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莊國榮 (1960年)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條目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傳記專題 (獲評未知重要度
這個條目屬於傳記專題的一部分,用於整理和撰寫維基百科中的人物條目。歡迎任何感興趣的參與者加入這個專題參與討論
 未評級未評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台灣專題 (獲評未知重要度
本條目屬於台灣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台灣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未評級未評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網友言論

[編輯]

對於Bigtete以網友言論違反生者傳記為理由,將相對有利於條目的內容刪除,我無法認同。 相對應的內容經電視報導,可供查證,被譽為先知在普遍廣泛的認知中是有益於條目所敘述的本人名聲。 再觀閣下貢獻,明顯對於條目敘述的本人有預設負面立場,被取下的部份我另行補回,如有意見歡迎討論。 記住,NPOV Verifiability No original research 三者均應合併考量,而非拿着雞毛當令箭。 另外,網友讚譽其為先知,此是為事實的陳述,完全符合上述三原則。 你可增加段落闡述其餘不認同的論點,並追加可供查證的來源,而非以網友言論一句打死,直接刪除。 幻滅似影留言2017年1月25日 (三) 03:23 (UTC)[回覆]

簡例

[編輯]

2008年7月,在馬英九總統的幫忙求情下[17],,教育部以法律有瑕疵無法解聘為由,將政治大學不續聘莊國榮的案子退回政治大學。

請問該段的因果關係為何?教育部的解釋是法律有瑕疵,可不是因為總統求情。提供的來源只能證明馬英九總統有透過發言人表示他的看法,但沒有辦法證明這兩件事的因果關係。 或是這段的編輯者其實是在暗示馬英九總統對教育部施加壓力,使教育部作出法律有瑕疵的結論?我們一般稱呼這樣的行為謂之"關說"是也。 此段暫且撤下,留待新的補充資料或是更好的撰寫方法。幻滅似影留言2013年9月18日 (三) 04:51 (UTC)[回覆]

莊國榮的黨籍

[編輯]

請問莊國榮的黨籍是...?—Jerrypp772000 (留言) 2007年12月9日 (日) 20:05 (UTC)[回覆]

我記得新聞報導說過他不是民進黨員,而我覺得應該沒有加入政黨。--笨笨的小B | 20巷 2007年12月16日 (日) 21:41 (UTC)[回覆]

建議改寫言論一段,將詳細的陳述以適當的篇幅改為百科全書式的綜述,再以文末的連結提供讀者獲取詳細言論的方式,祝編輯愉快。--Jasonzhuocn...臺灣維基社群Blog 2007年12月10日 (一) 22:14 (UTC) [回覆]

應該增列一個條目叫做戒嚴後遭政治迫害者

[編輯]

引用壹週刊的內容

[編輯]

對於自部落格引用壹週刊報導的電子檔一事,是不得已的考量,其他的連結皆須帳號密碼的論壇形式網站。針對這樣的狀況,我認為在沒有更好的連結來源,應該可以暫時以部落格連結取代。(況且這個部落格上的電子檔並無作者本人的評論)


