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用戶:Koidoubleone/北英格蘭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語言和方言

[編輯]

文學

[編輯]
Wild daffodils on the banks of a lake
湖區水仙花長存於詩人華茲華斯的《我孤單如雲》中永垂不朽。

北英格蘭的地理差異體現在了其文學作品中。一方面來講,幾代浪漫主義作家在荒野和湖泊中獲得了創作靈感,威廉·華茲華斯的詩歌集和勃朗特姐妹的小說可能是受其影響最深的文學作品。《鐵路兒童》 (1906 年)、 《秘密花園》 (1911 年)和《燕子與亞馬遜人》 (1930 年)等經典兒童文學作品將這些基本未受人為影響的風景描繪成一個充滿冒險與變革的世界,在這裏,主人公可以掙脫社會的束縛。 [1]現當代詩人,如桂冠詩人泰德·休斯和西蒙·阿米蒂奇同樣在北方鄉鎮獲得了靈感,使用北方英語方言的發音和韻律,創作了許多作品。 [2] [3]

另一方面,同時期北方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催生了許多社會現實主義傑作。伊利沙伯·加斯凱爾是第一位北方女現實主義作家。這個家族包括後來的溫妮弗雷德·霍爾特比嘉芙蓮·庫克森貝里爾·班布里奇珍妮特·溫特森[4]戰後文學中的許多憤怒青年都是北方人。頂上的房間(1959)、騙子比利(Billy Liar) (1959)、《體育生活》 (1960)和小孩與鷹(A Kestrel for a Knave) (1968)。 [2] [5]等小說中都有描述在去工業化浪潮中工人階級的生活。

其他語言

[編輯]

儘管諾森伯蘭語言協會發起各種運動,致力於將諾森伯蘭方言認證為一門單獨的語言,但北英格蘭沒有被認可的冷門語言。 [6]在一些農村地區,牧羊人使用的傳統 記羊算術(Yan Tan Tethera)計數系統中,保留着大量該地區現已滅絕的布立吞亞支( 凱爾特語下屬的分支)的痕跡。 [7]

英語和外來移民語言的接觸融合產生了新的口音和方言。例如,在曼徹斯特的波蘭人說的英語既不同於典型的波蘭口音的英語,也不同於曼徹斯特人。 [8]在地方層面上,移民社區的多樣性意味着一些在整個國家極為稀有的語言在北部城鎮擁有據點:例如,布拉德福德普什圖語的比例最大,而曼徹斯特的粵語使用者最多. [9]

歷史

[編輯]

北英格蘭史前時期

[編輯]
A 7.6 metre (26 foot) pillar of stone in a graveyard.
拉茲頓巨石是新石器時代晚期或青銅時代早期的遺址,是英國最高的巨石。 [10]

冰河時代,北英格蘭被冰層覆蓋,幾乎沒有留下人類居住的痕跡——要麼是因為氣候使該地區不適合居住,要麼是因為冰川摧毀了大部分人類活動的證據。 [11]歐洲最北端的洞穴藝術位於德比郡北部的克雷斯韋爾峭壁,靠近現代的謝菲爾德,留存這 5萬 至 6 萬年前尼安德特人居住的跡象,以及大約1萬2年前克雷斯韋爾文化遺留的痕跡。 [12]坎布里亞郡下阿里斯韋特的柯克韋爾洞穴留下了舊石器時代費德梅塞爾文化的跡象,在 1萬3千4百 至 1萬2千8百 年前有人居住。 [13]

重要的定居點大約始於中石器時代,北約克郡的斯塔卡(Star Carr)通常被認為是這個時代最重要的紀念碑。 [14] [15] 斯塔卡爾遺址包括英國已知最古老的房子,大約公元前9000年,以及最早的木工證據——公元前1萬1千年雕刻的樹幹。 [14] [16]

亨伯河口周圍的林肯郡約克郡沃爾德青銅時代定居和耕種,1937 年在赫爾附近發現了當時保存最完好的渡輪船[17]在峰區的山區,丘堡是青銅時代的主要聚居地,當地人很可能是放牧的牧民。 [18]

