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共享空间
信息共享空间(英语:Information Commons),或称信息市集、学习共享空间(Learning Commons)、信息中心(Information Hub)、学习中心(Learning Hub)、信息拱廊(Information Arcade)等。是现代图书馆建筑的新风貌。信息共享空间拥有相当多样性的定义,但这些定义皆共同描绘出一个图书馆能够提供“一次购足”(One-stop shopping)的信息服务,并且促进信息素养的形成,推动自主研究与终身学习。
起源
[编辑]根据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IFLA)于1999年在“关于图书馆和知识自由权”的主题中表明,履行知识自由使用的义务是图书馆和信息业的主要职责之后,信息共享空间这个概念渐渐酝酿而生。2005年,IFLA 主席 Alex Byrne呼吁建立全球信息共享空间。在2007年,英国的雪菲尔大学(University of Sheffield)成立以信息共享空间为主体的图书馆建筑。
信息共享空间三层次
[编辑]- 实体层次(Physical Commons):即提供信息聚集的空间、设备,如馆藏资料、信息工具、电脑等。
- 虚拟层次(Virtual Commons):意指不同类型的网络资源及服务所聚集的平台,包括了数位媒体、搜索引擎等。
- 文化层次(Cultural Common):社会、政治、文化的人际范畴,如公开性演讲、学术交流等,也称为创意共享空间(creative commons)或社交共享空间(social commons)。
- 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s):建构在三层面下的人力资源,如参考服务馆员、信息科技服务馆员、同侪、师长等。
空间配置
[编辑]根据目前各国的实践,一个典型的信息共享空间,馆内的基础空间配置与设施,大致上可以分为以下六类:
学术/参考核心馆藏
[编辑]英文为Scholarly or Core Collection,指我们仍然可以在标榜提供信息科技服务的信息共享空间中,发现重要参考馆藏的踪影。大学图书馆最重要的使命便是支援大学师生进行研究与教学,重要的参考核心馆藏是信息共享空间会保留下来的资源。
电脑资源与器材
[编辑]英文为Computing Resources,指信息共享空间具有让使用者“一次购足”的理想服务,这种方便的资源取用方式,必定与现代的信息科技结合,让使用者可以使用纸本资源以外,更有电脑资源与器材可以取用。当然除了个人电脑以外,相关的输入、输出设备也不能少,像是打印机、扫描器等亦是使用者在取用信息时会需要的硬件设备。另外面对日益普及的笔记型电脑,馆内的无线网络的网络热点若无死角,对使用者来说也是相当方便的。
讨论、互动空间
[编辑]英文为Workshop & Noisy Area,有别于安静的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处处存在着讨论、互动空间。这种开放的空间鼓励师生们回到馆内进行讨论与学术交流,印第安那大学所设置之信息共享空间,其电脑教室就没有隔间,教师与学生在这种开放的空间畅所欲言,交换信息,让人感觉到学术活动的感染力与生命力。
自主学习、多媒体资源
[编辑]英文为Training & Digital Media。意指如果要跳脱团体活动的型态,在信息共享空间同样可以从事自主学习以及使用多媒体资源。目前已经多所大学已经实践上路的信息共享空间都有设置不少的自主学习空间,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的训练课程,这些根据自己兴趣所产生的课程能够不断地刺激学生学习的兴趣;多媒体资源方面,信息共享空间中安排了数量众多的个人电脑支援多媒体教材、资源的播放,馆内的视听资料与信息设备形成良好的搭配。
学生休憩空间
[编辑]即Student Lounge,在传统图书馆里面,如果读书读累了,可能会选择趴在阅览桌上小憩,或是离馆。在信息共享空间里面设置了休憩空间,馆方提供了舒服的家具,如沙发、懒人椅,并且适度允许饮食、谈话,可以让使用者轻松度过疲累的时光,也为下一次的冲刺而储备能量。
可供安静阅读或自习的空间
[编辑]即Quiet Area,满足某些时候使用者仍然会有需要安静空间的需求,信息共享空间里头也会设置可供安静阅读或自习的空间,在这些空间中,馆方可能会有不同的规定,如可以携带笔记型电脑与否,但是所有的Quiet Area都应该轻声细语,让想要远离喧嚣的使用者有一块能够安静阅读、学习的空间。
服务人员配置
[编辑]客服人员
[编辑]客服人员在传统图书馆通常较容易由参考信息服务馆员兼任,但事实上客户服务人员也有其专业。
平时业务
[编辑]身为使用者第一步可接近到的人员,专业的客服人员能在亲切、友善的态度之下,为使用者提供基础、综合的服务,能为使用者排除基础咨询,如要求导览、询问一般性的指标性问题(如洗手间的位置)、询问图书馆教育课程的时程表等等。
推广教育
[编辑]客服人员的设置可以分担信息科技人员及馆员的业务,如将馆员所制作的资源指南(pathfinder)提供给需要的使用者、提供初来乍到的使用者一些指南或导览文宣,或是提供换证等服务。若是超出其业务范围,亦可以适度引介至馆内的信息科技人员或专业图书馆馆员。纵然在业务划分上有其模糊地带,但是在重视专业分工的现代,不难理解信息共享空间尝试设置专业客服人员。
信息科技人员
[编辑]因应信息共享空间尝试让使用者一次购足的理想,馆内设置了许多信息科技设备,相较起传统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需要信息科技人员的支援。
平时业务
[编辑]信息科技人员平时负责定期更新、维护馆内软件、硬件设备、监控使用情形,如流量管理。理想中的信息科技人员通常可以于各楼层不定点移动,随时注意使用者是否需要立即性的协助,同时也监督使用者是否有使用不当情形。
推广教育
[编辑]信息科技人员为使用者排除系统或软硬件设备的问题,并配合课程的需要支援教师教学。推广教育则是与馆员合作,举办数据库讲习、电脑软硬件教学,甚至可以走进社区,协助社区开设电脑利用教育等终身学习课程。
图书馆馆员
[编辑]各大学中的信息共享空间不少是由图书馆转变而来,仍然带有图书馆的原始雏形。此外,在信息共享空间中也不可或缺学术的参考馆藏,因此馆员的设置显得必须。
平时业务
[编辑]图书馆馆员提供流通、阅览、参考服务等读者服务;在技术服务部分则可以与信息科技人员合作进行编目、数据库相关业务,以及索引与摘要服务。
推广教育
[编辑]既然信息共享空间是一个公开的信息共享空间,那么馆际合作上的需求也是不可或缺,在馆际合作方面,馆员可以提供其专业的服务,如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并且提供信息共享空间利用教育,编制资源指南,落实信息素养教育,安排许多利用教育的课程。
参考文献
[编辑]- Beagle, Donald Robert, with Donald Russell Bailey and Barbara Tierney . 2006. The Information Commons Handbook. Neal-Schuman Publishers.
- Leslie Haas, Jan Robertson. 2004. The information commons .Washington, D.C. : 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 Office of Leadership and Management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