  • 引用來源並不需要非得有網絡上的超連結不可。《壹週刊》是一份正式的出版品,可以在圖書館或透過其他管道查閱,因此來源只需寫出《壹週刊》即可。


  • 謝謝Kleistan的指正,不過,我有點疑問,(當然也是因為我是維基新手),如何能區分部落格以及可靠來源的網站呢?對於某些網站事實上是以部落格的介面或是概念搭架的,未來維基如何判斷哪些網站可用?哪些部落格不可用?簡單說,如果某個社團的聲明是放在部落格上的,難道我們就不能引用嗎?如果這是維基的規定,我想應該要進一步討論,因為網絡的明天會變成怎樣,是不可預期的。
  • 您所說的可靠來源段落是否為您新增的段落。敝人認為此一輿論爭議不重要。在說明政大解聘事件中,校方解聘的理由、莊本人對此解聘案的聲明以及最後校方決議後送出的公文即可說明整個事件。莊本人在數日後召開的記者會以及其他人對於他的評論都顯多餘,以及流於八卦。因此,我認為這並非是重要的段落,即便是附有可靠來源。
    • 謝謝你的回應。根據Wikipedia:可供查證:「一般而言,絕大多數的個人出版物、個人網站以及網志都不能被接受為可靠的來源。」機關社團當然就非屬「個人」的範圍,若其內容屬於正式性的發佈(而非社團成員個人的心情筆記等等),當然可以當成引用來源。但這只是從消極面來規範可靠來源的最低標準,最理想的狀況是,盡量引用具有公信力的來源,「最可靠的來源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同行評審期刊與書籍,大學級別的教科書,著名出版社出版的雜誌、期刊、書籍,以及主流的報紙。經驗表明,在查證事實、分析法律問題、深究特定領域證據與爭議中的詳細研究程度越高,其可靠性也就越高。」
    • 以這裏的「壹週刊」為例。前面已經說明,壹週刊本身已經是充分的引用來源;至於從個人部落格引用,係為轉述,其內容是否忠實於壹週刊的原文則無從查考,且恐有侵犯著作權之虞(這也是違反維基方針的)。
      • 謝謝指教。但是這個事件由於缺乏原始資料出處,因此閣下的編輯(「批評馬英九父親馬鶴凌私生活不檢,因部分指控缺乏根據...」)無法得知是哪部分缺乏根據,以及指控了甚麼,因此,在尋求原始資料時,引用附有全文的部落格應是可行的(至於您說是否忠實原文,有此周刊的人一加對照即可知曉,並非無從查考)。對於這一個連結,我想應該留給讀者去判斷,馬父是否私生活不檢,去掉這個重要的聯結,莊國榮辭去主秘一事的來龍去脈,就無法有判斷的來源。因此,在有更好的連結來源,應該可以暫時以部落格連結取代。(我想這個條目在維基上的編寫目前並無侵犯任何人的著作權 !)--Corail (留言) 2008年6月30日 (一) 07:39 (UTC)[回覆]
    • 我所說您刪除的可靠來源段落,不僅僅是我新增的部分,也包括條目原本存在的內容。莊國榮之所以成為爭議人物,遭到政大解聘,或者這次解聘事件鬧得這麼大,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在媒體前激烈的言行。反過來說,如果莊國榮面對同樣的事件時,總是以冷靜理性的態度來處理,也就不會有這麼大的爭議,甚至可能不會被解聘了。這些激烈的言行,是莊國榮陷於爭議的關鍵,自不可忽視。但我同意條目內容的敘述方式可以討論。譬如他批評馬鶴齡的許多不堪入耳的話,在條目中以「言詞激烈不雅」敘述即可。「天皇」的段落,或許也可作些剪裁。Kleistan (留言) 2008年6月30日 (一) 05:01 (UTC)[回覆]
      • 這次解聘事件鬧得這麼大,不見得是他在媒體前激烈的言行。邱毅先生,李桐豪先生在媒體前同樣激烈的言語並沒有引來執教學校違反程序的處置。對此,社會各界有相當多意見不同的看法,或可擴充這一段的內容:" 此「不續聘」案引發各界關註,在歷經10天左右社會的廣泛討論...",放入各界檢討、聲援的立場與論述,但,我認為在政大解聘事件這一個子目錄下,陳述校方的意見,以及莊國榮對此發表的聲明即可。至於他說要去靜坐的相關新聞,他在隔天又說前一天太激動,所以不會去總統府前靜坐了,如果要將這些枝枝節節的言語都放入百科條目裏面,那麼可以放的也太多了,加上各報立場不同的,往往報導超出事件本身,因此,我認為在解聘案過程中,這是不重要的,而且是被炒做起來的新聞。--Corail (留言) 2008年6月30日 (一) 07:39 (UTC)[回覆]
      • 回應Kleistan,瞭解莊國榮還可從他的個人著作,以及他的Resume連結瞭解。事實上,因為沒有人對他有生命史式的訪談,因此,我也很難在簡歷部分加上其他補充。如您所見,我引用的資料也多是來自網絡新聞。這部分的補充就留待其他人或是日後有更多的資料囉!--Corail (留言) 2008年7月2日 (三) 05:05 (UTC)

