 |
4 | 116 | 24 | 106 | 44 | 22 | 64 | 101 | 84 | 57 | 104 | 121 | 124 | 46 | 144 | 40 |
5 | 3 | 25 | 13 | 45 | 62 | 65 | 144 | 85 | 70 | 105 | 36 | 125 | 47 | 145 | 138 |
6 | 84 | 26 | 115 | 46 | 23 | 66 | 92 | 86 | 147 | 106 | 37 | 126 | 110 | 146 | 127 |
7 | 4 | 27 | 14 | 47 | 124 | 67 | 103 | 87 | 31 | 107 | 98 | 127 | 48 | 147 | 56 |
8 | 71 | 28 | 114 | 48 | 128 | 68 | 108 | 88 | 32 | 108 | 38 | 128 | 111 | 148 | 135 |
9 | 5 | 29 | 117 | 49 | 24 | 69 | 64 | 89 | 132 | 109 | 39 | 129 | 49 | 149 | 63 |
10 | 81 | 30 | 15 | 50 | 134 | 70 | 155 | 90 | 61 | 110 | 86 | 130 | 118 | 150 | 88 |
11 | 74 | 31 | 120 | 51 | 25 | 71 | 123 | 91 | 33 | 111 | 78 | 131 | 50 | 151 | 72 |
12 | 6 | 32 | 16 | 52 | 141 | 72 | 145 | 92 | 67 | 112 | 40 | 132 | 119 | 152 | 77 |
13 | 7 | 33 | 137 | 53 | 60 | 73 | 122 | 93 | 83 | 113 | 59 | 133 | 51 | 153 | 131 |
14 | 8 | 34 | 17 | 54 | 26 | 74 | 112 | 94 | 142 | 114 | 41 | 134 | 69 | 154 | 58 |
15 | 93 | 35 | 97 | 55 | 109 | 75 | 154 | 95 | 34 | 115 | 148 | 135 | 52 | 155 | 131 |
16 | 68 | 36 | 18 | 56 | 27 | 76 | 85 | 96 | 87 | 116 | 42 | 136 | 89 | ||
17 | 9 | 37 | 153 | 57 | 28 | 77 | 150 | 97 | 105 | 117 | 75 | 137 | 53 | ||
18 | 104 | 38 | 19 | 58 | 130 | 78 | 95 | 98 | 96 | 118 | 43 | 138 | 66 | ||
19 | 10 | 39 | 90 | 59 | 151 | 79 | 146 | 99 | 94 | 119 | 125 | 139 | 149 | ||
20 | 65 | 40 | 20 | 60 | 152 | 80 | 29 | 100 | 91 | 120 | 44 | 140 | 54 |
奥拉西奥·奥利维拉(Horacio Oliveira) ,本书主角,阿根廷的文艺知识分子,追求人生真谛来到巴黎并邂逅了"女巫",但又因为自己执著探求人生哲理,造成与"女巫"感情最后无疾而终,最后回到阿根廷
女巫(La Maga)本名为露西亚的乌拉圭女生,教育水平低,因常与艺术家、不羁的流浪者接触,因而结识了男主角奥拉西奥,是本书女主角。
旅行家曼努尔(Manuel Traveler) 奥拉西奥的朋友,是个知识分子,像是奥拉西奥的投射,讽刺的是昵称为"旅行家",但他囿于马戏团的工作从来没离开自己的国家。
塔莉塔(Talita)旅行家曼努尔的配偶,才华洋溢的女生,奥拉西奥·奥利维拉最后因神智不清误把她当作"女巫" 。
莫雷利(Morelli)住在巴黎的年长作者,因车祸长期住院,故都由蛇帮成员帮忙管理个人事务, 该人物可视为作者胡利奥·科塔萨尔的另一个自我,作者通过他揭露了他的反小说理论。
故事大纲
[编辑]若只以线性方式来阅读跳房子一书,毫无疑问会落入疏远读者于作品中心命题的情形,读者将被排除在故事人物的心理世界、与爱情、死亡、忌妒等课题之外。因此故事大纲打破线性方式,仅区方三大部分,分别叙述摘要如下:
第一部分:"在那边"
[编辑]故事场景设定在 巴黎 (法国),主角奥拉西奥·奥利维拉,徘徊在巴黎各桥梁寻找他的情人,一个来自乌拉圭名叫露西亚的女生(小说中更常称为"女巫")。两人的关系充满激情,但不对称:Maga的热烈的爱着奥拉西奥,相较之下奥拉西奥较理性且冷静,似乎不想放过多感情。 虽然奥拉西奥开心有"女巫"的陪伴,但他是个受过高等教育的男人,喜爱参与高知识水准的谈论,然而"女巫"相较之下教育水准低,很难能参与讨论。
两人与共同朋友经常参与一个昵称为蛇帮的社团,社团成员多是艺术家、作者和音乐家,聚会时大家便饮酒、听音乐,同时对艺术、文学、哲学、建筑等等主题高谈阔论,从一个主题再到另一个主题,对于阅读浅薄的"女巫"有点吃力,总需要有人再为他解释所讨论的概念,本质上是与社团是格格不入的,也征兆着"女巫"将与蛇帮渐行疏远。 然而,蛇帮对"女巫"始终表现好感。
奥拉西奥和"女巫"同居一段时间后,"女巫"无法支付保母照顾她婴孩Rocamadour的费用,只得把孩子带着三人一起生活。然而婴孩生活在寒冷而狭窄的公寓里,健康状况非常差,但"女巫"不敢送到医院诊治,导致婴孩病重。奥拉西奥对这情况越感到不满,因为他并未答应让"女巫"将孩子带来一起生活,两人遂发生口角,奥拉西奥提出分手,"女巫"伤心泪流满面。最后奥拉西奥可能为了见情妇波拉而离开公寓,不确定是否还回公寓。
第二部分:"在这边"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引用
[编辑]- ^ Documentos RNE - Julio Cortázar. 50 años de "Rayuela" - 22/06/13, Documentos RNE - RTVE.es A la Carta. RTVE.es. 2013-06-22 [2016-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6).
- ^ EcuRed contributors. [Nombre de la página: Rayuela (novela de Cortázar) Rayuela (novela de Cortázar)] 请检查
|url=
值 (帮助). EcuRed (西班牙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