鐵器時代和羅馬人

[編輯]
A stone wall winding over a hilly landscape
哈德良長城是英格蘭北部最著名的羅馬遺蹟之一,現已成為世界遺產

羅馬史將佔據北英格蘭大部分地區的凱爾特部落命名為布里甘特人 ,大致意為「高地人」。 布里甘特人 是一個統一的團體,還是奔寧山脈周圍較鬆散的部落聯盟尚無定論,但該名稱似乎已被該地區的居民採用,羅馬人將其稱為布里甘特[19]古代歷史中提到的其他部落,可能是布里甘特人或獨立國家的一部分,包括現代坎布里亞的卡維蒂人和東約克郡的帕里西人。 [20]

布里甘特人在羅馬征服不列顛時期與羅馬帝國結盟 : 塔西佗記錄他們在 51 年將抵抗領袖卡拉塔克斯(Caratacus)交給了帝國。 [21] 布里甘特人內部的權他們力鬥爭使羅馬人警惕起來,公元一世紀70年代,在Quintus Petillius Cerialis統治下的一場戰爭中把他們征服。 [22]羅馬人在北部創建了「不列顛尼亞」(下不列顛)由伊波拉庫姆市(現代約克)統治。 [23] Eboracum 和Deva Victrix (現代切斯特)是該地區主要的羅馬軍團基地,其他較小的堡壘包括Mamucium (曼徹斯特)和Cataractonium卡特里克)。 [24] [25] 不列顛尼亞向北一直延伸至羅馬帝國邊界最北端的哈德良長城[a]儘管羅馬人入侵了現在的諾森伯蘭郡和它之外的部分蘇格蘭地區,但他們從未成功征服泰恩河以外的不列顛地區。

盎格魯撒克遜人和維京人

[編輯]
A map of England showing the Danelaw ruling over much of north and east England, Northumberland ruling the northern coast from Tees to Forth, and the Kingdom of Strathclyde occupying much of Scotland and Cumbria.
公元878年的英國:
  諾森布里亞
  其他安格魯--薩克遜人
  丹麥法區

羅馬對英國的統治結束盎格魯人的到來之後,Yr Hen Ogledd (「舊北方」)分裂為數個對立王國: 伯尼西亞(Bernicia)德伊勒(Deira)雷格德(Rheged)艾爾梅特(Elmet)[27] 伯尼西亞 覆蓋了蒂斯河以北的土地,德伊勒大致對應於現代約克郡的東半部,雷格德對應於坎布里亞郡,而艾爾梅特對應於約克郡的西半部。 伯尼西亞和德伊勒在公元604年左右被伯尼西亞國王埃塞爾弗里斯(Aethelfrith)統一為諾森比亞(Northumbria)[28]林迪斯法恩為中心,諾森比亞得到愛爾蘭僧侶的幫助,隨後見證了文化、學術和修道院活動黃金時代[29]英格蘭西北部保留着凱爾特文化的遺蹟,並擁有自己的凱爾特語坎布里克語,直到 12 世紀左右在該語言在坎布里亞郡處於主導地位。 [30]

維京時代,英格蘭北部和東部的部分地區受丹麥人控制( Danelaw ),但舊盎格魯-撒克遜王國諾森布里亞的北部仍處於盎格魯-撒克遜人的控制之下。 [b]在維京人統治下,修道院大部分被摧毀,而在北部墓地發現的陪葬品表明北歐式葬禮一度取代了基督教的葬禮。 [32]維京人對某些地區的控制的痕跡,特別是約克郡周圍,許多地名的詞源中可以探尋:城市名中的帶有thorpe,如cleethorpesScunthorpeKirkleesOrmskirk中的KirkWhitbyGrimsby中的by都是挪威詞源。 [33]