莊國榮罵馬鶴齡有編造成分

[編輯]

再次說明,莊國榮「引述週刊報導,批評馬鶴齡私生活不檢」這段話是有問題的。壹週刊確實報導了馬鶴齡的緋聞,但莊國榮罵他「每天開查某」卻非壹週刊報導的內容,也未見於其他任何媒體,係屬莊國榮自行捏造。因此不宜寫為「引述週刊報導」。Kleistan (留言) 2008年6月30日 (一) 03:46 (UTC)[回覆]

感謝指正,不過,莊批評的這段話,我的理解是,他依據周刊報導,而批評馬鶴凌私生活不檢,「每天開查某」是他批評的用語,因此是不雅且激烈的批評,我同意。但非您所說的"指控"或是"缺乏根據",使用"引述週刊報導",是莊國榮本人的用語,您可自行蒐尋此段新聞,若找不到,煩請回覆,我再附上連結。--Corail (留言) 2008年6月30日 (一) 04:47 (UTC)[回覆]

  • 「開查某」是指花錢嫖妓的意思,壹週刊報導的內容是馬鶴齡與有夫之婦的不正當關係,而非嫖妓。莊國榮說馬鶴齡「每天開查某」,自然是一種缺乏根據的指控。Kleistan (留言) 2008年6月30日 (一) 05:09 (UTC)[回覆]

「先知」的新聞

[編輯]

Nownews莊國榮昔罵「馬英九是小孬孬」 網友今譽:先知!:(最後一段)
甚至還有人在維基百科上針對莊國榮另闢「先知」的條目,內容寫道「2009年8月8日後,成為台灣先知,實至名歸。」,還說「八八水災馬英九政府令人失望的表現,證明當初他那乍看是口無遮攔的、對馬英九的諸多嚴厲批評,其實都並非空穴來風」。過去批馬的言論如今被網友奉為「預言」,如今在文化大學教書的莊國榮,不知道做何感想。
--星馬將-與我討論(discuss with me)-逛逛我的Blog(see my blog) 2009年8月21日 (五) 06:46 (UTC)[回覆]

本人認為說他批評馬英九的詞語為事僅為部分網友認定,不夠客觀,故改為許多網友認定的馬英九的本質。因為人的特質這種事本來就是主觀認定。(by orville325)

莊國榮的發言獲得更多台灣人的認同本來就是事實!過去有人認同莊國榮,現在也有人不認同莊國榮,只是很多不認同他的人現在變成認同他,很多台灣人認為馬政府的作為及心態如同對這些攻擊的對號入座;用這種寫法並沒有不中立的問題!
而且這種轉變不是在八八水災後才開始的,陳雲林來台等事件也是在扭轉莊國榮的形象,這些事實寫上去也沒有什麼中立性問題(又沒有說死,只是說不少不認同他的人轉為認同他)。
故意改成輕描淡寫只是為了護航馬先生!61.219.36.159 (留言) 2009年8月24日 (一) 13:33 (UTC)匿名者[回覆]
請你們閱讀一下維基百科:中立的觀點維基百科:可供查證維基百科:非原創研究
諸如莊國榮支持度上升、陳雲林事件時即獲平反等語,都是不符這些方針的內容。—人不狂吃枉少年 (Kleistan)撂狠話 2009年8月24日 (一) 16:23 (UTC)[回覆]
簡單來說,你們就是把對泛藍不利的言論定義成不公正;你們的觀念才是真正的不公正!

敬告IP用戶

[編輯]

感謝各位熱心的編輯,但編輯前請在討論頁進行相關的討論,特別是大量刪除有確切來源的資料更是如此。幻滅似影留言2018年3月15日 (四) 17:33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

[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莊國榮中的5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械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械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8年6月14日 (四) 12:54 (UTC)[回覆]