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人工語言維基百科
人工語言維基百科是維基百科裏一些採用人工語言編寫的百科全書。現時,在維基百科計劃裏,有多種用人工語言編寫的百科全書,茲列如下:
語言 | 維基語碼 | 條目數 | 頁面數 | 編輯數 | 深度 | 活躍用戶數 | 上線日期 |
---|---|---|---|---|---|---|---|
世界語 | eo | 365,291 | 819,985 | 8,976,872 | 16.96 | 305 | 2001年11月28日 |
伊多語 | io | 52,621 | 73,029 | 1,061,106 | 2.19 | 62 | 2004年4月4日 |
因特語 | ia | 29,807 | 45,151 | 672,087 | 3.94 | 45 | 2003年10月26日 |
西方國際語 | ie | 13,018 | 17,236 | 163,102 | 0.99 | 43 | 2004年8月6日 |
科塔瓦語 | avk | 29,859 | 36,276 | 145,754 | 0.19 | 18 | 2020年7月29日 |
新通用語 | lfn | 4,460 | 7,130 | 41,453 | 2.08 | 25 | 2018年4月18日 |
邏輯語 | jbo | 1,341 | 5,791 | 112,938 | 214.76 | 20 | 2004年8月8日 |
諾維亞語 | nov | 1,778 | 4,700 | 179,702 | 103.26 | 14 | 2006年9月30日 |
沃拉普克語 | vo | 39,752 | 156,946 | 3,307,989 | 183.19 | 27 | 2003年9月27日 |
收錄的原則
[編輯]在維基百科的創立初期,除了現時的國際性通用的人工語言以外,尚有用其他人工語言(如道本語)書寫的百科全書。後來維基媒體基金會政策改變,禁止這類非國際通用的人工語言百科的出現。根據維基基金會現有的《語言提案政策》,任何一種希望在維基百科開設的語言,都要先滿足以下兩個條件[1]:
- 該語言首先必須有一個有效的ISO-639編碼(編碼列表)或BCP 47 (list)編號。
- 若該語言無有效的ISO-639或BCP 47編碼,最低限度它亦應該是一種自然語言或一種有相當地位的人工語言。維基媒體基金會並不試圖發展新的個別語言;應有大量以該語言書寫之作品。可分辨該語言與另一語言之差異應大到足以說服標準化機構賦予其ISO-639或BCP 47碼。
而現有的人工語言百科亦要轉移到新成立的維基牧場Wikicities(即今之Wikia/Fandom)。與此同時,在 wikicities 亦成立了 ConLang Wikicities,以供有興趣建立自己的人工語言百科全書的用戶在這裏作嘗試,並對自己所設計的人工語言進行質素的提升。由於「維基百科」是一個由維基媒體基金會持有的註冊商標,在維基百科以外成立的百科全書皆不得使用該名稱。
用人工語言寫百科全書的好處
[編輯]一般人創建一種新的語言時,普遍都是基於兩個理由:一為興趣,二是透過「發明」一種新的語言來學習語言學。而事實上,透過「發明」一種新的語言,有助於進行語言學的田野研究時,好好熟習田野研究的各個步驟。
而利用人工語言來書寫百科全書還有一個好處,就是百科全書無論在題材和內容都是非常廣闊,包羅萬有。當書寫百科全書條目時,不時都會碰到一些原有語料庫所不能表達的概念。在為新的概念「發明」表達方法時,一來擴充了原來的語言的表達能力,二來亦能夠理解到一種語言要如何表達一種概念。
對瀕危語言的幫助
[編輯]事實上,現時有不少瀕危的語言都是透過不斷擴充其表達方式,使之能夠在新時代裏被應用。而過往一些死語,如希伯來語、拉丁語等亦透過這種方式來復興。要挽救一種瀕危語言,我們需要時間去學習及應用,而透過編寫人工語言的百科全書,我們可以在對有關語言未能掌握之前,先行熟習有關的語言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