諾曼征服時期和中世紀

[編輯]
A round castle keep atop a hill
杜倫城堡——佔據杜倫城內世界遺產的半壁江山,是北方諾曼勢力的象徵。

1066 年,盎格魯-撒克遜人哈羅德·戈德溫森在約克附近的斯坦福橋戰役中打敗了挪威國王哈拉爾德·哈德拉達,終結了維京人對英格蘭的統治。不久後,戈德溫森很快在黑斯廷斯戰役中被諾曼征服者威廉打敗,這反過來推翻了盎格魯-撒克遜秩序。 [34]諾森布里亞和丹麥貴族為了抵制諾曼征服,結束叛亂,威廉下令發動進軍北英攻勢。 1069-1070 年冬天,約克郡大部分地區以及蘭開夏郡北部和杜倫郡的城鎮、村莊和農場遭到系統性破壞 [35] [36],使該地區被饑荒籠罩,英格蘭北部的大部分地區都荒蕪了。當時的編年史記載有 10 萬人死亡,而現代估計的數字是,在 200 萬人口中,死亡總數約為數萬人。 [35] 1086 年《末日審判書》出版時,英格蘭北部的大部分地區仍被記錄為荒地, [36]儘管這可能部分是因為編年史家對莊園農田更感興趣,很少關注牧區。 [37]

The ruined walls of a large abbey with a tower
噴泉修道院的廢墟,現已是世界遺產

在諾曼征服北方之後,修道院重返此地,傳教士尋求「居於安貧」。 [38]熙篤會等修道會在北英格蘭的經濟中扮演重要角色——北約克郡的熙篤會噴泉修道院成為北修道院的最大、最富有的一個,直到修道院解散[39]其他熙篤會修道院位於里沃克斯(Rievaulx)科克斯多(Kirkstall)拜蘭(Byland) 。 7世紀的惠特比修道院奧古斯丁本篤會博爾頓修道院。征服之後,大量佛蘭芒人移民到坎布里亞的荒涼地區,移民活動持續不斷,直到13世紀,約克郡東區的貝弗利鎮有一個名為弗萊明蓋特的民族飛地。 [40]

無政府狀態期間,蘇格蘭入侵北英格蘭,並佔領了蒂斯河以北的大部分土地。在隨後的 1139 年和平條約中,蘇格蘭的王子亨利被封為諾森伯蘭伯爵,並保留他對了坎伯蘭郡、威斯特摩蘭郡和諾森布里亞郡,以及一部分蘭開夏郡的統治。 1157 年,這些地區重歸英格蘭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建立了現代英格蘭和蘇格蘭的大部分邊界。 [41]1322年,羅伯特布魯斯入侵並襲擊了整個北英格蘭北部,大突襲期間發生了暴力事件。其他暴力衝突也見於玫瑰戰爭,包括意義深遠的韋克菲爾德戰役,儘管現代認為這場介於蘭開夏郡和約克郡之間的戰爭衝突在對不上歷史時間——蘭開斯特王朝從包括約克郡在內的英格蘭北部招募,而約克王朝從南英格蘭、威爾斯和愛爾蘭募兵。 [42]盎格魯-蘇格蘭戰爭也波及該地區。短短 400 年內,特威德河畔貝里克(Berwick-upon-Tweed) ——現代英格蘭最北端的城鎮,易手十幾次。 [43]戰爭還看到成千上萬的蘇格蘭人在邊界以南定居,主要在邊境附近的郡和約克郡。 [44]

近代早期

[編輯]

英國宗教改革之後,北方發生了幾次天主教起義,包括林肯郡起義坎伯蘭和威斯特摩蘭的畢戈德叛亂,以及最重要的以約克郡為中心的求恩巡禮,所有這些活動的矛頭直指亨利八世[45]他的女兒伊利沙伯一世面臨另一場天主教叛亂,即北方崛起[46]由於坎布里亞郡、蘭開夏郡和約克郡影響力強的天主教家庭拒絕皈依新教,該地區將成為反抗中心。 [47] 1484年,理查三世在約克國王莊園通過北方議會行使了對該地區的王權。在接下來的兩個世紀裏,議會斷斷續續地地存在——它最終的建制是在求恩巡禮之後創建的,主要是一個維持秩序和伸張正義的機構。 [48]

三國之戰期間,北英格蘭成為戰場焦點。邊境各郡在第二次主教戰爭中被蘇格蘭入侵,在 1640 年,里彭條約中,查理一世被迫暫時將諾森伯蘭郡和杜倫姆郡割讓給蘇格蘭人,並支付讓蘇格蘭駐軍費用。 [49]為了籌集足夠的資金並批准最終的和平條約,查爾斯不得不召集長期議會,開始導致第一次英國內戰的進程。 1641 年,長期議會以個人統治時期的濫用職權為由廢除了北方委員會。 [48]到 1642 年戰爭爆發時,查爾斯國王已將他的宮廷遷往約克,北英格蘭成為保皇黨軍隊的主要基地,直到他們在馬斯頓摩爾戰役中被擊潰。 [50]

