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士巴利花园
22°17′38″N 114°10′22″E / 22.29399°N 114.17290°E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7/7f/The_Art_Square_at_Salisbury_Garden_201402.jpg/250px-The_Art_Square_at_Salisbury_Garden_201402.jpg)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3/35/The_Art_Square_at_Salisbury_Garden_201408.jpg/250px-The_Art_Square_at_Salisbury_Garden_201408.jpg)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0/0f/Salisbury_Garden_201912.jpg/250px-Salisbury_Garden_201912.jpg)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1/14/Salisbury_Garden_Waterfront_Seating_steps_202008.jpg/250px-Salisbury_Garden_Waterfront_Seating_steps_202008.jpg)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0/03/Food_Truck_in_Salisbury_Garden_201706.jpg/250px-Food_Truck_in_Salisbury_Garden_201706.jpg)
梳士巴利花园(英语:Salisbury Garden),位于香港九龙油尖旺区尖沙咀梳士巴利道名店城上盖,于1997年5月落成,于2014年2月22日起,近香港艺术馆范围改称为梳士巴利花园艺术广场。
历史
[编辑]2003年,香港艺术发展局与新世界发展携手合作,计划重新规划梳士巴利花园,并且额外兴建1层提供约3万平方呎的物业,作为艺术展览用途及表演场地,室外及建筑物顶部则作为休憩及露天展览等用途;预计于2006年落成。城市规划委员会考虑到有关建议可以与尖沙嘴未来多项旅游项目配合,包括星光大道、1881及尖沙咀天星码头等,故此批准该幅土地改变用途。然而,计划最终搁置[1]。
更改为花园艺术广场
[编辑]2012年,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计划为尖沙咀文化建筑群(香港太空馆、香港文化中心及香港艺术馆)的主要设施进行短期及长远的改善计划,梳士巴利花园被纳入计划中,计划将其面积由占地1,200平方米倍增至占地2,800平方米,增加休憩空间达120%,包括增添林荫及绿化带,提升在该处对海滨的能见度,及将原有广场部分改建成为艺术广场,用以定期举办视觉艺术、音乐表演及其他文化活动,作为陈列香港艺术家创作的艺术品(包括雕塑)场地,每3季至1年更换一次,于2014年展示出首批展览品,主题为围绕中国传统变奏、城市与自然及当代精神与视野。此外,梳士巴利花园将会用作举办音乐表演及户外文化及康乐活动等等。同时,计划改善由梳士巴利花园至香港星光大道的行人通道等等[2]。项目于2012年8月动工,拆除了原来位于梳士巴利花园入口的罗马柱式门楼、香港艺术馆馆前的花槽及连接至停车场的有盖行人通道,重新铺设地砖,并且添加草地,以扩阔空间及加强美感。
2014年2月22日,原址以梳士巴利花园艺术广场名称重新启用,由民政事务局常任秘书长杨立门、油尖旺区议会文化艺术活动统筹委员会主席叶傲冬、艺术博物馆咨询委员会主席罗荣生、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署长冯程淑仪和建筑署副署长邓文彬主持落成暨展览开幕仪式[3];与此同时,举办户外艺术展览──“天、地、人──香港艺术展览”[4][5],展示3位香港艺术家甘志强、李展辉及李慧娴特别为梳士巴利花园艺术广场创作的大型雕塑作品──《大苹果》、《水滴》及《心满意足》[6]。
2014年11月29日起至2015年6月30日举行“筑‧动@艺术广场”展览,展出两组全新作品。其一为建筑师兼艺术家严迅奇创作的大型装置艺术《建竹2014》,另外一组则是本地艺术组合CoLAB和非常香港构思的《C.卡车》[7]。
第二期工程
[编辑]![](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a/a2/Salisbury_Garden_view1_201711.jpg/250px-Salisbury_Garden_view1_201711.jpg)
因应名店城拆卸重建,部分花园范围在2014年亦关闭并进行重建。重建工程在2017年10月底至12月分阶段完成,并在12月8日正式重开。花园由世界著名园境建筑师James Corner及Speirs & Major设计。约1,000平方呎的公厕“茅室”由本地年青设计团队laab设计,内部设计充满怀旧感,以马赛克形式将尖沙咀1950-60年代的面貌重现眼前。每一个厕格门背后也有一则图像故事,纪录香港茅厕不同时代的形态。洗手间更会播放流水与雀鸟的录音。[8]公厕在2018年获得2018日本Good Design Award(グッドデザイン赏)。[9]
海滨花园让市民与游客可欣赏维港景色,设施包括中央草坪、环形小径、活动平台、海滨阶梯、绿化外墙及喷泉。
-
喷泉(已经拆除)
-
花园绿墙
-
洗手间“茅室”外貌
-
洗手间“茅室”内以尖沙咀的历史文化为灵感
邻近
[编辑]图集
[编辑]-
远眺梳士巴利花园(于2011年8月拍摄)
-
入口(于2010年7月拍摄)
-
入口处的罗马柱式门楼(于2013年9月拍摄)
-
水池(于2009年5月拍摄)
-
“筑‧动@艺术广场”展览其中一个大型雕塑作品《建竹2014》(于2015年5月拍摄)
-
中央草坪摆放香港艺术家洪强的作品“大观圆”(于2017年12月拍摄)
参考注释
[编辑]- ^ 创纪六期批起酒店《苹果日报》 2003年3月8日
- ^ 尖沙咀打造藝術廣場. 《东方日报》. 2013年1月4日.
- ^ 梳士巴利藝術廣場開幕. 《大公报》. 2014年2月24日.
- ^ 梳士巴利花園藝術廣場今日落成啟用 舉行「天、地、人—─香港藝術展覽」 (新闻稿). 政府新闻网. 2014-02-22.
- ^ 尖东艺术广场 展巨苹果、水滴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明报》 2014年2月23日
- ^ 梳士巴利花園藝術廣場今日落成啟用 舉行「天、地、人—─香港藝術展覽」. [2014-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08).
- ^ 藝術廣場舉行全新展覽「築‧動@藝術廣場」. [2015-06-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17).
- ^ 開方便之門 看尖沙咀文化 年輕設計團隊見心思. 成报. 2017-12-10 [2017-1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10).
- ^ TRUDY. 香港廁所革命.茅室. metroPop. 2018-10-08 [2019-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