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甲观音亭
一甲观音亭 | |
---|---|
基本信息 | |
位置 | 台湾高雄市路竹区甲南里大智路39号[1] |
坐标 | 22°52′26″N 120°16′10″E / 22.873833°N 120.26947°E |
宗教 | 佛教 |
本尊 | 观世音菩萨 |
例祭 | 农历二月十九[2][3]:1 |
开山时间 | 日大正二年(1913年)[注 1]或清代[1][2] |
地图 | |
一甲观音亭位于台湾高雄市路竹区,主祀观世音菩萨[1][2][3]:1。庙中供奉的观世音菩萨之由来,据说可追溯自郑成功率军渡海攻台前,部属王文伊从浙江舟山群岛的南海普陀山所迎来的香火[1][2][3]:1。而所迎来的观音香火,在过去为路竹的十三个聚落所奉祀[2]。该观音亭的创建年代不明,当前最早的记录可追溯到1913年[2]。
沿革
[编辑]一甲观音亭的观世音菩萨,据说可追溯郑成功部将王文伊从南海普陀山迎来的香火[1][2][3]:1。施琅攻台后,王文伊跟其他郑军士兵分散到路竹地区的槺榔蓝、新园、陷后、窑仔甲、山仑仔、獭爪、营前、营后、旧廍、石仔濑、前窝、大应公、三甲等十三个聚落居住[2]。后来因为观音屡显神迹,众人乃在槺榔蓝结茅焚香供奉王文伊迎来之观音香火[2]。日后兴建庙宇,并雕刻观音神像[2]。
日治时期大正八年(1919年)王闹廷等人发起重建,并有林起捐建拜亭,落成之后又称“大庙”[1][2][3]:1。皇民化运动时期,观音像被藏到王闹廷家中,二次大战后才安置回观音亭内[2]。
民国53年(1964年)中国石油公司(今台湾中油)在观音亭一带探油凿井,信徒决定迁庙将地让给中油开探油源[2]。不过当时一度找不到迁建用地,是东昌食品董事长王珠庆与立大农畜公司董事长王朝立捐献庙地才解决此问题[2]。民国55年(1966年)开始迁建,民国61年(1972年)前殿落成举行迎神安座大典,最后整体工程在民国65年(1976年)完成[1][2][3]:1。
仪式活动
[编辑]一甲观音亭在农历二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圣诞时,会举行“钻龙虎喉”的仪式[3]:1。观音亭前有座莲花池,池中有一巨龙雕像,两旁又各有一尊较小的龙雕像与虎雕像[3]:1。平时莲花池栏杆会关闭,但在举行仪式时,巨龙头部前方的栅门会开放,信徒会拿着一柱清香[注 2]、纸人与平安符从龙头走到龙尾[3]:1。途中会经过108个阶梯,代表36天罡与72地煞,每走一阶象征消除一个劫数[3]:1。从龙尾出来后,会有道士诵经、摇铃,并对纸人吹气表示将业障劫数转到纸人身上[3]:1。信徒最后身上会盖上平安印,到香炉将平安符过炉后便完成整个仪式[3]:1。
注释
[编辑]参考来源
[编辑]- ^ 1.0 1.1 1.2 1.3 1.4 1.5 1.6 一甲觀音亭. 文化资源地理系统. 地理资讯科学研究专题中心. [2018-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05).
-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林文广. 石万寿 , 编. 《路竹鄉志》. 路竹乡公所. 1985-07-30: 页126、127.
-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张宸铭. 《一甲觀音亭廟會活動對地方效益及文化保存價值之研究》 (PDF). 东方设计学院. 2017-06 [2018-08-0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8-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