工業革命

[編輯]
A large mill above a weir on a wide river
位於西約克郡索爾泰爾的鹽廠,北部兩個工業世界遺產地之一

工業革命初期,英格蘭北部擁有豐富的煤炭和水力資源,而高地的貧瘠農業意味着該地區的勞動力價格低廉。幾代人在該地區小規模經營的採礦和制粉業開始發展和集約。 [51]儘管北方織物廠的成功沒有一個的明確原因,但工業紡織品製造的繁榮有時歸因於潮濕的氣候和軟水(更易洗滌和加工纖維)。 [52]在坎布里亞和克利夫蘭,煤的易得性和大型鐵礦床的勘探,為煉鐵提供條件。隨着貝塞麥工藝的發明,煉鋼在該地區紮根。高質量的鋼材反過來為供應海岸造船廠,尤其是在泰恩賽德和巴羅因弗內斯[53]

The Three Graces, three grand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office buildings, on the bank of the River Mersey
碼頭頂,現在是利物浦海運商業城,前世界遺產的一部分,靜立海畔,,迎接世界移民。

1840 年代,愛爾蘭的大饑荒驅使移民橫渡愛爾蘭海,許多人定居在北部的工業城市,尤其是曼徹斯特和利物浦——在1851 年的人口普查中,曼徹斯特和索爾福德13% 的人口出生於愛爾蘭,利物浦為 22%。 [54]作為對移民的回應,英格蘭北部爆發了一波反天主教騷亂,新教奧蘭治兄弟會數量激增——主要在蘭開夏郡,但也在北部其他地方。到 1881 年,蘭開夏郡有 374 個橙色組織,東北部有 71 個,約克郡有 42 個。 [55] [56]遠方移民來自德國、意大利、波蘭、俄羅斯和斯堪的納維亞等歐洲國家。一些移民是富裕的實業家,他們尋求在蓬勃發展的工業城市做生意,有的為了逃脫貧困,一些是僕人或奴隸,一些是選擇在港口城鎮定居的水手,一些是逃離歐洲大陸大屠殺的猶太人,一些是在試圖乘船前往美國或大英帝國殖民地,最初滯留在利物浦的移民 . [57] [58] [59]與此同時,來自北方貧困農村地區的數十萬人移民,主要是美國、加拿大、南非、澳大利亞和新西蘭。 [59] [60] [61]

A warehouse signed "Baltic Flour Mills" surrounded by modern buildings.
波羅的海當代藝術中心,前身是一座工業建築,為蓋茨黑德復興的象徵。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英格蘭北部經濟的轉折點。在兩次世界大戰戰歇期,北方經濟開始被南方超越——在1913 年至 1914 年,「英國外圍」(北方,加上蘇格蘭和威爾斯)的失業率為 2.6%,而英格蘭南部的失業率是該失業率的兩倍多,為 5.5%,但在 1937 年大蕭條期間,英國外圍失業率為 16.1%,南方失業率不到 該數字一半,為7.1%。 [62]疲軟的經濟和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失業在該地區引發了幾次社會動盪,包括1926 年大罷工賈羅遊行。大蕭條凸顯了英格蘭北部專業經濟的弱點:隨着世界貿易的下降,對船舶、鋼鐵、煤炭和紡織品的需求都下降了。 [63]北方的工廠大部分還在使用 19 世紀的技術,跟不上電機、化工、電氣等行業的進步,而電網的擴建則使北方在發電方面失去優勢,意味着現在在中部或南部建立新工廠更有經濟效益。 [64]

其他詞條

[編輯]


 

更多閱讀資料

[編輯]

[[Category:文化圈]] [[Category:诺森布里亚]] [[Category:英格蘭地理]] [[Category:英格蘭大區]] [[Category:有未审阅翻译的页面]]

