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合物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3年10月22日) |
有机化合物(organic compound/chemical)简称有机物,是分子中包含碳-氢或碳-碳共价键的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称[1]。
有机化合物必定含有碳元素;但一些含碳化合物例外,其属于无机化合物,主要有以下几类:碳的氧化物及硫化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硫化碳)、碳酸及碳酸盐、碳酸氢盐(如碳酸钙、碳酸氢钠)、氰化物及氰酸盐(如氢氰酸、氰酸、硫氰化物、卤化氰)、碳化物(碳化钙、碳化硅)等。
有机化合物通常等义于碳氢化合物,且常含有碳-碳键,绝大多数有机分子中另含有氧、氮、卤素、硫和磷等元素。目前已知的有近3000万种,是形成生命的基础物质(例如生命的起源——氨基酸即为有机化合物[2]),却也是化学工业中大部分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基础物质[3]。
特点
[编辑]多数有机化合物主要含有碳、氢两种元素,有些含氧,此外也常含有氮、磷、硫、卤素等(以稀有气体以外的非金属元素为主)。在目前发现的有机物中,部分有机物来自生物圈,但绝大多数是以石油、天然气、煤等作为原料,通过人工合成的方法制得。
和无机物相比,有机物数目众多,可达几百万种,而无机物目前只发现数十万种,因为有机化合物的碳原子的结合能力非常强,可以互相结合成碳链或碳环。碳原子数量可以是一两个,也可以是几千、几万个,许多有机高分子化合物(聚合物)甚至可以有几十万个碳原子。此外,有机化合物中同分异构现象非常普遍,这也是有机化合物数目繁多的原因之一。
有机化合物除少数以外,一般都能燃烧。和无机物相比,它们的热稳定性比较差,电解质受热容易分解。有机物的熔点较低,一般不超过400℃。有机物的极性很弱,因此大多不溶于水。有机物之间的反应,大多是分子间的反应,往往需要一定的活化能,因此反应缓慢,往往需要加入催化剂等方法。另外有机物的反应比较复杂,在同样条件下,一个化合物可以同时进行几个不同的反应,生成不同的产物。
有机化合物一般密度小于2g/cm3,而无机化合物正好相反。在溶解性方面,有机化合物多为非极性化合物(例外:醇、胺等),无机化合物则大部分是极性化合物(例外:二硫化碳、三氧化硫、二氧化碳等)。
历史与命名
[编辑]“有机”这历史性名词,可追溯至19世纪,当时生机论者认为有机化合物只能以生物(life-force,vis vitalis)合成。此理论基于有机物与“无机”的基本分别,有机物是不能被非生命力合成的。后来德国化学家弗里德里希·维勒以氰酸与氨水合成尿素(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时这一理论才被推翻。
一般而言,有机化合物定义为化合物中有碳-氢键而无机化合物则没有。因此碳酸(H2CO3)、二氧化碳是无机化合物,但是甲酸(又名蚁酸)(HCOOH,第一个脂肪酸)则是有机化合物。然而,化合物中没有碳-氢键也不一定为无机物,如聚四氟乙烯、环己六酮、乙烯四甲酸二酐。有碳-氢键也不一定是有机物,如氰化氢,它的碳-氢键可以电离,因此不是有机物。
因此对有机化合物的重新定义就是必须要含有碳-氢键(C-H) 或碳-碳键(C-C、C=C、C≡C),而且这两重键必须是共价键形式连结,才会被定义为有机化合物。
共价键
[编辑]在有机物中,碳的化合价(原子价)都为4价,但在计算中(尤其是氧化还原反应)碳的氧化数被认为是不固定的。
有机物中普遍存在共价键。有机物发生反应时,就是一些共价键断裂,同时一些新的共价键生成。
分类
[编辑]此条目应避免有陈列杂项、琐碎资料的部分。 (2020年1月12日) |
- 烃类:只包含C、H之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大多不溶于水,通常分为以下几类:
- 醇类:分子主链上接–OH基团(羟基),可溶于水,易氧化为醛、酮、有机酸。乙醇为药用酒精,70~75%可用于消毒;若少量甲醇添加于乙醇为工业酒精(变性酒精),有毒,一般会染成粉红色,通式为CnH2n+1OH。可视为将烷类的一个H换成OH,ex:C2H6(乙烷)->C2H5OH(乙醇)
- 醚类:分子主链上接–O–基团(醚基),可溶于水,最简单的醚为二甲醚(CH3OCH3、甲醚),与醇为同分异构体。可视为由O连接两个烷类,ex:CH3OCH3(甲醚)是由两个CH3(甲烷)和一个O连结在一起
- 醛类:分子主链上接–CHO基团(醛基),可溶于水,易氧化为有机酸,一般醛类通式为CnH2n+1CHO(命名方式为n-1醛)。
- 酮类:分子主链上接–CO–基团(酮基),可溶于水,最简单的酮为丙酮(CH3COCH3、二甲酮),不易氧化,与醛为同分异构体。
- 酸类:分子主链上接–COOH基团(羧基),可溶于水,能离解出少量氢正离子,从生物体提炼。甲酸又称蚁酸,蚂蚁和蜜蜂会分泌此来御敌;乙酸为食用醋的主成分,含3~5%的乙酸(由醋酸杆菌发酵而来)。纯乙酸16度以下凝固,故又称冰醋酸。一般有机酸类通式为CnH2n+1COOH(n=0为甲)。
- 酯类:分子主链上接–COO–基团(酯基),不溶于水,制造方式为“有机酸+醇→酯+水(催化剂为浓硫酸)”,可再经水解还原成醇及有机酸,命名方式为某酸某酯(X酸+Y醇->X酸Y酯),最简单的酯为甲酸甲酯(HCOOCH3)。低级酯又称果香油,一般用作人工香精;三酸甘油酯即为油脂,油脂酸败现象即为油脂水解还原,与酸为同分异构体。
- 胺类:分子主链上接–NH2/NHR/NR2–基团(氨基),是氨分子(NH3)中的氢被烃基取代后形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可根据氨分子上被取代的氢原子数量,顺次分为伯胺(伯胺)、仲胺(仲胺)、叔胺(叔胺)。
- 酰胺类
参考文献
[编辑]- ^ 有机化合物. 术语在线.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简体中文)
- ^ Spencer L. Seager, Michael R. Slabaugh. Chemistry for Today: general, organic, and biochemistry. Thomson Brooks/Cole, 2004, p. 342. ISBN 0-534-39969-X
- ^ 叶晓.合成高分子材料应用[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