  1. ^ Cockin 2012,第218頁.
  2. ^ 2.0 2.1 Wilson, Frances; Maughan, Philip. The A-Z of northern fiction. New Statesman. 5 December 2013 [23 March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5 April 2017). 
  3. ^ Bragg, Melvyn. London? Scotland? No, it's the North that has given the most to art, literature, language and comedy. 26 August 2016 [23 March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31 October 2016). 
  4. ^ Wallace, D. The Woman's Historical Novel: British Women Writers, 1900–2000. Springer. 2004: 20. ISBN 978-0-230-50594-0. 
  5. ^ Waterhouse, Keith. Billy Liar. Penguin. 2010 [1959]. ISBN 978-0-14-195803-3. 
  6. ^ What is the Northumbrian Language Society?. The Northumbrian Language Society. 2013 [13 March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15 October 2016). 
  7. ^ Distin, Kate. Cultural Evolu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93. ISBN 978-0-521-18971-2. 
  8. ^ Hickey 2015,第459–469頁.
  9. ^ Language in England and Wales: 2011. 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 4 March 2013 [13 March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9 July 2014). 
  10. ^ Historic England. Rudston Monolith (79482). PastScape. [16 May 2017]. 
  11. ^ Pettit & White 2012,第489, 497頁.
  12. ^ Palaeolithic art and archaeology of Creswell Crags, UK. Durham University. [5 March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17 October 2015). 
  13. ^ Pettit & White 2012,第480–481頁.
  14. ^ 14.0 14.1 Heritage Minister gives protection to Star Carr. University of York. 19 December 2011 [5 March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6 March 2017). 
  15. ^ Eaton, Jonathan Mark. An Archaeological History of Britain: Continuity and Change from Prehistory to the Present. Pen and Sword. ISBN 978-1-4738-5103-0. 
  16. ^ Return to Star Carr: Discovering the true size of a Mesolithic settlement. Current Archaeology. 6 August 2013 [5 March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6 March 2017). 
  17. ^ Bronze Age boat 'oldest in Europe'. BBC News. [18 March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19 December 2007). 
  18. ^ Kitchen, Willy. Tenure and Territoriality in the British Bronze Age. 2002: 116–118. ISBN 978-1-78570-538-0. 
  19. ^ Harding 2004,第23–27頁.
  20. ^ Todd, Michael. Cities and Urban Life. 15 April 2008: 163. ISBN 978-0-470-99885-4. 
  21. ^ Tacitus, Annals 12:36
  22. ^ Shotter, David. Roman Britain. Routledge. 2012. 
  23. ^ The Cambridge Ancient History XII.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0: 706. 
  24. ^ Wilkes, John. Frontiers and Provinc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253–254. ISBN 978-0-521-30199-2. 
  25. ^ Perry, Philip. Introduction. 2009: 8. ISBN 978-1-4438-0470-7. 
  26. ^ Waldman, Carl; Mason, Catherine. Encyclopedia of European Peoples, Volume 2. Infobase. 2006. ISBN 978-1-4381-2918-1. 
  27. ^ Charles-Edwards, T. M. Wales and the Britons, 350-1064.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3: 10–11. ISBN 978-0-19-821731-2. 
  28. ^ Kirby, D. P. The Earliest English Kings. 1991: 60–61. ISBN 978-1-134-54813-2. 
  29. ^ Historical background to The Golden Age. Golden Age of Northumbria. [23 February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7 August 2009). 
  30. ^ Machan, Tim William. Imagining Medieval English: Language Structures and Theories, 500–1500.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6: 140. ISBN 978-1-107-05859-0. 
  31. ^ Lass, Roger. Old English: A Historical Linguistic Companion 12.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187. 
  32. ^ Roesdahl, Else. The Vikings. Penguin. 1998. ISBN 978-0-14-194153-0. 
  33. ^ Viking Place Names. Yorkshire Dialect Society. [9 March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10 February 2017). 
  34. ^ Pulsiano, Phillip. Medieval Scandinavia: An Encyclopedia. Taylor & Francis. 1993: 267. ISBN 978-0-8240-4787-0. 
  35. ^ 35.0 35.1 Aitcheson, James. The Harrying of the North. History Today. 12 October 2016 [9 March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12 March 2017). 
  36. ^ 36.0 36.1 Roberts, Brian K. Rural settlement in Britain. Dawson. 1977. ISBN 978-0-7129-0701-9. 
  37. ^ Jewell 1994,第86–88頁.
  38. ^ Donkin, R. A. The Cistercian Order and the Settlement of Northern England. Geographical Review. 1969, 59 (3): 403–416. JSTOR 213484. doi:10.2307/213484. 
  39. ^ Fountains Abbey History.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9 March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5 February 2012). 
  40. ^ Oksanen, Eljas. Flanders and the Anglo-Norman World, 1066–1216.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3 September 2012: 183–184. ISBN 978-1-139-57650-5. 
  41. ^ Barrow, G W S. Kingship and Unity.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15. ISBN 978-1-4744-0183-8. 
  42. ^ Brown, Jonathan. War Of The Roses Part II. The Independent. 14 January 2012 [9 March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1 February 2012). 
  43. ^ Pevsner, Nikolaus; Richmond, Ian A; Grundy, John; McCombie, Grace; Ryder, Peter; Welfare, Peter. Northumberland. The Buildings of England. Yale: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2: 173 [1957].  author-name-list parameters只需其一 (幫助)
  44. ^ Map showing results by Residence: County. England's Immigrants 1350–1550. [9 March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8 September 2015). 
  45. ^ The Pilgrimage of Grace. Tudor Times. 2 December 2014 [3 March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15 October 2016). 
  46. ^ Pollen, John Hungerford. Chapter IV: The Rising of the North. Longmans. 1920. 
  47. ^ Jewell 1994,第177–178頁.
  48. ^ 48.0 48.1 Cooper, Stephen. The Council of the North. History Today. 29 April 2015 [9 March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4 February 2017). 
  49. ^ The Second Bishops' War, 1640. BCW. 24 November 2010 [10 March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6 April 2016). 
  50. ^ Civil War in Northern England. BCW. 8 March 2013 [10 March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19 April 2016). 
  51. ^ Caunce, Stephen. An economic history of the north of England. Part 3: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arrives. CityMetric. 9 July 2015 [9 March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6 September 2015). 
  52. ^ Deane, P. M. The First Industrial Revolu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9: 93–95. ISBN 978-0-521-29609-0. 
  53. ^ Iron and Steelworks in Barrow. Barrow Dock Museum. [9 March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6 February 2017). 
  54. ^ Hunt, Tristram. Building Jerusalem: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Victorian City. Hachette. 2010. ISBN 978-0-297-86594-0. 
  55. ^ Evans, Eric J. Political Parties in Britain 1783–1867. Routledge. 2006. ISBN 978-1-135-83561-3. 
  56. ^ MacRaild, Donald M. Faith, Fraternity and Fighting: The Orange Order and Irish Migrants in Northern England. Liverpool University Press. 2005. ISBN 978-0-85323-939-0. 
  57. ^ Schofield, Jonathan. Manchester: Migrant city. BBC. 3 October 2017 [10 March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5 September 2015). 
  58. ^ Kelly, Mike. Ciao, pet: A history of Italian immigration to Newcastle and the North East. Newcastle Chronicle. 23 December 2014 [10 March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17 July 2016). 
  59. ^ 59.0 59.1 Herson, John. Liverpool as a Diasporic City (DOC). Liverpool John Moores University. [10 March 2017]. 
  60. ^ Hopley, Clare. North British Migration: From the Irish Sea to the Allegheny Mountains. British Heritage. 12 June 2016 [13 March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4 November 2015). 
  61. ^ Jupp, James. Immigration from Northern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300. ISBN 978-0-521-80789-0. 
  62. ^ Newbury, Frank Davies. (學位論文).  缺少或|title=為空 (幫助)
  63. ^ Wheeler, Mark. The Economics of the Great Depression. W.E. Upjohn Institute for Employment Research. 1998: 31. ISBN 978-0-88099-192-6. 
  64. ^ Martin, Ron; Townroe, Peter. The Macroeconomic Context. Routledge. 2013: 270. ISBN 978-1-136-03688-0. 


引用錯誤:頁面中存在<ref group="lower-alpha">標籤或{{efn}}模板,但沒有找到相應的<references group="lower-alpha" />標籤或{{notelist}}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